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教师间交流,帮助教师能力提升,2022年9月28日下午,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顺利开展教学经验分享交流会,与会人员为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主任刘华敏主持。(图为会议现场)胡磊老师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角度出发,结合课程内容、学生管理、分层教学、学习笔记等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探索与收获。窦慧敏老师以《数据库系统》中的一次课程为案例分别进行讲解,具体为知识点回顾、导入新知、编程演示、要点总结及讲解、练习巩固、课后作业等环节,指出课堂上需要结合习题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知识点,要让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用全员投票或抢答的方式,对于课后习题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学生,要求让其手抄。(图为胡磊老师分享现场) (图为窦慧敏老师分享现场)分享教育智慧,助力专业成长。通过本次教学分享活动的顺利开展,成功推广了教师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拓宽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对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9月22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实验实践中心在博思楼(A6)S201开展了双创分中心优秀项目评审会,主要是了解2021-2022春季学期双创实验室项目开展情况。据悉本次参与到评审的项目类别多样,有学科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同时邀请了三位资深工程师作为评委作为本次评审的专家。 (图为项目答辩安排表)(图为现场答辩)在评审会现场,参与答辩的12个项目组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开展项目基本情况、优势以及相关技术和成果进行了汇报与演示,评委老师就项目涉及核心技术、应用前景以及开发过程给出了指导建议,并就项目的综合整体情况进行打分。(图为优秀作品内容)(图为集体合影)本次评审会的顺利开展反映了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也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开展双创项目,真正的将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支撑。后续学院将进一步将双创实验室的过程管理落到实处,保证实验室有效利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为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创意挑战赛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营造积极的比赛氛围,2022年9月21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APP创意俱乐部在博文楼E101教室顺利开展第三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创意挑战赛宣讲动员会。本次动员会由高超副教授主讲。(图为同学们在认真听讲)(图为高超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解)会上,高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实践、赛事简介、作品撰写注意事项分别进行展开,学生均认真听老师讲解。介绍结束后现场开展答疑,同学们积极提问,气氛热烈,询问了许多与赛事相关的问题。老师为同学们耐心解答,会后同学们表示对人工智能挑战赛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参赛信心。(图为同学向老师提出问题)本次宣讲会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参赛积极性,相信同学们能通过参加比赛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希望更多同学参加人工智能创意挑战赛,在大赛中收获颇丰,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人工智能教研室顺利开展课程思政深化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会议。(图为交流会现场)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马克思学院教师黄可参与人工智能教研室课程思政分享,会议由副主任朱伟杰主持并详细地介绍了课程思政概要、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案例等。接着蔡雪冰老师分享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思维导论(C语言)的具体案例。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歼20与女排精神等实际案例,教育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向科学家学习,成长为思想政治可靠、专业技术优秀的建设人才。 (图为黄可与老师们交流)会议最后黄可对朱伟杰讲的课程思政内容给与积极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同时针对蔡雪冰的分享,提出在立德树人,专业严谨,大纲上体现的思政元素可以加以完善,虽然计算机专业性强,但是也要认真对待



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活动的有效开展,让最新的技术走进课堂,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组织部分师生参加了2022讯飞测试大会,会议通过讯飞听见软件在线上举行,大会以“智测提效 量定乾坤”为主题,聚焦新兴领域测试、软硬一体测试、智能化测试、工程效能实践四个领域,汇聚科大讯飞各路测试专家,分享了优秀测试实践案例、测试技术方法、保障超高产品质量思路等内容。(图为组织学生集中线上观看)据悉,本次大会中的内容涵盖了讯飞输入法、AI学习机、翻译笔等讯飞主流的高科技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分享人多为讯飞各技术中心、平台测试负责人,在测试方面具有丰富经验,通过具体案例及实践经验,让参会的老师和学生深入的认识到测试体系的基本内容、主流测试方案及技术等,是一场前沿技术的盛宴。(图为博思楼大厅播放在线会议)本次大会让教师和同学们对最新测试岗位及需要的技术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见识到了最新的前沿测试技术,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好基础。(图为本次大会安排)



2022年9月21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与会人员为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主任刘华敏主持。(图为会议现场)会上,刘华敏主任指出要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建设、智慧课堂教学、产教融合、两树资源建设等内容,要实现“专业教育+主题教育”的融合,以项目为主线探索挑战项目实践,进一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优化专业方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开展主题知识树和项目树资源建设。(图为刘华敏主持会议)最后,刘华敏强调专业建设首先需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在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的同时,还要实现共建共享,跨界协同,做好中青年教师传帮传带,努力建设一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一流专业。



为了进一步加强智能软件开发创新实验室建设,着力培养利用技术创新解决社会实际需求能力的人才,智能软件开发创新实验室于2022年9月16日晚在博思楼(A6)进行笔试招新,次日指导老师姜玮进行面试复选,并于2022年9月19日晚19点整在实验室召开全体新老成员见面会。(图为招新笔试)本次见面会由指导老师姜玮主持,姜玮老师首先就实验室发展历程展开本次见面会,表示新成员的加入是为实验室注入新鲜活力,并对新成员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新老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现场气氛活跃。(图为新老成员自我介绍)在所有成员自我介绍完毕,姜玮老师提出了未来实验室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目标进行详细阐述,强调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结合个人的专业进行发展,对新成员而言需要夯实基础,以及可以适当的了解自身专业未来方向规划。老成员要继续深耕自身专业,并针对危机事件也做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处理办法。(图为姜玮进行总结性发言)此次见面会增强了实验室内部成员的交流,达到相互了解、合作发展、沟通分享的目的,让新成员加深了对实验室的了解。相信在指导老



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积极营造人工智能创新创造氛围,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深入发展。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2年9月13日晚上19:30-21:00顺利举办“点亮触手可及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机遇”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教授刘建作为主讲人,刘建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目标检测与跟踪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横向项目1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图为讲座过程)刘建主要围绕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分别进行分享,相信本次的讲座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在会后多多思考,结合生活与学习对人工智能有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图为主持人张羽彤宣布讲座开始)(图为讲座现场)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此次讲座,到场的同学已经超过了预期人数,甚至一些同学全程站着听讲座,可以看出大家对本次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