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学院“民风传承”团队成员于7月18日至20日深入西递村、石印村、源川村等立牌古村落,拜访手工艺匠人,体味中华文化古韵,感受文化遗产对于民族团结、民族凝聚的重要意义,了解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图为腊八豆腐成品)
7月18日,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了石印村徽州腊八豆腐传承人王立民的家中,前辈用详细生动的语言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腊八豆腐的起源和制作过程,感慨互联网的发展为腊八豆腐的创造了新的宣传销售途径。
(图为王立民前辈与实践团队合影)
7月19日,团队成员们怀着一腔新奇喜悦,走进百年古村——叶村,映入眼帘的徽州建筑风貌。成员们在此地了解了徽编工艺的特色,制麻技艺传承者余荫堂介绍,曾经叶村专门对外村售卖苎麻编织品,这台机器也陪伴了他们家世代三位手工艺者。
(图为余爷爷向团队成员展示制麻机器)
实践团队最后一站于7月20日来到了余香石笛传承人方如金家中。方老希望更多的年轻的血液注入非遗技艺中,让这些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方老拿出他亲手打磨的石笛向实践团展示:“石笛的技艺打破了往前石雕工艺,曾经的石笛只能演奏出一种声调,但是如今的石笛演变出能够演奏出七种声调,石笛的密度结构相比竹笛更加坚韧所以发声更加清脆。”如今大学生更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用双手去延续匠人精神的创造精神与坚持不懈。
(图为方老向实践团队展示石笛)
在当地,腊八豆腐、制麻工艺、石笛等非遗技艺不仅家喻户晓,更是为当地民风民俗的延续铺就出更加宽阔的道路。在实践过程中,艺术家们对自身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还有他们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的执着及发扬“非遗”文化的使命感都深深感染了实践团队成员,希望这些感受将成为激励更多年轻人在文化自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的动力。
(文、图/赵静文 核/张高奇、王晓伟、孟慧 审/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