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4月15日,软件工程教研室在A6E301教室成功开展了第三期"教学基本能力达标"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刘华敏主持,黄洋洋、万海霞、吴明涛三位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并特邀教学专家钟志水教授现场指导,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观摩研讨。
在本次磨课活动中,三位教师分别围绕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展开教学示范,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多样化的教学风格。
黄洋洋老师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for循环语句"为主题,采用"概念讲解—示例演示—随堂练习"的三段式教学法,结合快递分拣、成绩统计等生活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循环结构的设计逻辑。课堂上,黄老师还特别演示了代码调试技巧,引导学生规避常见编程错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万海霞老师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深入讲解"安全序列算法"这一难点内容。她通过动态流程图和银行家算法仿真动画,将抽象的进程调度过程可视化,并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死锁避免机制。万老师还结合分布式系统等前沿技术,拓展学生的工程视野。
吴明涛老师则聚焦《操作系统原理》中的"实时调度实现条件",以工业机器人控制为案例,分析任务优先级和时间约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他通过嵌入式开发板现场演示任务调度过程,并对比硬实时与软实时系统的差异,使理论教学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三位老师讲课瞬间)
展示环节结束后,钟志水教授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他高度评价了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认为黄洋洋老师的"错题导向教学法"、万海霞老师的"算法可视化设计"以及吴明涛老师的"硬件联动演示"均体现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同时,钟志水也提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在教学内容上,及时更新案例,融入Linux最新调度机制等前沿技术;教学方法上,增加小组讨论、项目驱动等互动环节,提升学生参与度;技术融合,利用虚拟仿真平台模拟复杂系统场景,增强教学直观性。
(图为钟志水教授分享)
本次磨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通过专家指导明确了教学改进方向。教研室主任刘华敏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定期开展磨课、教学研讨、校企联合备课等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