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增强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学生处的指导下,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在6月18日在东一210会议室开展了辅导员2019-2020学年度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学院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戴平、副院万家山、院长助理夏林作为考核组成员,两院全体在职且已转正的专职辅导员参与此次考核述职。(图为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现场)述职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依次开始,每位辅导员老师在汇报完后,夏林老师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和总结,对各位辅导员为学院的付出表示感谢。在所有汇报完毕后,周鸣争院长对全体辅导员老师一年来的辛苦工作表示了肯定,他表示辅导员在学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及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根据学院专业的教学特色,辅导员未来在工作中也可以多加利用信息化、智慧化的平台来创新工作形式。万家山副院长指出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学在不断优化创新,辅导员工作也应该结合特点凝练特色。戴平副院长表示这一




2020年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同样也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是我们“十三·五”总结年、“十四·五”规划年,也是合格评估发力年。为了使学院总结工作做的更到位,规划工作做的更合理,评估工作开展的更扎实,2020年6月18日,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面向学院全体教职工召开深入学习《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宣贯会。此次会议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会议由学院副院长万家山主持。(图为宣贯会会议现场)会议伊始,万家山首先从“十三·五”总结、“十四·五”规划和合格评估等维度指出本次深入学习《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的目标及意义,并结合周鸣争院长的整体工作思路:要把握当下,紧紧围绕“总结、优化、探索和创新”这八个字,统一思想与认识,共同做好谋划。(图为宣贯会展示内容)随后,万家山就此次系列学习小组的划分、后期学习的计划及要求和检验学习成效的考核及评价进行了宣贯。(图为周鸣争院长做总结发言)最后,周鸣争院长总




为加强学院与校友们之间的沟通联系,增进校友与母校的深厚情谊,促进彼此共同发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于6月7日举办校友联络员聘书颁发仪式。本次活动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戴平、学工主管夏林、16级两位辅导员汤菲菲和张玉雪及12位校友联络员共同出席。校友工作对于学校和学院具有重要意义。主持人夏林老师向到会的联络员介绍了学校校友会的总体情况,而后戴平副院长发言表示校友联络员是校友会和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沟通桥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她希望大家不辜负校友会和同学们的信任,时刻和母校保持紧密联系,发扬学校凝聚力,推进校友与母校共同发展,不断创新校友会工作新局面。 (图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戴平副院长发言) 活动最后,由戴平、夏林、汤菲菲和张玉雪四位老师为各位校友联络员颁发聘书和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图为戴平副院长为校友联络员颁发证书) (图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校友联络员聘书颁发仪式合影留念)(文/程诗仪 图/薛梦婷 校/薛梦婷 审/夏林)




为了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营造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携手IT学风社于2020年3月至5月举办“博思之星”评选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面向学院全体学生,依托博思智慧学习平台,经过两个月公平公正的评选,最终评选出了登榜次数最多的前十名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博思之星”。(图为学时榜截图)3月初,IT学风社便通过博思平台反馈的数据,对学生博思平台登录情况以及登录后的学习时长进行梳理汇总,提取每周博思平台的学时榜信息,对上榜学生进行线上表彰。(图为每周线上表彰通知截图)此次活动旨在改善学院线上学习氛围,促进学风建设,通过每周一次的线上表彰,激励了更多的学生,发挥了榜样力量,鼓励学生们向优秀学生看齐。截止目前,越来越多不同的学生登榜,学习时长也在不断增加,本次评选活动已初见成效。(图为博思之星评选结果)学风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推进的工作,期待日后将诞生更多的“博思之星”,也期望通过“博思之星”的评选活动,让更多优秀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以及生活态度,激励全体同学认真学




经历了一个漫长且特殊的时期,终于在立夏之初,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迎来了首批和第二批同学的安全返校,疫情之下沉寂已久的校园终于迎来了师生的重逢,启动了全员返校复学的快捷键。5月24日晚,16级辅导员老师汤菲菲、张玉雪召集已返校的学生共上“返校第一课”。首先,两位辅导员老师对同学们平安顺利返回学校复学表示欢迎,其次老师们围绕新冠的防护知识、返校期间的管理和应急措施、心理疏导以及学生毕业离校的注意事项予以宣贯和说明。(图为计算机学院“返校第一课”现场)汤菲菲老师提醒各位毕业生处理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与在校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定;要处理好身心健康与学业之间的关系,从家庭模式切换到在校学习、生活模式;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导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学会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做好论文答辩准备和离校材料归档;要处理好自律和他律之间的关系,提高思想觉悟,做好自身防护。(图为张玉雪老师为学生上“返校第一课”)经过漫长的假期,学生从心理到身体都经历一场大检验,从生活到学习经历一次大变革,从思想到行为经




为切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了解第一批返校学生思想动态,落实宿舍防疫管理工作要求,确保大四毕业生返校后的学习生活能够正常有序进行。5月18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戴平携学工秘书夏林及16级辅导员汤菲菲、张玉雪老师走访学生宿舍看望第一批返校复学的学生,给予他们暖心的关怀和亲切的问候。(图为戴平副院长和夏林老师与学生交流问候)戴平副院长一行来到了文津校区6栋宿舍楼,在与学生们的交谈中,领导老师们整体了解了学生们目前的身体状况、心态变化、宿舍卫生以及学习生活状况。同时夏林老师还叮嘱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好晨午晚间的检查和信息上报,注意宿舍和个人卫生,在校园内要佩戴口罩,并就学生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解答。也希望返校学子们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坚持不松劲、不懈怠、不麻痹,要合理规划毕业期间学习生活,静下心,多读书,争取在最后的大学时光中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图为戴平副院长和夏林老师走访学生宿舍)面对学院领导和老师给予的关心,学生们倍感温暖,纷纷表示一定会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定,




四个春秋转眼已到终点,总说毕业遥遥无期,可它偏在你不经意察觉时来得这般悄无声息。而今年与寻常往年的毕业季又有所不同,时疫未退,比往年都要简单的毕业季来的似乎有点晚。5月16日至17日,计算机学院共迎接94位16级毕业生安全返校,深情别师长,情思留校园。(图为毕业生返校)不同以往的毕业季,疫情虽未消退,却也阻挡不了学长学姐们即将从校园迈入社会的步伐,不同的人生阶段会迎来不同的成长经历。毕业近在眼前,在大学里度过的四年,有欢喜悲伤,也有付出后的收获,软件16级学长鹿丁丁总结了他这四年期间的收获:开阔了视野、认识更多的同学;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自我的生活管理更加有计划以及自己未来的方向更加明确。鹿丁丁学长给自己的未来定下了一个目标:考取PMP证书(项目经理资格认证考试),并且完成答辩和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等工作,在最后的时间里也要好好的充实自己。“疫情影响,开学延迟,个人可以利用的时间变多,但也不会对即将到来的毕业有所松懈,更要对未来生活加以明确。”这是鹿丁丁学长发表的感慨。虽然即将各奔




5月16日,计算机学院毕业生结束漫长的寒假,迎来返校的日子。计算机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们提前到校做好防护措施迎接返校学生。为了解返校情况及返校后的工作,新媒体协会的记者对已返校的两位16级辅导员汤菲菲、张玉雪老师进行了线上采访。(图为汤菲菲老师对返校毕业生核验材料)采访中了解到,疫情期间,两位16级辅导员老师采取居家办公方式。尽量不外出,必要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坚决不去人群密集处。在被记者问及如今返校的心情时,张玉雪老师表示:“我想念我的学生,想到即将与他们告别,很不舍,如今返校可以看见他们,我非常开心。与此同时,希望他们可以顺利毕业、工作。”(图为张玉雪老师填写毕业生返校材料)返校后,两位辅导员老师的主要工作推进毕业班就业、毕业答辩、离校等工作。汤菲菲老师表示,她最担心是学生的安全。希望学生返校时,切记做好防护,由于宿舍相对封闭,做好防护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别人的负责。希望学生都能健康的与母校告别。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是老师们最想对学生说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