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课程教学,软件工程教研室于12月13日开展了课程思政研讨会议,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三位教师宋禄琴、程其玉、陈言凤结合实际课程分享了课程思政融入思路。(图为课程思政分享现场)首先由宋禄琴老师进行分享,分享内容为《软件工程》课程的思政建设,宋禄琴将课程思政目标映射为课程思政中的标准意识、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及爱国情怀,安排合理。紧接着程其玉老师以《数据库系统》课程为例,讲解了中国数据库的发展历程,逐渐摆脱“卡脖子”问题,在描述故事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及学习热情。最后由陈言凤老师进行分享,针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这门课,陈言凤以“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为出发点,对其逐步理解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工程思想得到提升的一种途径,未来国家的建设既需要理论家,也需要工程师,通过这门课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图为佘星星点评)分享结束后,教研室副主任佘星星进行了简单总结,三位老师的思政教育体现了课程特色,对于其他课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各位老师在今后不断提高课程



2023年12月8日-10日,由安徽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安徽省计算机大会(AHCC 2023)在铜陵学院举行。会议期间,主办方公布了2023年安徽省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获奖名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廖星宇同学的毕业论文《基于数字孪生的淮河流域水闸三维可视化监测预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获评为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老师万家山副教授和廖星宇一同接受了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的颁奖。 (图为万家山和廖星宇共同上台领奖)(图为获奖证书)据悉,全省各类本科学校参与2023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作品共上千份,获奖作品仅18份,本论文能够从中脱颖而出是教务处和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取得的成果。学院将借此契机,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把控论文的选题关,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人才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日前,我校与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联合举办研学活动。 (图为产业学院学子参观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在研学活动期间,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学子们首先参观了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中心,该推广中心作为芜湖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落地载体和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完美呈现了芜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及活力蓝图,同时同学们也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到工业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场景,体会到了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发展。(图为产业学院学子聆听科普讲座)随后同学们还现场聆听了安徽海集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江联峰带来的通用型工业应用-生产全流程协同管控系统的科普培训讲座,通过讲座同学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深刻地认识到工业互联网对于企业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增强了他们日后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今后职业规划的思考。



为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了解,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AIIT创意协会于2023年12月6日下午两点在博学楼N401和N403教室举办第四届人工智能创意挑战赛复赛。特邀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教师许苏魁和蔡雪冰,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教师佘星星和程其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王万军和何增宇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老师。(图为评委老师)(图为评委老师向参赛选手提问)此次比赛以“创新、创意、智能”为主题,培养学生对智能应用的探索和创意,发散他们的应用思维和实践能力。比赛采用5分钟汇报和3分钟答辩的形式进行评选,通过淘汰赛制,从入围的44组项目中角逐出12组优秀项目进入决赛。大赛过程中,每支队伍都详细地向评委展示他们独特的创意和先进的技术,各种创新的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让人眼前一亮。评委对每个项目都提出问题和建议,并从项目的创新性、应用价值性、技术可行性和方案完整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和排名



为落实安徽省高教强省战略,改革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物联网应用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激发物联网相关专业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3年11月29日下午举行“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比赛分为创意组和技术组,分别在博学楼A3S302和A3S304教室进行。创意组比赛由学生张权主持,由学院教师张云玲、陈红艳、伍岳、何灏担任评委;技术组比赛由学生程蕾主持,由学院教师宋卫卫、张海民、刘剑琴、王成栋担任评委。(图为张权主持比赛)(图为张云玲、陈红艳、伍岳三位评委老师)比赛期间,各个小组有序上台汇报和答辩,参赛作品涵盖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参赛成员的创新思维和技术实力,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汇报完毕后,评委老师秉承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效益型等方面给出相应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关问题,选手们则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在答辩中选手们对项目的优劣以及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也有了更清晰的认



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增强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展示学生自我风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协会于2023年12月2日下午14:00—16:00在博文楼S302等教室顺利举行第八届计算机打字比赛。本次比赛以个人赛形式举行,选手需要登录网址并填写信息,然后系统会随机给出一篇文章,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文本的准确输入。比赛开始前,参赛选手们提前来到赛场,积极准备、认真调试,力图在短时间内熟悉比赛流程和规则,工作人员也在现场积极地为各位选手答疑解惑。(图为选手进行现场调试)比赛开始后,整个赛场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参赛选手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双手灵活地敲击着键盘,准确地按下每个键位,展现出了超凡的速度和精准度。选手们在紧张的氛围中保持着冷静和专注,不断挑战自己。 (图为参赛选手专注比赛) (图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本次活动顺利开展,让各位选手能够以字会友、展示自我,用键盘敲出自己的青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大数据专业教研室于12月1日在博思楼S205开展了一次课程思政交流活动,参会人员为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雪梅主持。活动伊始,王雪梅首先强调了课程思政教育在大数据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她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既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大数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图为王雪梅主持会议)接下来,与会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教育与大数据专业课程的融合展开了交流,分享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如汪洋通过讲解大数据预处理中工具Kettle的四大组件,引出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团队协作的目的是通过集体智慧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团队协作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余婉风运用统计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学生作业的相似度,通过实际案例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养成诚信自觉,



为进一步提升教研室教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营造更加温馨舒适的工作氛围,11月24日,软件工程教研室开展教师集体生日会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与寿星老师们一同庆祝生日。(图为合影)当日下午3点,多位老师与寿星老师于博思楼S205集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准备为寿星庆生。大家一边交流沟通,一边吃蛋糕,教师们笑容满面,气氛融洽轻松,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随后,教师们为寿星老师送上祝福,对他们为学院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同样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在生活与工作中感受到了学院的温暖和关怀,今后将会用更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学院发展添砖加瓦。(图为教师们品尝蛋糕)此次庆生活动的成功开展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我们相信,在团队的支持和鼓励下,软件工程教研室将会更加和谐,工作效率也会更高。期待团队能够取得更高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