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3年1月11日晚20:00-21:30通过腾讯会议举办“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赛宣讲会,宣讲会由计算机协会设计部部长彭杰主持,程云、张超和王雪梅三位老师应邀参会,共有200余名学生在线交流。(图为宣讲会海报)(图为会议现场)宣讲会伊始,计算机协会会长吴云龙从大赛简介、大赛分类以及赛事报名和注意事项对大赛进行详细的介绍,帮助参赛选手更加了解赛道区分,从而更合理的准备比赛。(图为宣讲人吴云龙介绍大赛内容)(图为范雪晴分享参赛经验)会议第二项内容,由往届获奖学长分享参赛经验。先由艺术学院的范雪晴学长向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参加比赛首先要考虑选好团队和指导老师,还要有创新的思路,在团队中应注重与队友之间的配合,遇到问题时多运用头脑风暴法去协作完成。其次对问题的思考尽量不要选用第一想法,并且团队之间的讨论要做到深入细致。最后要多向指导老师请教,沟通自己的想法及创意。大数据学院潘叙磊学长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他的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1-12
课程是解决教育微观问题,也是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的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12月30日学院开展秋季学期课程总结分享交流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万家山主持,各专业负责人、教学管理及学院专任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万家山对本次会议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说明,随后由王雪梅老师、胡磊老师和刘华敏老师分别就校级一流课程、项目式课程及基于两树平台课程实施的经验进行院内分享。 (图为三位教师进行分享)在会议中,三位老师分别就课程在项目式和混合式实施过程中,从课前任务的主题学习,到课中的案例引入、讲解知识点引入和案例拓展,最后到课后的资源、课后作业及辅导答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充分展示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所做的尝试和探索。最后万家山分别就几位老师的分享做简要总结,并强调此次会议既是总结也是经验分享,希望学院各位老师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所做的工作,开展后续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最后,万家山就春季学期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做进一步要求,并针对大纲修订相关标准和要求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2-31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和各类学术活动、科技竞赛的积极性,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12月21日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分置换答辩工作,本次置换答辩共有34名学生参加,分两个小组,均采用线上腾讯会议形式开展。(图线上答辩学生汇报情况) 答辩过程分为学生陈述及评委提问两个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和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突出学生在该项成果中的工作体现。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组长首先对答辩流程进行介绍,随后参加答辩的学生通过PPT阐述了各自项目的应用背景和环境、设计目的、设计方案、设计结果、创新点和改进点以及小组分工情况。最后评审老师们就学生的汇报进行逐一提问,并由学生现场回答。答辩结束后,各评委老师根据学生的置换材料状况和答辩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修改意见和最终成绩。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分置换答辩是深化我校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和培养实践人才的重要环节,学院在该项工作中严格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2-26
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学校工作节奏,明确个人职业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提高对于职称与职级职等的认知和重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于2022年12月12日20:00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的主题研讨会,参会人员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采取线上腾讯会议方式,由教研室主任谈亮主持。(图为教研室主题会)首先,由孟令兵老师进行论文发表的经验分享,分别从研究方向确定、论文发表方法开展,强调要注重方法的创新、文章语法及细节等,同时对投稿的经验进行了简单交流。(图为孟令兵老师分享)接下来,尚敏教授分享了个人在高校的工作经验,提到论文可以从新观点方面进行创新,也可以在实践中有新发现进行切入;同时,针对年轻老师建议提高对职称的关注,清楚职称评定的要求并为之做准备。(图为尚敏教授分享)紧接着,刘晴晴副主任针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分享,强调新教师要清楚职称和职级职等的具体要求,并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最后,谈亮主任针对本次研讨进行总结,要求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2-20
“科兴创意,智领传奇” ——我校成功举办第七届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决赛发布人: me_jsj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 2022-12-09 20:11:59为激发在校大学生开展发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管理意识。我校于2022年12月7日在博学楼(A3)W401教室成功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第七届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 (图为主持人宣布决赛开始)从初赛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2件优秀作品在台上一一呈现,接受专业评委们的提问与打分,同时也向台下所有观赛人员展示出信工学子的创新思维。决赛前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发表讲话,他表示近年来,学校大力支持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五年来,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名从的95位跃升至现在的64位,成果斐然。但仍需保持这个势头,为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民办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标杆,未来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图为吴敏校长发表讲话)12组演讲选手轮番上场展示自己的成果。参赛作品拥有多项专利、软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2-09
为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建设,12月6日,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副总盛马宝、区域总监叶兴、区域市场总监王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综合主管王成栋一行赴芜湖市经信局拜访。芜湖市经信局二级调研员陈传宏、信息化与工业互联网科科长梅汗青给予了接见,并举行了交流会谈。会上,羚羊平台盛马宝首先发言表示,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已驶入发展快车道,取得了全省瞩目的成绩。羚羊平台愿与市政府牵头成立的芜湖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重点项目上加强合作,通过打造“工业大脑”等方式赋能芜湖企业。此外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在今年也是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筹备成立,学院将结合企业真实用人需求,为芜湖企业培养出更多本土化专业人才,助力芜湖经济腾飞。随后,王成栋对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首届开班教学等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并就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下一步希望积极加入芜湖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及芜湖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表达了意愿,希望在此基础上能与更多的芜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2-09
为增强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和指导,提高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书的质量。2022年12月1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开展了科研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与会人员包括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产业学院综合主管王成栋主持。(会议现场)会前王成栋老师表示申报科研项目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大关,迈过这道大关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对于科研项目的申报,教师们在立足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不仅要有“敢于报”的决心,还要掌握“擅于报”的方法。(图为产业学院综合主管王成栋讲话)在项目选题方向上,一方面要善于将学校“十四五”科研及学科建设规划目标与省、地市前沿产业相结合,切合学校发展全局的同时兼具创新性;另一方面要仔细斟酌项目预计成果与申报级别的匹配度,提升选题申报的成功率。在项目选题撰写上,要在对课题研究内容理解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反复逐字推敲,重点关注选题摘要的撰写,要求简洁明了、新颖创新、逻辑鲜明。在项目人员结构上,要统筹整体把控和实施细节,合理分配人员,保障项目能够安稳着地。在项目设计论证方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2-08
为贯彻落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融合创新,提升平台应用推广水平,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芜湖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专业赛”的评选终于落下帷幕,学院学生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准备,最终算法赛1项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2项获优秀作品奖,创意赛1项获批优秀作品。据悉,本次大赛设置算法赛和创意赛两个赛道,共有1103位参赛选手、706支参赛团队(算法赛150支、创意赛556支)提交的431个参赛作品,其中211、985、双一流高校作品占比43%,有力助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融合创新。经过大赛评委团线上评审打分,最终选出61支优秀作品,其中18支优秀作品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入围决赛的团队最低可拿2万元奖金。(图为全国总决赛算法题入围名单及优秀作品名单) (图为学生作品)学院一直以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项目实践,利用所学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院将持续深入推动人才培养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