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工“踏寻先烈足迹・赓续铁军精神”实践团走访云岭社区慰问抗战老兵



2025年7月1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踏寻先烈足迹・赓续铁军精神”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看望年逾九旬的新四军抗战老兵张大孝。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与老兵亲切交谈,聆听其讲述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通过重温革命历史,团队成员们深刻感悟初心使命,传承新四军精神与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合影)
叶挺桥是张大孝向孙辈讲述历史的重要地点,这座桥承载着新四军服务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1938至1941年间,新四军军长叶挺在驻军云岭期间,为解决当地群众过河不便的问题,亲自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木桥,桥栏上曾题有“军民合作,抗战到底”的醒目字样。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桥梁在原址重建为石桥,并被命名为“叶挺桥”。张大孝正是通过这样的实物载体,将当年的军民鱼水情和抗战精神生动地传递给下一代。
老革命家张大孝曾是炮兵出身,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福建参加的金门之战,回忆那段惨烈的战斗时,他的声音不禁颤抖。“敌人的炮火像暴雨般倾泻而下,我们的队伍伤亡惨重”,当描述战友们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场景时,老人几度哽咽,难掩悲痛。在场的同学们也被这段悲壮的往事深深触动,向这位老兵和他的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为实践团走访老兵家中)
活动通过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教育,引导青年将炽热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报国志向和自觉的强国行动内化为成长动力。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珍惜当下,更是为了开创未来;传承英雄精神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激励后人。这些抗战老兵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牺牲奉献永远值得铭记,他们的精神火炬必将代代相传,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