为进一步加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24年3月20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举办了课程建设分享与交流会,参会人员包括软件工程专业全体教师,会议由主任刘华敏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正式分享前,刘华敏主任对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WEB前端开发技术Ⅰ》和《机器学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来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内容要紧跟行业发展,课程组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图为刘华敏主任讲话)随后,窦慧敏、李华老师分别就《WEB前端开发技术Ⅰ》和《机器学习基础》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们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利用在线资源和开放平台提高教学效果等。 (图为窦慧敏老师、李华老师进行分享)在讨论环节,教研室各位教师进行自由分享与交流。刘主任邀请了侯荣涛教授、钟志水教授、张宝老师、宋卫红老师等授课教师就近期上课



为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人工智能教研室于3月13日举办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融合研讨会。会议旨在响应学校关于“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和成果展示”活动,鼓励教师深化教学基本功,推动教学创新和改革。教研室主任高超介绍了学校的活动细节,并分享了教研室在课程思政融入设计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计划与成果。此次会议也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将思政教育合理的嵌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图为高超主任介绍近期有关思政建设的活动)教研室讨论了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需要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来挖掘思政元素,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来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同时需要建立思政要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考核中。(图为教研室老师讨论课程思政融入方法)最后,高超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再次强调思政建设与课程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思政的有效融入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



为确保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需求明确,推进学院实验室建设有序进行,学院实验实践中心于3月14日下午在博思楼S205室举办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评审会。此次会议邀请了三位专家担任评委: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一鸣;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兼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雏清;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联网教研室主任章平。参加评审会的还有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教务处实践教学主管陈兆安、计算机(大数据)学院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万家山,以及学院教科研秘书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网络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图为专家评审会现场)评审会开始,副院长万家山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专家评审会的目标,并报告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及其基本情况。随后,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张海民详细汇报了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前期调研以及实施方案,并阐述了建设该实验室的初衷与目标。听取汇报后,专家评委们对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前期所做的详尽调研给予了肯定,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能力,促进AI领域交流与合作,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4年3月13日下午14:00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博文楼(A2)S202举办“智能创新马拉松”知识竞赛。本次竞赛汇聚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参赛者们,他们坐在电脑前,专注的盯着屏幕,快速的敲打键盘。面对电脑上的题目,即使各位参赛者是有备而来,但仍旧遇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监考老师明显能感受到参赛者脸上的紧张,陆陆续续有同学提交了试卷,随着分针的不断转动,比赛顺利地结束了。(图为比赛现场)主办方对于获奖同学准备了相应奖品,同学们参加这次比赛并不是为了争名次、夺荣誉,而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比赛的真正价值在于参与和体验,而不仅仅是体验。本次比赛让参赛者们学会了如何以沉着冷静的方式应对挑战,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图为集体合影)“智能创新马拉松”知识竞赛虽然已经圆满落幕,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它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检验成果的平台。本次竞赛也推动了研究性教育的展开,营造了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助



为进一步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软件工程教研室于2024年3月13日下午组织了一场线下磨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是教研室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教学方法、打造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图为会议现场)首先教研室主任刘华敏介绍本次活动目的主要是开展新教师磨课,希望新入职教师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通过磨课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图为刘华敏主任主持会议)磨课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新入职教师王静雅、秦心静、张亮、杜昭强、黄洋洋、蒋钰、刘众奇、方林和邱洪斌9位教师进行15分钟授课展示。老师们准备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课程中,他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图为王静雅等9位教师公开课展示)第二阶段是评课交流环节。教研室的老教师们对新入职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认真点评,既肯定



为推动社团的持续发展与创新,统筹规划好本学期的日常事务,计算机协会于3月10日晚21:00在博文楼N302召开了“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计算机协会管理层第一次全体大会会议”,预示着计算机协会在新学期将展开新的篇章。本次会议由会长侯海坤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及核心成员齐聚一堂。会议伊始,侯海坤对上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随后,会长提出了新学期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强内部管理、举办专业技术讲座、以及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此外,会议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侯海坤指出,一个高效的团队是协会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将成为新学期工作的重点之一。会议最后,侯海坤对全体成员提出了期望,希望大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当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计算机协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图为会长侯海坤发言)(图为全体大会现场)计算机协会春季学期管理层的第一次全体大会,不仅为新学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协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大会也将为全体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



为推动学院发展,规划新学期学院二级督导工作重点,提升学院教学质量规范,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3月12日上午在A6(博思楼)S201会议室开展新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万家山、学院二级督导、院长助理吴锦华和教学秘书李京阳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万家山主持。首先,万家山就此次工作会议的安排和要求做简要介绍,随后李京阳将新学期学院二级督导工作计划安排及时间节点进行说明,主要围绕学校“三期”教学检查、学院相关工作及材料评审和新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过关评价等工作。万家山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二级督导的作用,落实督导听课闭环工作;二是认真审议学院教改课程大纲知识点对标“101”计划课程建设要求;三是教改类课程典型案例推荐将督导听课评价反馈作为依据之一。周鸣争就学院二级督导一直以来对学院的支持表示再次的感谢,同时补充教学督导在教研室过程管理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希望教学团队梳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要求,做好过程材料的归档。(图为学院督导会议现场)最后督导组成员围绕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使用等



为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和运行,人工智能教研室于2月23日下午2点开展了春季学期第一次教研室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高超主持,全体教研室成员参会。首先由两位新教师冯瑮和殷振宇做自我介绍。两位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本学期所承担的课程,高超代表教研室老师们表示欢迎,并向两位新教师介绍了目前教研室内部的成员情况以及专业建设情况。然后由高超介绍期初教学检查的相关事项,并重点强调各位老师需要准备好相应教学材料,即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教案、PPT、点名册,并按照学院要求打印前四周课教案,检查无误后,按照要求在系统中提交,同时希望老师们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听课任务,多听课,认真听,多与优秀教师开展交流。 (图为高超介绍期初教学检查的相关事项)最后,教研室老师对存在的问题及疑问进行了内部交流,相信通过本次会议的开展,让老师们能够在期初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准备,调整好工作状态,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