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为贯彻落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融合创新,提升平台应用推广水平,以探索之双眼,见创造之蓝图;以虚拟之镜像,构现实之维度,增强同学们对数字孪生的认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2年11月10日18:30-20:30在博雅楼W101教室顺利开展“第二届工业数字孪生大赛”宣讲会。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赵旭、计算机协会指导老师吴锦华、首届优秀参赛选手代表潘叙磊等嘉宾,为同学们带来关于数字孪生基本概念、赛事介绍、赛题方向、赛题解读等相关分享。(图为潘叙磊介绍参赛经历)宣讲开始,首届优秀参赛选手代表潘叙磊为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参赛的相关经历以及注意事项,并且细致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随后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赵旭老师通过在线视频,针对大赛的赛题和奖励为同学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同时预祝参赛选手能够通过大赛拓宽视野,在校园生涯画上成长的特别一笔。最后,计算机协会指导老师吴锦华对大赛流程进行了相关补充。(图为同学提问)(图为吴锦华老师回答同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17

为加强学院编译原理课程建设,2022年11月2日晚上7点,编译原理课程组高超、杨静和王万军等多位老师共同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保健主持的编译原理虚拟教研室报告。华保健以寄存器分配算法为例讲述编译原理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核心知识点讲解过程,从构建、简化、选择、溢出,重写五个步骤进行Spilling过程的详解,分析Coalescing过程的详细过程。 (图为 Spilling过程详解)(图为 Coalescing过程详解)虚拟教研室面向全国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开放,不设门槛,凡是致力于编译课程建设和教学的相关单位和教师均可加入。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沙龙、研讨、学术讨论等形式进行交流合作,探索高校的全国虚拟教研室运行模式、编写面向产出的可定制编译课程教学材料、开发特色化编译课程建设案例和平台、研究特色化编译课程教学方法等。会议最后以学习交流的形式开展了编译原理课程的相关问题讨论,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和讨论,为学院后续编译原理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09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发挥基层教学单位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教研室开展了“教学实施过程情况反馈”研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副主任朱伟杰主持,就期中教学检查情况、毕业设计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反馈。会议伊始,朱伟杰从作业批阅、教研室教师参会、教师补课、平台课程资源上传个数以及教学材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存在相关问题并指导教师进行改正。随后,教研室主任高超补充了博思平台和爱课堂的使用情况并提醒老师及时查改和双周报的按时审核。(图为教研室会议现场一)随后高超介绍了毕业设计启动会相关情况,强调了毕业设计的整体流程,提醒教研室教师后续的任务书发布、指导记录按阶段执行,并要求每个阶段召开集体会议。(图为教研室会议现场二)最后,各位老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沟通,通过此次教学实施过程情况反馈,各位老师对教学材料的细节、毕设指导注意事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加强教师认真对待事物的态度,相信教师们能够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人工智能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09

11月3日上午9:00,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会议在A6博思楼S205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孙辉、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副主任程玉林、教务处副处长孙怡川及教学督导许勇教授、杭后俊副教授等一行出席了此次检查,执行院长周鸣争、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和部分专任教师也参加了此次检查,会议由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副主任程玉林主持。(图为检查现场)首先,教学秘书李京阳将学院自查情况和学院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的汇报。本次教学检查覆盖各教研室专任教师、驻校工程师及外聘教师,分别从教学材料组织和准备、课堂教学管理、教学执行过程相关材料以及企业实习等维度开展;整体上,各教研室均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此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图为李京阳汇报学院教学工作)教学检查组在听取学院整体教学工作汇报后,安排检查组随机对部分教师的全部教学材料进行仔细检查。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各成员分别就实验室建设、教学材料规范性、教师听课、教学检查汇总表填写情况进行了评价。检查组各成员对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07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理念,广泛倾听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学生校园主人翁意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11月2日中午12点50开展了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学生座谈会,教学秘书李京阳、学工秘书冷自永、教务员王旋以及各班级学生干部代表参与,会议由冷自永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会议开始,冷自永介绍了此次学生座谈会的目的和意义。他表示本次学生座谈会是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建议,进一步改善学习环境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图为解答现场)座谈中,教学秘书李京阳介绍本次会议座谈主题,主要围绕班级学风、教师教风、培养模式了解程度、教师授课环节、学院教学管理服务、学校各类资源合理性等方面展开。各班同学代表都踊跃发言,积极反馈学情,就课程教学、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图书借阅、晚自习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提出相应需求。李京阳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学习、教学方面问题、困惑一一做出详细解答,并且将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07

为帮助本科毕业生了解毕业论文基本规范,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精神,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11月2日在博文楼E101举办了“如何撰写你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讲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鲍家朝老师应邀担任讲座主讲人。(图为鲍家朝分享现场)活动伊始,鲍家朝通过对论文的介绍,向同学们阐述了论文的具体作用和论文的原创性是最基本的要求,鲍家朝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论文的撰写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为撰写论文打下基础。(图为讲座现场)本次讲座的顺利开展,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与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会继续保持初心,继续践行“信工”精神,能够在大学四年里有更大收获!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07

为进一步优化学院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着力培养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社会实际需求能力的人才,也为广大同学提供锻炼自我、提升能力、展示才华的舞台。2022年9月底至2022年10月初,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即AI创新实验室)有条不紊地完成实验室招新工作。本次招新面向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全体2022级学生和2021级学生。由实验室指导老师朱伟杰、佘星星、杨波担任评委,实验室负责人桂凡以及张杰、周心洁等同学协同做好招新的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室在2022年9月27日开展了首轮招新笔试,主要采取现场线上答题,题目由浅入深,涵盖C、C++、Java、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类学科相关知识点,现场秩序井然,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笔试内容。根据笔试结果,于10月17日进行了招新面试,同学们满怀激情,怀揣着对计算机与编程的热爱积极参与,洋溢着热情与憧憬。秉持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志在招收勇于探索创新、乐于自学钻研、心态积极乐观的成员的原则。最终经过两轮筛选,确定了最终实验室名单。(图为开展实验室笔试)(图为招新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03

教学工作简报9-10月刊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