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实习管理,关注学生企业实习动态,推动学院实习转就业工作深入开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15级辅导员范劭兴、随小莉于10月底、11月初,赴合肥地区开展实习转就业走访。(图为走访老师与企业实习负责人交流)此次走访老师们分别前往安徽百得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安徽志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君正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大国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走访中,走访老师与实习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交流,仔细了解了每个企业中学生实习转就业的情况,也听取了企业反馈的学生在实习中的不足之处。实习企业对实习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我校实习学生普遍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希望今后继续与我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也为我校优化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们特别询问了同学们是否适应实习生活、理论与实践能否相结合等问题,同时对同学们实习期间的用心、细心、专心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 (




11月5日上午,我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方案评审会在文津校区东一210会议室召开。校长吴敏、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兼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岳丽华、执行院长周鸣争及10位专家评委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兼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丁德成主持。 (图为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方案评审会现场)评审会上,丁德成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实验室平台开发的流程以及功能定位,指出方案需结合现有资源,统筹安排各类教学、实验课程,通过本次实验室建设评审会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完善实验室平台体系结构和功能。学院就业负责人张承云老师就实验室平台建设具体情况作了汇报,重点介绍实验中心1+N个实验室模式的实施方式,旨在形成自己的特色,突出特点。 吴敏校长就平台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出对实验室平台要有针对性地去开发,根据课程确定实验项目,进一步丰富实验项目的属性,明确实验项目的具体类型,同时确定对应的考核要求,提升平台人性化建设。同时




为响应学校号召,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切实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学风建设专题会议,强调落实教改精神,严抓学风建设。11月4日18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1705-1708班于文津校区东二报告厅召开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为主题的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图为主题班会会议现场)会议内容主要包括班级上学年度总结暨本学年度班级建设规划、大学生素质养成、学科竞赛及班风建设等四个方面内容。会上,辅导员吴限对2017-2018学年进行了回顾,针对各班级普遍存在的纪律、挂科、评奖评优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要加大力度促转变。随后,各班班长针对过去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详细列出了本学年度班团建设活动及班级建设规划。之后,各班副班长作为班委代表就班级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坚定对建设优良班集体的信心,力争打造优秀班集体。 (图为辅导员作2017-2018学年度总结)随后,吴限老师强调了大学生素质养成的重




11月3号下午2:30,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文津校区西三教学楼102、202教室分四场召开了2015级实习生返校会议,本次会议分别由2015级辅导员范劭兴、随小莉主持,教学秘书吴锦华、学工秘书袁卫家、教务员李京阳及15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为实习生返校交流会现场) 范劭兴和随小莉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分发就业协议书、就业推荐表和成绩单。随后,李京阳老师向同学们宣讲了顶点课程的具体安排和目的、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并且说明了学分绩点的重要性,并强调若学分绩点达不到要求,将无法获得学位证。袁卫家老师就如何把握自己是应届毕业生的优势以及未来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给出自己的建议,同时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认真工作、保持初心。吴锦华老师就毕业生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以及最后的答辩做出了详细的说明。紧接着进入现场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场的老师们认真倾听并一一做出详细解答。 (图为教学及学工负责老师为同学们解疑答惑) (图为辅导员老师为同




为更好地帮助大一新生解决专业课相关问题,计算机协会于2018年10月31日14:30在信息楼508教室开展本学期第二次专业知识教研课。本次教研课面向全院学生,主讲人为计算机协会副会长沈成立。 (图为教研课现场)教研课伊始,主讲人沈成立首先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紧接着便开始了一系列专业知识的细致讲解。为了让大多数同学能够听懂,主讲人带着大家从“大一新生开始学习敲代码的注意事项”到“if条件句以及函数的声明”等知识点进行了仔细地回顾。主讲人寓乐于教的讲解方式,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一个个知识点丰满地呈现出来,同学们的听课状态在这循循善诱中渐入佳境。 (图为教研课主讲人为同学们授课)在短暂的休息之后,教研课进入了精彩的问答环节。对于一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们积极提出自己的疑惑,这种渴求知识的态度以及勇于尝试的精神可圈可点。最后主讲人向同学们讲解解决问题方法以及巧妙的解题思路,同学们茅塞顿开,获益匪浅。通过本次教研课,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好地巩固和拓展。 (图为主讲人以及小萌新的




10月31日14:30,我校第二届APP创意设计大赛赛前创意沙龙活动在文津校区西三301、302教室顺利开展。此次活动由APP创意设计俱乐部主办,俱乐部成员及全体参赛选手参与了活动,沙龙旨在帮助参赛选手改进创意想法、更好地去完善策划书,并相互交流。(图为创意沙龙活动现场)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APP创意设计俱乐部上一届负责人罗一飞和巩肖振学长。在听取参赛选手分享自己的创意及想法后,罗一飞学长对其进行一一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巩肖振学长的看法也颇具匠心。两位学长特别强调,创意不是指整个软件的创新,也可以根据用户刚性需求进行创新。经过学长们的指导,参赛选手表示对APP创意的想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比赛有了更强烈的信心。活动最后,APP创意中心办公室戚康为参赛选手详细地介绍了如何撰写策划书,包括策划书的整体布局到一些重要细节处理和写作技巧,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图为参赛选手积极发言)




为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热情。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第六届运动会于2018年10月25日举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的运动健儿和师生们在两天半的赛程里勠力同心,勇夺桂冠。(图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方阵)经过两天半的激烈比赛,计算机与工程学院在本届运动会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计算机一队在女子4*400和男子4*400的决赛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16级李嘉儀同学在跳高比赛中打破校记录,软件17级潘晶晶更是同时打破两项校记录获得女子铅球和女子跳远第一。学生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学生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学院团体总分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图为运动员铅球比赛现场)绿色竞技场,青春无极限。比赛过程中,每位参赛者都为了自己的目标和院集体的荣誉而拼搏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精神在此刻成为了我院每位参赛者的信念。场下的同学们都纷纷呐喊加油。“前方再多对手,我们也要杀出一条血路”这正是我院运动员出征上场时吼出的誓言。团结互助,积极拼搏的集体荣誉感在此时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同学们都发扬友谊




10月25日,为期三天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第六届秋季校会在新芜校区田径场如期举行。在一支支活力四射的队伍中,有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意,他们迈着强健有力的步伐,面色和蔼却又不脱威严,来势汹汹却又笑意连连。他们,就是教职工队伍,他们用自己的热情诠释着教职工的体育精神。(图为教职工参加跳绳比赛)是永不言弃,拼无止尽。一声枪响,教职工男子组100米预赛开始,在枪声响起之刻,如离弦之箭,直指终点。欢呼之势排山倒海,激情点燃了秋日的高阳。(图为教职工女子飞镖赛)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铅球、飞镖、集体跳绳、拔河等项目,计算机的教职工们顽强拼搏你,斩获佳绩。张竹文老师荣获教职工女子铅球第二名,飞镖比赛第一名;团体项目中学院教职工代表队用不言放弃、团结一致的精神,夺得拔河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图为学院教职工奋力参加拔河比赛) 是争夺第一,却也是快乐第一。虽说赛场是战场,但对教职工们来说更是一场参与和体验。无论是奔跑还是跳跃,名次固然重要,但快乐却是永不能缺席。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虽败犹荣,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