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安信工“乡韵振兴,‘星火’领航”实践团结合前期在汪堰村初步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7月21日-24日,实践团先后前往安徽省乡村振兴馆、合肥市四季花海公园、植物园等地考察学习,汲取发展经验,助推汪堰村的乡村振兴建设。
21日,实践团首先来到安徽省乡村振兴馆。步入展馆,映入眼帘的是采用3D打印技术,使用粉壁、黛瓦、马头墙、石板画等材料,以青山绿水为背景的水墨画,古朴典雅,与展馆原乡文化、徽派门楼形成呼应,勾勒出一幅美好安徽的鸿图愿景。经解说员介绍,实践团对村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乡村文化振兴实践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明白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
(图为实践团在安徽省乡村振兴馆参观学习)
汪堰村地处合肥市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更适合发展风景旅游、种植业。为因地制宜地建设汪堰村,实践团前往了合肥四季花海公园与植物园,学习发展经验。22-23日,在四季花海公园的实践团认识到乡村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环境的“脏乱差”,为村民及游客提供干净、漂亮的游园是建设重点,并认为建设乡村博物馆是提升乡村百姓自觉意识与文明素质的有效手段。24日,在植物园,实践团体会到了“因地制宜,借势建园,突出植物造景”的原理,并对园内游客进行采访,探寻游客到底需要什么,旅游地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建设等问题。
(图为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游客)
通过此次的考察学习及调研采访,实践团成员们受益匪浅,表示要以实地学习活动为契机,把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入汪堰村,结合汪堰村实际,找差距、补短板,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此次考察的成果融入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光照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图为实践团在安徽省乡村振兴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