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并提升教学效果,大数据专业教研室在王雪梅主任的主持下,于6月19日在博思楼S201开展了《大数据原理与可视化》课程的改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在教研室内部进行,旨在通过专业讨论,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活动开始,王雪梅介绍了研讨活动主题,强调了大数据教育在培养数据科学人才中的核心作用。随后,参与教师就如何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教师们普遍认为,课程应当反映出大数据技术的最新发展,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图为教师讨论现场)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们提议将前沿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算法及其应用整合到课程中,以帮助学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他们强调了数据可视化教学的重要性,旨在提升学生利用视觉化手段理解复杂数据的能力。讨论还涉及采用互动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战经验。教师们一致认为,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大数据技术。此外,教研室成员还探讨了跨学科合作的可能性,如与计算机科学、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01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大数据专业教研室于6月6日在博思楼S201开展了一次课程思政交流活动,参会人员为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雪梅主持。活动伊始,王雪梅首先强调了课程思政教育在大数据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她表示,大数据专业教育不仅仅要致力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大数据专业作为一门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大数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王雪梅主任主持会议)接下来,与会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教育与大数据专业课程的融合展开了交流,分享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如汪洋在讲解大数据采集课程时,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讲解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时,引入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内容,强调学生在采集数据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柏琪在导论课程中通过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引出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是通过集体智慧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团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2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精神,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打通堵点痛点难点,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数据局、安徽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安徽分赛,2024年6月20日下午15:00至17:00在博文楼E301顺利开展了比赛宣讲会,来自芜湖市大数据公司的唐祺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特邀华为产品经理杨俊杰作为主讲人。(图为唐祺讲解)讲座中,唐祺围绕“数据要素×”大赛选定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空天信息、算力应用等7个赛道分别进行了介绍,在赛道赛题设置上以应用为导向,通过分赛遴选出一批应用成效显著、创新性强、引领效应好的数据要素开发利用解决方案,带动相关技术产业发展。随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杨俊杰围绕算力应用及国产化算力资源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图为学生认真听讲座)讲座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26

为深化校企合作,共谋人才培养新途径。近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吴锦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研究院张涛、网络工程教研室骨干教师宋卫卫,实习就业办主任司鸿毅、AI方向骨干教师翟世臣与前端方向负责人蔡兵一行,分别前往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晖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交流会议。(图为在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合影)6月7日,张涛一行来到了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就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AI)方向的研发经理余林、电子商务(EC)方向的研发经理贾鹏飞和商业流程(BPM)方向的研发经理朱前邦分别强调了基础强化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期望实习生能够遵守规矩、勇于面对困难,并在工作中展现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帮助实习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和团队,企业将安排主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明确技术路线图和职业发展路径。另外,佳世达给予了安信工实习生高度评价,已有五六名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其中15级软件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20

6月5日上午,软件工程教研室成功举办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刘华敏主持,她深入分享了基于“两树平台”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经验。刘华敏鼓励教师们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为刘华敏主任分享)首先,刘华敏介绍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内容,以及示范课程的建设过程。她强调了构建主题知识树和项目实践树的重要性,这两者是“两树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接着,她分享了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资源,以更好地支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后,刘华敏提到了AI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应用,这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她鼓励教师们拥抱技术,利用人工智能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个性化支持,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图为全体老师参加会议分享)此次分享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策略,还激励他们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刘华敏在讲座中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7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6月5日,人工智能教研室在博思楼S201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AI赋能的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高超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出席,核心议题围绕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本科教育的系统性改革,以及如何构建和实施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展开。会议开始,高超主任对议题背景进行介绍。随着国内各大高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探索,学校为紧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学校决定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以替代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图为高超介绍会议主题背景)然后,吴定安老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课程内容和目前的建设进展。该人工智能通识课将重点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相关领域算法和应用效果,并使用AIGC技术落地实施图像、视频和办公材料的生成。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相关领域的算法和应用效果,并具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后,参会教师围绕课程建设内容进行讨论,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7

2023年11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与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联合举办研学活动,不仅为该校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学子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亦是该校联合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前沿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一环,这对于进一步为全市工业企业赋能,具有重要意义。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于2022年9月1日,在安徽省及芜湖市政府的指导下,依托“1+2+N+M”体系(1家牵头企业科大讯飞+N家合作企业+M个产业领域方向)和2个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正式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并完成首届招生,目前已经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280余名。近年来,该校以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为载体,积极贯彻落实《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结合企业真实用人需求,依托科大讯飞为牵头企业,与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瑞信软件公司、芜湖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知名企业,建成人工智能软件测试、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智能软件系统、工业应用软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4

2024年,在福建高博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学术活动中,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和浙大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数智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我校在此次评估中荣获佳绩,荣获B-评级,这一成绩是对学校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实力和水平的充分肯定。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将大学生学科竞赛融入日常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优化学科竞赛体制机制、加强竞赛指导培训、推动竞赛团队阶梯化、作品成果化,学院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过去的2023年度,学院累积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06项,全院学生参赛覆盖面85%以上,年参赛人次达12000余人次。(图为学生参加计算机类比赛)(图为指导老师为参赛选手做赛前指导和训练)计算机设计大赛实现国赛一等奖突破在2023年,我校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