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切实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律意识与自控能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17、18级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各班级,现已全面施行手机入袋制度。此项工作由辅导员负责,院学生会联动各班班委联合督导开展,自11月份实施以来,效果良好,初步实现无手机晚自习课堂。 (图为各班级使用手机袋)每周日到周四晚上第一节晚自习结束时,检查人员迅速集合,确定检查的班级名单,通过询问班级负责人等方式了解各班级手机入袋的情况以及班级同学学习状态和出勤情况,并做详实记录,力求结果细致准确。检查完毕后,检查小组将检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上报,形成闭环反馈机制。(图为手机入袋后各班级学生认真自习)(图为手机入袋后各班级学生认真自习) 在学院的大力倡导和各班级班委与检查人员的督促下,各班级已自觉引入手机袋。手机入袋,心回学习,无手机课堂的推行,帮助学生在课堂、晚自习期间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同学之间共同学习、相互激励的浓厚氛围。(文/钱文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校园诈骗情况的发生。近期,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各班级辅导员开展了以宿舍用电安全及防诈骗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年级辅导员老师首先给同学们普及了宿舍安全用电的知识,重点提醒大家注意并及时处理宿舍电线走线不规范、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问题,同时强调将联合各班级学生干部不定期对宿舍进行安全检查,提醒各位同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在校安全。(图为各班级辅导员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随后,各年级辅导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及案例以及防范诈骗的方法等相关知识,拆解诈骗套路,普及防骗常识。嘱咐同学们要提高警惕,吸取经验教训,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尤其是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切勿轻信,更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图为主题班会现场)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同学们对安全用电和预防诈骗有了更直观深刻的体会。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为鉴,提高安全




为提升我校学子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协会举办了第三届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初赛。此次比赛于12月15日和17日分别在文津校区和新芜校区举行。 (图为赛前工作会议)参加此次竞赛人数约五百人,学生参与度高。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提前在文津校区东二108召开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初赛当日下午,选手提前来到赛场进行准备,按照座位表有序入座。比赛开始前,计算机协会的监考人员宣布考试规则和注意事项,并强调比赛过程中严禁作弊,要保持良好的考试作风。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教改往纵深发展,学习借鉴优秀高校经验做法。12月13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丁德成、院长助理万家山、教学主管吴锦华、党务兼行政主管张齐云、实验中心副主任赵林、学工主管袁卫家一行7人,来到上海杉达学院交流学习,就课程改革和建设、专业评估和认证、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交流学习。(图为考察组在杉达学院图书馆前合影)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瑛等热情接待了我院考察组,并就我院关心的考察学习主题开展了座谈交流,周鸣争院长代表我院对杉达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座谈中,陈瑛首先介绍了杉达学院的整体情况和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概况。随后,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侯丽萍详细介绍了杉达学院在实行二级学院管理、开展行业学院建设和本科应用转型的背景下,学院在党建、学风建设、教学管理、宣传工作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采取的有效做法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我院针对杉达学院在行业学院建设、教学改革实践和上海




12月7日,信阳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邬长安、数学与信息学院教学秘书毛凤翔、数学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陈致超一行来我校考察交流。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兼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戴平、院长助理万家山、教学与科研主管吴锦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实验室副主任高超、讯飞教育公司营销策划经理张萍接待了考察组一行。 (图为来宾参观我校学科实验室)下午三点,考察组一行来到文津校区,吴锦华老师首先引导来宾参观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嵌入式实验室、AI创新实验室、APP创意实验室、学科竞赛实验室、智能之翼实验室,参观过程中,实验室各负责人介绍并展示了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以及实验成果。随后,考察组一同参观了科大讯飞控股子公司——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感受了公司智能化语音交互、人脸识别及操作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技术和发展理念。 (图为来宾参观我校云计算中心)随后,万家山老师引导来宾前往云计算中心,通过相关工作人员对云计算中心总体规划区、行业应用、互动展示、未来展望、用户体验等专区的介绍,让参观老师对云计算




为了提高企业职工办公自动化应用技能,受弋江区总工会委托,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于2018年12月7日在文津校区东一204顺利承办了弋江区(高新区)企业职工办公自动化应用技能竞赛。来自全区各企业单位共计100余名职工报名参加此次竞赛。弋江区副区长吴玮、弋江区总工会主席吴正忠、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戴平出席竞赛开幕式。 (图为揭牌仪式)竞赛开幕式现场,弋江区副区长吴玮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戴平进行了“战略合作单位”揭牌仪式,弋江区副区长吴玮、弋江区总工会主席吴正忠,分别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为此次竞赛提供的支持和妥善安排表示感谢。本次竞赛分为笔试和机试两个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利用资源优势,全过程负责竞赛出题、现场组织、监考安排和试卷评阅,确保了竞赛过程的有序进行和竞赛结果的公平公正。这为弋江区广大职工业余生活,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提供了有力支持。(图为竞赛选手答题) (图为颁奖现场)熟练使用办公室自动化应用技术是每一个当代人的必备技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挥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移动互联网产品思维及解决社会实际需求的能力,历经三个月的紧张筛选和精心筹备,第二届APP创意设计大赛决赛于2018年12月5日在文津校区东二五楼报告厅鸣锣开赛。 (图为比赛现场主持人开场白)此次大赛以“开拓思维,碰撞创新火花;结合实际,争创实用软件;展翅翱翔,畅游科技海洋”为主旨。大赛邀请了副校长陈跃东,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戴平,各学院老师代表和大赛指导老师担任评委。 (图为评委老师认真参与评审)本次大赛面向文津和新芜两个校区,共计701个参赛选手,188组参赛队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5组团队脱颖而出进行巅峰对决。决赛规定每组队伍有六分钟PPT陈述时间、三分钟答辩时间。此次决赛项目涉及母婴、旅行、农业、语音、传统文化、办公、生活、科技等各方面。团队代表们的舞台表现或沉稳或风趣或激昂,面对评委老师们的连连提问,他们有条不紊地用自己的学识机智化解




11月28日14:00,第十届“蓝桥杯”校内选拔赛个人赛在文津校区信息楼708举行。一百多名选手分别参加C/C++程序设计和JAVA程序设计两项科目比赛,比赛时长三小时。 (图为选拔赛现场)首先,参赛选手在计算机协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有序签到。接着主持人进行开场发言,宣讲比赛规则制度,并发布考试网址。14:00比赛正式开始,比赛过程中,每位参赛者都严格遵守考场秩序,沉着思考,在有限时间内以缜密的逻辑思维、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对考题进行独立解答。考场环境整肃、风纪良好,回荡着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当参赛者对设备提出一些问题时,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解答,以使比赛顺利进行。 (图为选手认真思考作答)这次选拔赛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全院学生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各老师及活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热心贡献。通过这次比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