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科研工作 首页 > 科研工作 > 详情页
【科研能力提升月系列活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顺利开展“AI+不同领域交叉科学研究”主题讲座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6/20

2025613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顺利开展科研能力提升月系列活动之主题讲座分享第二场,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刘建副教授受邀参加,学院科研秘书何灏老师主持会议。刘建以AI+跨领域交叉科学研究”为主题开展科研思考汇报,系统阐述了高校科研团队在AI与多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为推动交叉学科创新提供了实践范式。


 图片1.png

(图为会议现场)


刘建以高校科研痛点切入,提出“人--物”协同发展模型。在团队构建方面,由他主导的人工智能与嵌入式科研中心采用“研究生+本科生”分层培养模式,9名研究生组成核心攻坚梯队,每年选拔 12 名本科生纳入大创科研组,通过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载体,形成“科研时间充裕+低成本高产出”的良性循环。近五年数据显示,该模式已助力本科生发表论文 10 余篇、申请专利 20 余项。

在资源获取层面,他分享多元化解决方案,纵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政府项目,横向承接企业合作课题,辅以SCI论文奖励补充科研经费。


图片2.png

(图为刘建讲座现场)


刘建指出,AI与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已成为科研新风口。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授予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学者,印证了这一趋势。他提出目前有五大可选的科研方向,建议大家避开主干道,到细小分支上。

针对如何开展人工智能与科研刘建提炼实操路径分为四点一要夯实技术基底从逻辑回归、神经网络等基础算法入手,理解让计算机从数据中自动学习规律的核心本质;二是要建立顶会顶刊源代码结合的研究模式三是团队推行双周汇报和多组并行的机制,通过固定时段的进度研讨与方向校准,保障科研效率最后是工具与经验迭代整合多个即插即用模型模块、文献速读工具等资源。


图片3.png

(图为讲座结束全体教师合影)


讲座尾声学院教师就中小规模团队如何切AI+交叉领域等问题与刘建深入交流。何灏表示,报告中提出的“避开主干道,深耕细分领域”科研策略为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讲座以AI+农业中的牲畜识别、农机自动驾驶等案例,阐释细分领域创新的可行性,为学院全体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性的思路指引。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科研能力提升月相关的其他活动,助力全体教师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