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4年4月13日9:00在博思楼S403、S404等教室成功举办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本次比赛包含了C/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软件测试、WEB应用开发等类别,共计70余名同学参赛。(图为比赛现场)大赛开始前,参赛选手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有序进入考场,完成身份验证,赛点签到等工作。比赛开始后,参赛同学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眼睛紧盯着屏幕,全神贯注地阅读题目、思考算法、编写代码,同学们从容不迫,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算法功底和编程能力。经过四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比赛于当日结束,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各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图为参赛者认真答题)计算机学院承担蓝桥杯(软件类)赛点的组织工作,大赛负责老师和计算机协会志愿者等相关人员按照比赛流程和赛点须知积极筹备,对考点布置、设备调试、监考巡考等进行提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18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考察参赛团队的创意、设计的能力,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4年4月10日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博思楼(A3)N402举办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作品赛)校级决赛,本次大赛特邀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教学主管李京阳,科研主管何颢,网络工程教研室张云玲、宋卫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教师韩慧慧、人工智能教研室教师朱家俊等担任评委老师。(图为参赛者答辩汇报过程)此次参赛作品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创意多个方面。各参赛队伍通过精心准备的项目书、演示文稿和现场答辩,向评委们展示了他们的项目理念与研究成果。各位评委老师在答辩环节对项目内容提出疑问,答辩人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此次比赛的评分标准分为三部分,首先从设计创新出发,依据项目的器件选用和装量设计是否科学规律、结构是否新颖、技术是否先进、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是否有价值来进行初步判断,其次从技术的可行性、数据处理功能的强弱深入考量,最后通过考察作品传感器是否合理、是否具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18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倾听学生心声。4月12日13:00,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教学管理团队和学工团队在博文楼N104举行了学生座谈会。教学秘书李京阳、学工秘书冷自永、辅导员年级组长和2022级、2023级各班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京阳主持。(图为座谈会现场)座谈会上,李京阳老师首先介绍座谈会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改善学习环境。会上,同学们就教材使用、重修课程、学习平台、方向班选择等方面展开提问,李京阳与冷自永针对同学们的问题分别进行详细解答并进行记录。(图为学生反馈意见与建议)学生座谈会是学院与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参会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十分实际且具有针对性。学院将针对这些反馈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管理水平,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力求深入了解并解决学生的困惑。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15

为助力安徽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开展,进一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并推进相关课程、教学资源与平台的建设,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于 2024年4月12-14日在安徽芜湖举行以“深化优质课程建设,推进特色专业建设”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派出多名教师参与此次会议。(图为我校参会教师合影)本次会议以特邀专家报告、主题报告的形式开展,具体内容包含: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分享、AI 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改革与探索、计算课程中的若干思政元素、教学案例竞赛的专业与课程建设推进方案等。 (图为大会现场)(图为专家进行主旨报告)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开展,各位老师不仅与各位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还深刻领悟到了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挑战,为学院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教育体系、促进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学院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投入到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以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计算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15

3月27日,人工智能教研室在博思楼S201教室召开了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的研讨会,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高超主持,人工智能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图为人工智能教研室深入讨论教学能力提升要点)首先,高超主任强调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接着,人工智能教研室的老师们围绕如何提升教学能力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分享了提升教学能力的方法。最后,教研室的老师们反馈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了交流。通过本次会议分享、交流、学习及总结,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人工智能教研室的教师们也将持续致力于提升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毕业生而努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12

近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朱洪军、产业学院综合主管王成栋、科研秘书何灏一行走访了芜湖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旨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此次走访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产教融合政策的具体行动,也是学院访企拓岗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                           (图为校企双方领导合影)在芜湖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周鸣争院长一行受到了总经理张启文的热情接待。双方首先就各自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周鸣争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特色以及近年来在科研、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希望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张启文对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领域及未来规划。他表示,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具备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公司非常期待与学院建立长期稳定的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10

随着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探索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尤其是在了课程教学中如何高校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2024年3月28日上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教室开展了一场主题为“AIGC教改研讨分享”的活动,旨在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优化教学设计,本次研讨活动由主任谈亮主持,教师韩慧慧进行汇报分享。(图为谈亮主持会议)首先,谈亮主任强调了AIGC教改研讨分享活动的目的在于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探讨这些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随后,韩慧慧老师进行了《基于星火大模型支持的计算思维导论课程教学》的分享,主要从星火大模型简介、课程教学方案、课程教学设计、过程效果对比、使用星火感受反馈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随后又进行了《基于星火大模型支持的Java课程教学》的分享,主要Java课程简介、课程教学方案、大模型给编程带来的挑战、Java课程改进进行阐述。分享结束后,教研室进行了积极的讨论,都收获颇丰。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08

为统筹推进学院年度组织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2024年重点工作要点,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的引领作用,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4月1日下午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举行了春季学期教研室专项工作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执行院长周鸣争、教学副院长万家山、科研副院长朱洪军、各专业教研室主任、驻校工程师负责人及学院各主管等。(图为与会人员)首先,周鸣争对本次的会议内容及目的进行介绍,随后万家山对学院教学年度组织目标进行介绍,对于学校的新教师分层分类考核的体系进行介绍,本年度各教师年度目标对标学院年度工作并由教师个人自行提报,同时针对教改类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进行了相应要求,希望教研室积极开展具体工作。(图为万家山针对教学工作进行交流)随后,朱洪军对2024年度科研工作内容进行了同步,希望教研室能结合具体工作协调教师开展,学院也将会组织开展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为教师做好服务。(图为朱洪军针对科研工作进行交流)最后,周鸣争对学院2024年度的组织目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