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11月19日14时,计算机学院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第二期)暨AI应用层(专业知识与能力)第四期培训工作,于A6SN405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特邀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刘晴晴老师,带来一场题为“基于大模型的ICAP项目化教学”的案例撰写专题讲座。(图为刘晴晴进行案例分享)刘晴晴结合自身项目化教学经验,从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建设与实施、课程建设成果、案例展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享。刘晴晴团队在Java课程教学中大胆创新,引入了基于大模型的ICAP项目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借助星火大模型,将抽象理论知识与生动实际应用深度融合,极大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与趣味性。课前,大模型助力教师高效备课;课中,辅助教师进行案例剖析与测试题生成;课后,则负责作业评价与反馈,实现教学全流程智能化赋能。据博思平台问卷调查反馈,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满意度极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刘晴晴通过从课程设计到最后的案例撰写进行了细致讲解,对其他老师案例撰写提供了明确的方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22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优秀课程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力,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改革创新观摩课活动。(图为宋卫卫观摩课现场)11月4日,首场观摩课在A6S104教室开展。此次邀请到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宋卫卫授课。宋卫卫老师作为高级工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在教坛上熠熠生辉。本次观摩课聚焦《数据结构与算法》中“串”这一重要知识点。课堂伊始,宋卫卫老师巧妙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组相关基础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随后,借助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系统且全面地阐释了串的类型定义、存储结构以及运算方法,同时配合细致的板书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们对抽象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在讲解串的模式匹配算法这一难点时,宋卫卫老师采用动画演示与伪代码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将算法原理与设计逻辑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互动,整个课堂氛围热烈而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22

11月12日14时,计算机学院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第二期)暨AI应用层(专业知识与能力)第三期培训工作于A3S302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院长助理万海霞主持,特邀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朱伟杰老师,带来一场题为“人工智能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案例撰写专题讲座。 (图为朱伟杰进行案例分享)在讲座中,朱伟杰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案例编写准备、撰写技巧以及获奖心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享。他从案例的价值与定位、优秀案例的灵魂、五模块黄金骨架以及让案例活起来这四个关键维度展开详细介绍。朱伟杰首先强调了案例的重要价值与精准定位。他指出,案例不仅是学院内部沉淀教学经验、优化专业建设的有力工具,能够将教学实践成果转化为可广泛传播的知识资产,还能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例如在教研项目申报和教学成果申报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从对外展示的角度看,案例更是学院成果展示、申报外部项目、专业评估以及专业推广的重要载体。对于优秀案例的标准,朱伟杰明确提出应具备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14

为扎实推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5年11月3日在A6S201会议室组织召开了计算机专业水平测试赛宣贯会。本次会议面向2023级全体班主任,旨在全面介绍测试赛的相关安排与考试形式,确保信息传达准确、组织工作到位。会议由软件工程教研室教师胡磊主持。主要围绕测试赛的背景、目标、考试内容及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再三提醒各位班主任需高度重视,积极向学生传达测试赛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认真备考,以最佳状态迎接测试赛。(图为胡磊宣贯现场)会后,各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线上通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详细介绍考试时间、内容范围、注意事项等信息,确保每位学生了解并重视此次测试赛。(图为各班主任宣贯现场)大三各班级宣贯会的启动,标志着计算机专业水平测试赛的组织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相信在学院的有力组织、班主任的精心指导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测试赛将取得圆满成功,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12

2025年11月8日上午九时,由软件工程教研室举办的学术团建活动在芜湖和众观景酒店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教学”与“科研”,由教研室主任刘华敏主持。活动特邀蔡兵博士、钟志水教授、马旭涛博士三位专家,围绕SCI论文写作、课堂教学实践、多模态智能技术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分享。(图为活动现场)首先,蔡兵以《SCI论文写作技巧》为题,结合自身在多视图聚类领域的研究实践,系统讲解SCI论文写作方法与创新路径,阐述了从选题创新、实验设计、图表绘制到投稿回复的全流程写作规范。他以团队发表的“张量化缩放单纯形表示(TSSR)”方法为例,深入剖析了如何从传统方法中识别不足、构建创新点,并展示了TSSR在COIL-20、Scene-15等数据集上取得ACC、NMI均达1.000的突破性成果。此外,他还分享了顶刊检索、审稿意见回复、代码开源等实用技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从理论到发表的全链路指导。(图为蔡兵博士分享SCI论文写作技巧)钟志水以《计算思维导论(C语言)》课程为例,做了题为《和青年教师谈谈课堂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11

为紧跟机器人技术发展前沿,拓宽师生学术视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近日在博文楼(A2)N306教室举办了“机器人系统集成方案设计”专题讲座,特邀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志恒先生担任主讲。(图为刘志恒讲话)讲座中,刘志恒以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关键技术要点与行业应用趋势进而系统梳理了工业机器人从需求分析到现场调试的全流程应用步骤,涵盖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总体方案构建、关键技术参数的选定依据等的核心要点,并深入阐述了包括可靠性、经济性与可扩展性在内的机器人系统设计核心原则,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视角。在分享交流中,几位同学结合自身专业,就技术发展趋势与个人职业规划等问题与刘志恒高工进行了交流。刘志恒结合行业现状,给予了详尽的解答,为与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此外,学院教师马旭涛博士、蔡兵及部分教师代表与专家们进行了交流,就机器人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图为教师与专家交流)此次讲座的举办,不仅为到场的学生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10

2025年11月2日至6日,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合肥体育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更懂你的AI”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全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示范应用。学院组织师生代表前往参观学习,共同见证并体验了这一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科技盛宴。本届开发者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主论坛、科博展、AI开发者大赛、AI大生态主题直播、开发者生态发布会等系列精彩活动。其中,作为核心亮点之一的“科博展”设立了AI会客厅、科技前沿馆、行业应用馆、生态共创馆四大主题展馆,集中呈现了近200项由大模型赋能的前沿人工智能应用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接触和感知AI技术魅力的绝佳平台。(图为讲解现场)展区内的多项亮点展品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首次公开亮相的长虹机器人“虹曦”,其搭载讯飞星火大模型,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未来可应用于商业导览等场景;结合大模型技术、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的AI学习机,也引发了同学们对于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热烈讨论。(图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07

11月5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第二期)暨AI应用层(专业知识与能力)第二期培训工作在A6S205会议室顺利开展。此次培训由院长助理万海霞主持,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刘华敏副教授应邀就“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开展专家培训讲座。刘华敏结合其二十余年的从教经验与丰硕的教研成果,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启示的精彩分享。刘华敏长期深耕教学一线,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7项,参与省级教研项目5项,在省级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亦承担重要角色,并曾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级教学竞赛奖及多项校级奖项,在指导学生学科竞赛与教学案例评选方面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 (图为刘华敏培训分享)在讲座中,刘华敏从“时代冲击与教育痛点”切入,分析了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与现实困境。她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亟待创新,教师需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利用AI工具提升教学效能、优化学习体验。(图为培训讲座现场)随后,她系统阐述了“AI赋能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