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2024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安信工“青春皖岳行”前往岳西各地区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成员们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中汲取不竭动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调研红色文化,学习百年党史。实践团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实践基地红色资源,学习百年党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7月22日,实践团来到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故居和初心与使命展陈馆,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一行人跟随馆内讲解员的指引,从“励志救国的初心、不负时代的责任担当、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至死不渝的绝对忠诚、坚如磐石的理想、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六个模块深入了解革命烈士王步文。指导老师马越详细讲解王步文同志的红色故事并带领实践团成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叮嘱成员们,要铭记革命的英雄、人民的英雄,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使命。成员吕志成感慨:“王步文同志是革命的英雄,也是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和奠基石。”通过本次参观王步文故居爱国主义活动,对于成员们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积极影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王步文故居学习参观的照片)
追寻红色记忆,聆听英雄故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践团队来到大别山烈士陵园。园内松柏含翠、宁静肃穆,实践团一行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孙中彬和吕志成两名中共预备党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并一同参观大别山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的名字、文字、物品和事迹展现在眼前。孙中彬感慨到:“红檐橙瓦,红旗飘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作为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彰显青年本色。通过本次探寻大别山烈士陵园,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大别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的照片)
学生交流促发展,两校联动展新图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与深度交流,“青春皖岳行”实践团与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会议伊始,安信工“青春皖岳行”实践团的团队成员介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线上实景红色建筑观赏旅游的设想,同时扬州大学红色建筑实践团的团队成员也分享了关于岳西当地红色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青春皖岳行”指导老师王成栋表示:“此次两校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实现学术资源的共享,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为红色建筑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贡献力量”。扬州大学红色建筑实践团指导老师黄晓强调:“通过跨学科合作,我们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实现新时代教育强国的目标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交流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更为跨学科合作开创新的模式。相信两支团队能够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携手并进,推动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两校师生在永远跟党走前合影)
(图为两校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照片)
结对共建聚合力,互帮互学共提升
为了进一步整合协同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构建育人共同体,“青春皖岳行”实践团联合岳西县文物保护中心开展“结对共建聚合力,互帮互学共提升”主题活动。岳西县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范杉代表全体人员向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期望通过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提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这个平台为契机,发挥高校高素质人才优势,为文物保护中心提供各种优质资源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岳西县文旅产业发展。王成栋表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在实践育人方面努力培养人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的成立,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异的条件和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精彩的大学生活中锻炼成长,也有机会将他们的所学服务社会,在基地共建中彰显青年干劲,展现青年作为。活动最后,王成栋和范杉签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共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挂牌。
(图为新建基地挂牌的合影)
(图为实践团与范杉交流的照片)
走访调研各地,感悟红色精神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感悟红色精神,实践团还前往岳西县各地进行走访调研。
为深入了解岳西当地养老院建设情况,实践团前往岳西县鸿福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给老人们分发水果和面包,以及和老人们聊天讲故事,继承和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发挥计算机专业特长,实践团将与养老院达成合作,开发智慧养老信息服务系统给养老院的老人们使用,帮助他们了解更多信息。
(图为实践团在养老院活动照片)
为深入了解当地其他特色红旅文化,实践团前往岳西县请水寨暴动纪念馆和岳西县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通过参观学习以及重走红军长征路,更好地去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图为实践团在两个纪念馆前的合影)
为深入了解当地农产品销售情况,实践团前往大别山智慧农商城招商中心。通过与岳西本地人交流,了解岳西茶叶的种植方式以及销售方式,同时实践团还了解到当地特产干虾米、野生菌、葛根粉等农产品,增长课外知识和开拓视野,激发成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情。
(图为实践团在大别山智慧农商城招商中心活动照片)
为深入了解岳西县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和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情况,实践团成员还以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学习革命老区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在发放问卷过程中,大家清晰感受到群众对岳西县红色文化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以及红色文化对岳西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在实践调研中,实践团成员走进革命纪念馆、革命故居、革命遗址开展调研学习,并化身红色文化讲解员,努力讲好“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以多元化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奋斗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图为实践团在发放调查问卷的照片)
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队员切实领略到红色遗址、红色资源、红色精神所承载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活动为新起点,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重要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