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扎实推进学生社会实践走深走实,让其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新媒体协会于2024年5月15日在城东社区举办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城东社区居民,开展计算机知识普及、电脑维修、软件安装等服务。在志愿者们热情普及知识的同时,学生们还开展了电脑维修服务。他们耐心地听取居民们的电脑故障描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仔细检查电脑硬件和软件,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了及时修复。此外,学生们还提供了软件安装服务。根据居民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安装了各类常用软件和工具,如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等。在安装过程中,他们还向居民们介绍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居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工作和娱乐。(图为学生向居民普及计算机知识)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学生们的服务不仅解决了他们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还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本次活动旨在利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学生的专业优势,将理论知识与



为进一步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组装技能的熟练程度,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同学们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主办,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承办,AIIT创意协会协办的“技能过关周——计算机拆装大赛”于5月15日下午1:30在博思楼W501成功举办。(图为比赛现场)本次比赛为个人竞赛,分多批次进行,每批27名选手,时长30分钟,间隔10分钟。竞赛涵盖拆机和装机两个环节,最终成绩将由拆机得分、装机得分、开机运行得分及用时得分综合评定。比赛伊始,参赛选手们便纷纷展现出十二分的饱满精神状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激烈的较量之中。在拆机过程中,他们按照要求拆卸计算机,有条不紊地进行。装机期间,参赛选手们更是发挥出了他们的细致和耐心,仔细核对每一个部件,确保安装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差错。在组装CPU、内存条、硬盘等关键部件时,参赛选手们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保障每个部件都安装到位。最后,他们还需要连接好部件的电源排插和数据排线,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图为参赛选手拆装主机)至此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部分,同时,它也是评估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关键标准,并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指标。依照学院要求,大数据专业于5月15日举行了本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活动。本次答辩会共设立了5个不同的答辩小组,由15位教师组成的评委团参与评审工作。答辩前精心准备为确保本次答辩工作顺畅进行,大数据教研室于5月14日中午召开了一次针对答辩工作的专题会议。此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雪梅主持,所有负责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均参加了这一线下会议。在会议期间,王雪梅依据学校的相关要求,详细介绍了整个答辩工作流程,包括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的答辩流程、评审团的评分标准,以及答辩材料的整理和归档要求。 (图为答辩前会议)答辩中平稳有序5月15日,小组答辩工作如期举行。答辩的主要环节包括学生汇报和教师提问两个部分,整个过程中,答辩现场的氛围显得异常严肃和规范,体现了学术活动的严肃性。答辩开始后,学生们按照预定的顺序依次



为考察学生对网页布局的理解和应用,检验学生对主流网页设计工具、网页编程语言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升设计创新能力,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4年5月14日下午1:30在博思楼N504成功举办了“检验能力,鼓励创新”Web网页设计大赛,本次比赛特邀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教研室 教师窦慧敏、余震宇、陈言凤、王伟,网络教研室教师杨亚运指导比赛。(图为参赛选手进行汇报)比赛伊始,参赛选手经抽签决定汇报顺序,并依次开始汇报。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贯注地准备自己汇报内容。本次大赛考核参赛者在网页前端设计、后端开发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参赛作品经过严格评审,评选出具有创新和技术实力的优胜者。待所有参赛选手汇报完毕后,指导老师单独给每一位参赛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指导,以便完善选手的作品。(图为老师指导参赛选手)(图为活动合影)本次Web网页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竞技,更是一次创意的盛宴。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舞台,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实战经验和创新精



为提高大学生对工业机器人产品测试和质量保证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由计算机协会协办的“工业机器人产品测试与质量保证”讲座于5月15日下午14:00在博文楼E301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安徽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涂志健主讲。(图为涂志健讲解现场)涂志健首先介绍了产品测试的定义、目的和分类,以及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技巧。他强调了测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设计和性能要求。其次,他分享了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涂志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在测试过程中面临的特殊挑战,如复杂的工作环境、高精度要求等。针对该挑战,他也详细地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如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仿真模型和自动化测试工具等等。最后,涂志健展望了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质量保证的未来发展趋势。他也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灵活化和自主化。因此,测试和质量保证的方法也需要不



2024年5月9日下午,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开展了一场以“融合思政教育与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为主题的教学分享活动。研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高超主持,并特别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燕和高旭两位教师进行观摩分享,旨在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活动伊始,高超对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位老师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强调了在专业课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品格修养同步提升。(图为高超主持)随后,胡婷婷老师就《机器学习基础》这一课程的课程背景、课程简介,以及如何围绕不同实践项目设计课程思政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享,包括实践应用和反思诊断,展现了一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无缝对接的创新方法。(图为胡婷婷分享)接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对胡婷婷老师的分享表示了肯定和赞扬,认为其课程思政融入全面,能够贯穿课堂实践与课后活动。案例选择既注重相关性



为帮助学院学生更好了解未来个人发展的政策,2024年5月15日19:00到20:40,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在博文楼E301开展“当CPU撞上十字路口”讲座。活动吸引了众多有考研想法的学生,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公考研江苏分院负责人任欣欣主讲。(图为讲座现场)讲座伊始,任欣欣围绕最新的考研政策、备考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也为他们的考研之路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视,考研政策正逐渐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考生需要关注教育部的最新通知,了解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最后分享了一系列备考技巧,老师建议考生要合理安排复习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同时要关注历年真题的分析和模拟练习。(图为讲座现场)作为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促进学生了解考研政策的举措之一,此次讲座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指导,也激发了大家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考生们能够更好地规划的自己的考研之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明确的目标迎接未来的挑战。



为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基本技能水平,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计算机(大数据)学院AIIT创意协会于2024年5月14日在博思楼A6S401、S402成功举行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活动之“Python网络应用编程竞赛”。(图为参赛选手正在答题)此次活动面向网络2201和网络2202在校学生,学生围绕活动主题“精益求精,提升专业素养”进行线上编程题目测试,通过加强学院内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促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和团队合作。尽管比赛时间短暂,但参赛者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业素养,他们通过Python网络应用编程,展现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此外,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此次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还设立了丰厚的奖品。(图为AIIT创意协会成员)此次活动不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彼此交流的机会。通过这种形式,既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