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科研工作 首页 > 科研工作

2024年11月22日,在探索发展低空经济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大背景下,湾沚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张跃局长带队来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进行考察交流。此次考察旨在深化校政合作,共同探讨低空经济数据应用场景,商谈就相关方向进行校政合作的可能。紫云英学院副院长黄武勇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吴锦华参加座谈,双方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图为来访一行参观学院实验室)考察过程中,张跃局长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数据治理、数据应用和数字孪生方向的研究和成果赞不绝口。他强调,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与分析技术的引入将极大地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要充分发挥数据治理的作用,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图为张跃发言)在交流环节中,数据局大数据中心主任沈启叶就气象数据分析、农业数据分析、河湖数据分析和消防救援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分别提出联合数据应用的可合作应用点。并针对每一个应用场景的数据特点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1/26

2024年11月25日,应null数据资源管理局的邀请,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吴锦华带队前往安徽中鑫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交流。此次考察旨围绕国家数据局低空经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要求,前往企业调研了解无人机低空飞行与气象数据的关联性。(图为王大东介绍无人机)安徽中鑫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东对来访一行表示了欢迎并对湾沚区当前主要的无人机机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针对气象因素对各类型无人机驾驶和作业的影响也做了细致的介绍,对于低空飞行、航空情报、气象保障和城市地理信息等高质量数据集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图为交流座谈现场)此次考察交流不仅让学院与区内优质企业建立了联系,也标志着学院参与区域低空经济数据产业,校政合作正式迈出了第一步。三方均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政企合作,共同探索智慧城市治理的新路径,为湾沚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和低空经济数据开发贡献力量。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1/26

为了提高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增进教师们对各类纵向课题申报工作的了解,提升青年教师纵向课题申报书撰写的能力,同时也为两校计算机方向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7月8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校科技处的协助下,邀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系副主任刘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春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行四人来校,向全院青年老师面对面做了一次关于“省自科基金申报实战经验”的交流分享会议。会议由学院科研秘书何灏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图为科研秘书何灏介绍会议嘉宾)会议伊始,由李春华副教授围绕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详细阐述了教师对于教学、科研及个人终身学习上应当如何做选择,针对老师们关注的问题、科研方向的选择、科研道路上的痛点难点予以支招解答,并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类型、理论与政策、方法与技术给老师们做了生动而精彩的报告,通过课题的“创新性、重要性、可行性”举例描述如何选题、选题名称中应注意的问题。(图为李春华副教授作报告)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10

在“十四五”期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在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3年,学院共发表了12篇二类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包括5篇SCI收录论文及1篇CCF A类期刊论文。这些科研成果充分展示了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潜力,同时也体现了学院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在这五篇SCI收录的论文中,青年教师蔡兵在国际知名的《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uto-weighted multi-view clustering with the use of an augmented view”的研究文章。该论文通过引入增强视图的方法,有效改善了多视角聚类的性能和准确性,这一成果在数据处理和系统设计优化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图 1蔡兵老师发表SCI文章)《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期刊中,高旭老师的论文“The Research of Resour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3

为进一步加深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高校人才之间的交流,提升大学生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2024年3月27日,工业互联网解读讲座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安徽海集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运营单位)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主办,旨在帮助学生在已有专业基础上加深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为其未来的产学研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图为讲座信息)座谈会上,平台方详细介绍了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全市中小企业为主要赋能对象,汇聚了200+款工业应用、5大场景化服务、13.9万份工业资源,为企业打造一站式数字化服务体验。 其中,工业资源版块汇聚了丰富的行业前沿资讯和实践案例,帮助现场学生们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实际应用。(图为主讲人)张副教授强调,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和方法论。通过工业互联网的部署与实施,企业得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追踪与数据深度剖析,从而精细调整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工业互联网还能增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信息流通,推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3/29

近日,为庆祝学校建校二十周年, 进一步拓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师的知识视野,营造学院浓厚学术氛围,增加年轻教师的科研热情,学院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专家郭燕博士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进行了一场题为《大规模语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朱洪军主持,全院专任教师、部分管理人员近百人线上聆听。(图为各类大模型系统的发展轨迹)郭燕博士分别从“从神经元到ChatGPT”、“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小型模型”、“Langchain”四个部分介绍了当前大规模语言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她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语言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客服、智能翻译、智能问答等。(图为分享页面展示)在讲座中,郭燕博士还分享了一些实际案例,让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效果。同时,他们也提到了目前大规模语言技术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可解释性等。(图为具体实例举例)此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6/26

十四五期间,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以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为目标,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让学院青年教师及学生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与发展方向更加了解,同时也为两校师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4月18日晚,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冯翔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给学院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做了一次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需求驱动的低代码智慧校园建设路径和策略”的线上分享交流讲座,讲座以腾讯会议的形式线上进行。讲座由学院科研秘书何灏主持,此次讲座有学院青年专任教师、辅导员及学生代表百余人聆听    讲座中冯翔着重讲解了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不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容量和质量建设,夯实智慧校园底座,以应用驱动治理,为学校现代化治理提供支撑,持续推进基于数据融合的应用系统建设等智慧校园建设观点。(图为研讨会内容)在讲座的后半程冯翔着重介绍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突破教育的边界。通过数字教育的发展应用,推动线上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4/19

十四五期间,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以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为目标,为了让学院青年教师对各类纵向课题申报工作更加了解,提高青年教师纵向课题申报书撰写的能力,同时为两校计算机方向教师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3月14日晚,学院邀请合肥工业大学李春华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给全院老师做一次关于"大学教师纵向课题申报心得" 的线上分享交流讲座,讲座以腾讯会议的形式线上进行。讲座由学院科研秘书何灏主持,此次讲座有学院青年专任教师、辅导员及管理岗代表约百余人聆听。(图1 李春华副教授进入直播间) 讲座伊始,李春华首先围绕老师们关注的问题、科研的难点和痛点,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类型、理论与政策、方法与技术给老师们作了生动而精彩的报告,通过课题的“创新性、重要性、可行性”举例描述如何选题、选题名称中应注意的问题。随后,李春华从申报书撰写的各个模块入手,手把手讲解每个模块的撰写技巧及语言描述方法,对老师的申报书撰写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图2 分享页面展示) 讲座最后,李春华又慷慨展示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