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科研工作 首页 > 科研工作

10月29日,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中心技术总监冯晓星、研发工程管理部经理郭雅杰、工程师陈智杰一行到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就校企合作与科研共建展开交流。科技处副处长王伟、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戴平,副院长夏林,院长助理柏琪,科研秘书刘剑琴,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综合主管杜昭强等热情接待企业代表。双方共同为“汽车智能软件与系统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图为校企双方代表揭牌) 揭牌仪式上,戴平代表学校对埃泰克公司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与会嘉宾。她回顾了自2021年以来双方在产教融合领域的系列合作成果,包括共建优秀实习就业基地、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及共办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方向等,为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汽车智能软件与系统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在既有合作成果基础上的全新升级。实验室将聚焦汽车电子、智能网联技术及嵌入式系统等前沿领域,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与科研成果转化的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31

为积极响应学校2025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于近日召开专题沟通会。会议由教授毕硕本主持,分管科研副院长夏林、科研秘书刘剑琴及各教研室骨干教师共同参会。会议伊始,毕硕本传达并解读了学校科技处下发的2025年度科研团队与科技创新平台的申报通知,重点分析了申报条件、团队类别、经费支持等核心政策。(图为会议现场)毕硕本指出,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围绕“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指导思想,持续推进科研团队与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他强调,未来学科发展将更加注重交叉融合、服务地方、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围绕学院的重点建设方向,结合地域特色与产业需求,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图为毕硕本发言)在申报书撰写方面,毕硕本结合《科研团队建设申请书》和《校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申请书》模板,逐一讲解了各部分内容的填写要点,包括团队组成、研究方向、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他特别提醒申报人注意以下几点:研究方向应明确、聚焦,体现学校学科特色;团队成员结构应合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31

10月29日下午,一场以“智能汽车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特邀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中心技术总监冯晓星担任主讲嘉宾,为产业学院嵌入式方向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前沿产业动态与个人职业规划的深度对话。冯晓星以“驶向未来”为题,高屋建瓴地勾勒出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汽车已不再是传统的机械代步工具,而是进化为一个集感知、决策、执行于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这一变革,为整个产业链,尤其是汽车电子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为冯晓星讲座现场)  (图为郭雅杰和学生进行现场交流)讲座尾声,埃泰克公司研发工程管理部经理郭雅杰登台,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公司与学院共建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方向”育人平台。明确表达了行业对人才的渴求,并向对汽车电子领域怀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发出了合作与交流的诚挚邀请。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堂前沿的行业科普课,更是一座连接校园与产业的桥梁。工业互联网产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30

为响应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5年10月27日至29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院长助理柏琪赴北京开展专项走访调研,进行企业拓岗工作。10月27日,柏琪首先来到了北京科杰科技有限公司,科杰科技是一家企业级Data&AI基础设施提供商,提供面向AI-Native的Data&Al一体化平台,专注于AI-Native基础软件的研发创新,致力于构建面向智能时代的统一“数据与智能基础设施”平台。科杰科技数仓工程师张茂生详细介绍了企业历史与发展、企业产品市场前景、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柏琪表示科杰科技的业务能力属于大数据行业头部,希望企业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机会,开启校企合作的新篇章。 (图为柏琪与工程师合影)10月28日,柏琪探访了京东集团。京东客服中心高级经理秦法英详细介绍了京东的业务范围、企业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岗位需求等,在京东,柏琪切身感受了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创新文化与工作氛围,并就未来可能开展的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实习实践和校企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30

10月2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领域”终审主擂台赛在上海市徐汇区圆满落幕。由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戴平、姜玮、张涛三位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项目《面试大师——面向企业AI面试的多模态智能评测平台》,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应用成果,从全国众多高校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图为获奖名单)(图为获奖名单)据了解,本届“揭榜挂帅”擂台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联合主办,于2025年5月正式启动。大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榜单揭题、揭榜应战”的形式,激励青年科技人才聚焦真实需求、勇于创新攻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图为比赛现场照片)2025年度“人工智能领域”主擂台赛共发布30个榜题,设学生赛道和青年科技人才赛道两个类别。经过资格审查、作品初审和终审擂台赛等环节,并在国家公证人员监督下,大赛组委会完成奖项评定工作。最终,学生赛道共评出擂主29个、特等奖94个、一等奖135个、二等奖155个、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22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由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我校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作为联合体成员之一共同申报的“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功入围,成为安徽省本次获认定的五个国家级促进中心之一。此次成功入选,不仅为未来学院高质量发展锚定了具体清晰的前进方向,更将有力推动学院深度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开展产学研协同科研工作,为学科体系的特色化、内涵式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科建设双向赋能中实现新突破。(图为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据悉,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是由现有数字化转型服务实体机构或联合体建设,旨在汇聚政产学研等相关资源,通过供需合作与产融结合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作为联合体单位之一,学院将围绕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目标,为中心的建设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此次成功入围,是学院长期坚持“面向产业、服务地方”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21

2025年10月17日到19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安徽省现场赛在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本次大赛创新赛制,设有信息安全作品赛、网络攻防赛(本科组/高职组)和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赛(高职组)三大赛道,全面覆盖了从理论创新、实战攻防到工程实践的信息安全全链条,吸引了来自全省高校的众多学子在此同台竞技。共有来自本科、高职的221支代表队共计600多名选手参加现场决赛。我校选派的多支参赛队伍在与全省各高校队伍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实践能力和稳定的临场发挥,一举斩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创下我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实现了获奖等级和数量的双重突破。(图为老师现场指导) (图为大赛现场)安徽省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省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高水平、权威性赛事,旨在促进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在网络安全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省众多高校的同台竞技,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21

2025年9月29日,为深入推进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研组织化水平,助力学院科研实力提升,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召开学科建设内部专题研讨会。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戴平,分管科研副院长夏林,分管学科建设副院长吴锦华,分管教学副院长朱洪军,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毕硕本,以及钟志水、陶骏等学院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吴锦华主持。(图为会议现场)会议伊始,吴锦华系统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省内外高校相关学科方向调研情况,凝练了学院未来学科建设应遵循“发挥讯飞优势、依托地方产业、用好现有基础、形成学院特色”的建设基本原则,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设思路。(图为吴锦华作学科建设现状介绍)(图为会议讨论现场)随后,围绕方向建设思路、学科体系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科研团队建设、深化高科技企业合作等方面展开讨论。(图为戴平作总结)最后,戴平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对前期调研的准备、方向的梳理、特色的凝练等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希望进一步形成可落地的方案及组织结构,确保学院的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