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到7月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兰州召开年会,我校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案例成功入选此次年会的学术活动汇报分享环节。这一殊荣不仅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声誉,也标志着我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我校副校长孙辉也出席了此次年会,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作为此次入选汇报分享的唯一民办高校代表,我校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朱洪军受邀出席年会,并做了题为《现代产业学院“1+2+M+N”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分享报告。朱洪军详细介绍了我校在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图为朱洪军做汇报分享)在汇报分享过程中,朱洪军还特别强调了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他表示,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产业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平台,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共赢。我校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



7月1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工程教育专委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理事会议在兰州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一级调研员侯永峰,工程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叶民,以及其他工程教育专委会领导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在内的其他工程教育专委会理事单位代表,我校副校长孙辉、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主管王成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业务线技术总监张进兵作为代表也共同参与了此次盛会。(图为与会的相关领导)会议伊始,工程教育专委会总结了202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做了详细部署安排。同时本次会议还审议了新增理事单位名单,我校与科大讯飞携手顺利入选。(图为孙辉发言) 会议期间,孙辉作为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新增理事单位代表进行了发言,发言中孙辉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程和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以及办学成效,他表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他还强



2024年7月11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成功组织了2023-2024学年夏季小学期实训项目验收。评审老师主要由驻校工程师和学院青年教师共同组成,学院的青年教师党员积极参与,展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图为答辩安排)在答辩环节中,答辩老师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上台代表小组进行答辩,这不仅增加了答辩的公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现场的互动性。小组成员通过视频讲解方式进行答辩,内容包括项目背景、设计过程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小组项目融入了大模型接口,如利用星火大模型设计AI-Agent、人机交互、AI智慧评阅、AI场景生成等。整个答辩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素养。(图为答辩现场)(图为部分同学利用星火接口设计的创新项目(基于讯飞星火的智慧教学平台))(图为学生开展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通过夏季小学期的项目化教学,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项目验收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提升。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训项目



2024年7月12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2022级、2023级夏季小学期优秀项目展示会活动分别在智慧教室A3N502和A3N504两个会场进行,参与2022级优秀项目展示的评委有讯飞驻校工程师孔凡豹、祝聪、王永峰、孙刚斌;参与2023级优秀项目展示的评委有驻校工程师姜玮、蔡兵、沈显芳、朱宁,此次活动旨在展示学生在小学期中的学习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图为答辩现场和部分优秀项目截图)展示会首先由小组成员进行项目演示,他们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和演示视频,向在场师生展示了项目的研究背景、过程和成果。随后,评委老师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不仅提供了专业的评价和建议,还就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了探讨。展示现场充满了学术探讨和创意碰撞的氛围,吸引了大量师生的关注。经过现场评审与交流,2023级共有27个项目参与展示,其中《魔塔游戏(金手指版)》《智能车载中控系统》《“猪”定属于你》等五个项目获得一等奖;2022级共有34个项目参与展示,其中《基于 ESP-S3开发板的自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并提升教学效果,大数据专业教研室在王雪梅主任的主持下,于6月19日在博思楼S201开展了《大数据原理与可视化》课程的改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在教研室内部进行,旨在通过专业讨论,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活动开始,王雪梅介绍了研讨活动主题,强调了大数据教育在培养数据科学人才中的核心作用。随后,参与教师就如何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教师们普遍认为,课程应当反映出大数据技术的最新发展,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图为教师讨论现场)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们提议将前沿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算法及其应用整合到课程中,以帮助学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他们强调了数据可视化教学的重要性,旨在提升学生利用视觉化手段理解复杂数据的能力。讨论还涉及采用互动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战经验。教师们一致认为,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大数据技术。此外,教研室成员还探讨了跨学科合作的可能性,如与计算机科学、统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大数据专业教研室于6月6日在博思楼S201开展了一次课程思政交流活动,参会人员为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雪梅主持。活动伊始,王雪梅首先强调了课程思政教育在大数据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她表示,大数据专业教育不仅仅要致力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大数据专业作为一门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大数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王雪梅主任主持会议)接下来,与会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教育与大数据专业课程的融合展开了交流,分享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如汪洋在讲解大数据采集课程时,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讲解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时,引入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内容,强调学生在采集数据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柏琪在导论课程中通过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引出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是通过集体智慧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团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精神,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打通堵点痛点难点,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数据局、安徽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安徽分赛,2024年6月20日下午15:00至17:00在博文楼E301顺利开展了比赛宣讲会,来自芜湖市大数据公司的唐祺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特邀华为产品经理杨俊杰作为主讲人。(图为唐祺讲解)讲座中,唐祺围绕“数据要素×”大赛选定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空天信息、算力应用等7个赛道分别进行了介绍,在赛道赛题设置上以应用为导向,通过分赛遴选出一批应用成效显著、创新性强、引领效应好的数据要素开发利用解决方案,带动相关技术产业发展。随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杨俊杰围绕算力应用及国产化算力资源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图为学生认真听讲座)讲座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



为深化校企合作,共谋人才培养新途径。近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吴锦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研究院张涛、网络工程教研室骨干教师宋卫卫,实习就业办主任司鸿毅、AI方向骨干教师翟世臣与前端方向负责人蔡兵一行,分别前往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晖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交流会议。(图为在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合影)6月7日,张涛一行来到了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就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AI)方向的研发经理余林、电子商务(EC)方向的研发经理贾鹏飞和商业流程(BPM)方向的研发经理朱前邦分别强调了基础强化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期望实习生能够遵守规矩、勇于面对困难,并在工作中展现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帮助实习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和团队,企业将安排主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明确技术路线图和职业发展路径。另外,佳世达给予了安信工实习生高度评价,已有五六名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其中15级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