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辅导员工作经验的交流,9月14日上午,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开展新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戴平,学工主管冷自永以及大一、大二年级辅导员参加大会。(图为交流会现场)会上,新生辅导员结合近期学生工作的安排,围绕班干部选拔培养、心理异常学生情况、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晚自习管理、教辅联动五个方面提出相应问题。张丹龙则分别从班委选举、班级管理、团学活动等方面,介绍大二辅导员管理经验。冷自永分享了自身在班级管理工作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强调要明确班委职责职务,提前确立班规班训班风,发挥核心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并针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补充。其他辅导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活跃。(图为交流会现场)随后,戴平作总结发言,她对本次交流会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她指出,要认真总结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和处理经验,形成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方案方法;要做好学生班委核心能力培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开展系统化特色化的团学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立足岗位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展形象,汇聚起党员教师先锋力量,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推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图为学院党总支党员亮身份)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院全体党员教师将党员先锋岗工作牌挂在办公桌上,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做好表率。党员教师们带头学习并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服务群众,弘扬正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潜心治学的精神,努力开拓创新,并在实践中争创佳绩。(图为党员先锋认真工作)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以人育人、以德育人、以才育人。值此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党员教师团结凝聚广大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九月,在透蓝的天空中,骄阳似火,偶有微风拂过道旁绿树。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新芜校区的田径场上,计算机(大数据)学院2022级新生身着军装,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喊着高亢激昂的口号,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军事训练。2022年9月9日下午,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戴平、学工主管冷自永、团总支书记张丹龙及22级辅导员等一行来到军训场地,对军训师生官兵进行了亲切慰问。(图为周鸣争、戴平、冷自永向同学们问好)首先,张丹龙向参训同学依次介绍了到场老师。周鸣争代表学院对精心筹备军训工作、指导训练的教官表示感谢,对在炎炎夏日中坚持参训的学生致以亲切慰问。周鸣争提到,军训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更是对青年人的历练与检验,经过短短几天的军训,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军训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强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提升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叮嘱参训的教官和同学注意做好防暑、疫情防控等工作。(图为周鸣争发表讲话)随后由周鸣争、戴平、冷自永带




昂首阔步新起点,金秋筑梦正当时。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下的迎新工作,在学院教师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为期两天的22级迎新活动圆满落幕。为确保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秉承“安全、有序、便捷、高效”的原则,精心定制迎新工作方案,成立迎新工作组,为迎接22级萌新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图为全体志愿者合照)迎新现场,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创意暖心的迎新之举层出不穷,让萌新们惊喜连连、笑言绽放。来自合肥市的新生余佩迪是首位到来的新生,在新生辅导员和志愿者的热心帮助下,办理了入学手续并安顿好了住宿。迎新当天,他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成为首位入校的新生,并且期待未来大学四年有着充实美满的生活,阅读优秀书籍增长见识,积极参加比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图为首位新生余佩迪)(图为余佩迪采访现场)报道的第一天,是学生最难忘的一天,新生进入校园见到的第一个人,遇到的第一件事,都有可能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辅导员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是整个学生工作的开端。在谈到新生答疑环节,新生辅导员表示,开学前就有很多家长咨询




2022年8月17日下午14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博思楼S205会议室召开全体教职工工作会议,会议由学院执行院长周鸣争主持,副院长万家山、朱洪军及全体教职工参会。(图为教职工大会现场)会议伊始,周鸣争宣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岗位聘任的通知,并对学院新进员工进行介绍、欢迎。(图为周鸣争主持会议) 接着,院长助理兼行政秘书、党务秘书张文竹通报了新学期教职工返校防疫工作、办公环境、软文化建设和网络宣传平台检查,以及暑假思政项目申报和评选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教职工离返校、办公环境维护、二级网站信息更新和党建工作提出了要求。院长助理兼产教融合秘书吴锦华就合格评估材料归档、应知应会学习、各教研室开展磨课、组织教研项目和学科竞赛申报等工作进行了同步和提醒。学工秘书冷自永就最近实习就业、暑期社会实践、老生返校、迎新方案、实习走访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教学秘书李京阳就磨课工作计划和要求、教学归档材料检查、校内导师实习过程指导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科研秘书何灏围绕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2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认定结果》,我校申报的《产教融合模式下人工智能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评“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图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21年9月启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工作,经对700余项申报案例进行资格审核、网络盲审、线上线下“双走访”、专家推荐以及网上公示等环节,最终260项案例被认定为202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其中不乏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著名院校。(图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万家山副院长及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主任高超线上答辩现场)自推选工作启动以来,学院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开展自办学以来的产教融合相关工作凝练,积极准备推选所需材料。4月




7月7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与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授牌。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戴平、院长助理张文竹、科研主管何灏、教研室副主任伍岳、海行云常务副总经理黄孝刚及企业代表出席了签约授牌仪式。(图为签约仪式现场)活动中,海行云代表黄孝刚介绍了海行云的发展现状和人才战略。黄孝刚表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作为芜湖市乃至安徽省重要的科技人才培育基地,长期以来为工业互联网发展输送大量人才。此次学院形成战略合作,共建产学研教学基地,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实现产、学、教、研相结合,共同培养实用型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目标。戴平表示,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利于校企双方进一步加强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共同发展。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环节深度融合,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更好环境、更高平台和更优载体,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图为优秀实习基地授




2022年7月6日下午14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博思楼S205会议室召开全体教职工工作会议,会议由学院执行院长周鸣争主持,副院长戴平、万家山、朱洪军及全体教职工参会。(图为周鸣争主持会议)会议伊始,周鸣争宣读助理和业务主管岗位聘任的通知。接着,院长助理兼行政秘书、党务秘书张文竹对近期行政事务做了通报,强调暑假期间,各位教职工务必严格遵照学校防疫要求,做到非必要不离芜,离芜务必按照流程报备,同时对近期的党务工作进行说明。(图为助理与主管汇报近期重要工作) 院长助理兼产教融合秘书吴锦华从合格评估材料归档、教师教学业务档案的填报、学科竞赛、课程建设与职称评定准备工作向与会教师进行了工作同步和提醒。学院学工主管冷自永围绕22届毕业班收尾工作、22级迎新工作、暑期困难走访、安全管理、实习走访、合格评估相关工作与学院教职工做了同步。接着教学秘书李京阳和科研秘书何灏围绕近期的期末材料归档、秋季课程安排与科研相关工作等方面做了强调,实验室主管赵林将近期实验室重要工作做了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