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为深入落实学校实习与就业工作,搭建起从学校到职场的桥梁,增强与实习单位的深入交流合作,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朱洪军带队,各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代表于暑假期间赴合肥、杭州、南京、大连等地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看望在合作企业实习的学生。(图为各企业走访座谈)走访期间,院领导、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们分批次走访各个单位,探讨校企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路径,参观学生实习环境,了解学生实习岗位和生活环境等,并通过举办座谈会,同企业导师和实习生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和学生的心声,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此外,在交流过程中,院领导和教师们充分听取了企业相关人员对实习学生的反馈,了解到企业对21级实习生的聘用感受与后续实习工作内容需求,并对学生们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议与指导。(图为院领导、教师、企业领导与实习生合影)本次实习走访活动不仅促进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也为学院在进一步应用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9-03

近日,2024年(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7件作品入围国赛,最终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6项的好成绩。其中由朱宁和刘剑琴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作品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在物联网应用赛道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我国最早面向本科大学生的赛事之一,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内赛事,位列计算机类榜单赛事的第3名,在全国高校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认可度。自2008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宗旨,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本次比赛中,我校学子们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佳绩不仅展示了我校大学生在计算机设计与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和创新能力,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图为参赛师生合影)(图为国赛一等奖获奖证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9-02

在 2024 年的盛夏,以“开拓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空间,构建计算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哈尔滨隆重举行。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积极派遣教师代表参与了这场汇聚国内外近千名专家学者的计算机教育盛会。(图为计算机教育大会)本次大会立意高远,紧扣时代脉搏,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全新格局。会议内容丰富多样,共设置了 5 个主题报告,从宏观层面指引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开设了 12 个分论坛,涵盖 70 个精彩纷呈的论坛报告,对计算机教育的各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讨。在大会的交流过程中,我校教师代表们全身心投入,积极倾听来自各界权威专家的前沿见解和实践经验。他们在主题报告中领略了行业的宏观视野和战略布局,于分论坛报告里汲取了具体领域的创新思路和有效方法。(图为参会教师合照) 此次参会,对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教师代表们带回的宝贵经验和前沿理念,将为学院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学院在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31

我校编译原理课程组于近日参加了由教育部“101计划”组织的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年度工作会议,本次会议聚焦于课程改革、教学创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会议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莉教授作为大会主席,首先对“101计划”编译原理虚拟教研室建设做了相关汇报,随后对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寄予厚望。会上对于获批编译原理虚拟教研室第二批教改项目的院校颁发了项目证书,其中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组承担了编译课程习题库建设项目的建设。 (图为教改项目颁发证书)会议的另一项重要议程是对“101计划”第二批教改项目进行中期验收。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高超代表课程组进行了汇报,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以来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未来规划。上海交通大学的臧斌宇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张昱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对高超老师的汇报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他们对课程组的工作给予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31

2024年6月至7月,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成功组织了2022级分方向活动。本次参与分方向的主要为计算机(大数据)学院2022级学生,共计1041名,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经过方向调研、方向宣讲、方向选择、方向初稿名单沟通、方向班级名单公示、分方向名单定稿等环节,2022级分方向工作最终顺利完成。(图为分方向活动整体安排)在前期准备阶段,学院进行了全方位的方向需求调研,包括企业实地走访、校友调研、网站岗位调研和白皮书等维度,确保方向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方向开设内容符合岗位要求。基于调研结果,学院确定了方向班的数量、班级规模和人数等,最终2022级计算机学院共计开设9个方向、大数据学院共计开设4个方向、产业学院共计开设4个方向。(图为分方向调研报告截图)方向选择阶段,学院组织专业方向负责老师开展方向宣讲会,主要介绍分方向流程、工作计划以及方向课程内容、方向技术要点、方向就业前景、师资力量等。其中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企业代表,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捷艾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9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大三方向课程教学内容,2024年7月13日至18日,驻校工程师联合学院各教研室开展了以2022级新培养方案中的大三方向课体系为主题的深入讨论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各教研室主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以及驻校工程师方向负责人等参加交流言谈。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与会人员围绕课程体系改革、知识点更新、案例教学创新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图为线上会议安排)本次思想大讨论不仅明确了方向课程体系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思路,还针对知识点的调整和案例的创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会者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建议引入更多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实际生产实践案例,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此外,讨论还结合培养方案体系,优化了方向课与前置专业课程之间的知识点重叠部分。讨论成果将为后续新版教学大纲修订和教学资源优化更新提供重要参考,奠定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坚实基础。(图为线上会议讨论)通过此次思想大讨论,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展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9

近日,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重要盛会——第39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会议吸引了数百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共同探讨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趋势。我校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教师王雪梅、高迩倪以及学生丁伟一同参加了此次盛会。 (图为会议现场合影)我校本科生丁伟在本次大会中表现突出。他投稿的论文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成功入选EI会议论文集,并获得了在会场进行现场汇报的机会。在众多博士、硕士论文作者中,作为本科生的丁伟获得此项荣誉实属不易,其汇报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充分展示了我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成果。同时,我校教师团队也在大会上展现了强大的学术实力。高迩倪老师在会上代表王玉堂老师进行了论文宣讲。王玉堂老师的论文凭借其研究的深度和创新性,被推荐到EI期刊发表,这不仅是对王玉堂老师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我校学术研究水平的肯定。  (图为丁伟同学和高迩倪老师论文宣讲照片)王雪梅老师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应用专委和教育专委的执行委员,此次哈尔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9

7月1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工程教育专委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理事会议在兰州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一级调研员侯永峰,工程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叶民,以及其他工程教育专委会领导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在内的其他工程教育专委会理事单位代表,我校副校长孙辉、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主管王成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业务线技术总监张进兵作为代表也共同参与了此次盛会。(图为与会的相关领导)会议伊始,工程教育专委会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做了详细部署安排。同时本次会议还审议了新增理事单位名单,我校与科大讯飞携手顺利入选。(图为孙辉发言) 会议期间,孙辉作为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新增理事单位代表进行了发言,发言中孙辉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程和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以及办学成效,他表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他还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