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搜索
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师资队伍
教学工作
专业设置
质量工程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教学改革成果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专利成果
学术交流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规章制度
办事流程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创新创业
学科竞赛
校友之窗
创业典型
党建工作
组织结构
规章制度
党员活动
招生就业
学院特色
专业介绍
学生风采
风采展示
提示信息
您的留言信息已经提交成功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规章制度
办事流程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探访正阳关张家铁铺
为深入探寻历史发源,聆听时代心声。7月13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候鸟归巢”实践团在指导张贵强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寿县正阳关镇张家铁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始拥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铁铺,炉火不熄、锤声不断,见证了正阳关作为淮河商贸重镇的辉煌历史。同学们在传承人张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打铁工艺。从拉风箱、烧铁坯到锻打成型,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精妙。“看似简单的捶打,实则需要对火候、力道精准把控。”张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正阳关自古水运发达,铁器需求旺盛,我们张家铁铺打造的船钉、农具曾远销江淮各地。”(团队成员体验打铁)作为“三阁”文化非遗传承点,张家铁铺不仅打造器具,更承担着讲述古镇故事的使命。实践团成员随机走访古镇,发现多数铁匠铺已闭门,仅张家仍坚持手工锻造。这一幕引发师生深思:如何在现代化冲击下,让“烈火淬金”的技艺不沦为历史的注脚?从淮河码头的叮咚声到高校课堂的青春誓言,张家铁铺的故事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存图景。正如炉中炽热的铁坯需要反复锻打,文化传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探访正阳关航运感悟水上防汛“生命线”
淮水汤汤,阳光炙热。近日,带着对防汛一线工作者的深切敬意和关怀,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候鸟归巢”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十余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专程走访慰问坚守在寿县正阳关航运公司防汛抗洪前沿的干部职工,并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慰问物资。此行既是该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站,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和责任担当实践课。上午九时许,实践团成员们抵达正阳关航运公司。他们不仅带来了关切的目光,更将一箱箱满载心意的物资亲手交到负责人手中。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略显简朴却秩序井然的公司驻地,工作人员结合防汛形势图,讲解航运人在汛期作为“瞭望者”与“守堤人”的核心任务。(图为公司工作人员讲解)此次走访慰问与实地学习,给“候鸟归巢”实践团的成员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不仅了解了航运公司在保障航道安全、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汛期守护江河安澜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更被一线职工“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险、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实践团领队张贵强老师总结道:“带领物资来慰问,是我们表达敬意的方式;深入防汛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探访寿县正阳关镇
为深入传承历史文脉,倡导践行青春担当。7月1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候鸟归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贵强的带领下,走进淮南市寿县正阳关镇,开展以“探寻古镇文化,传递青春温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访了正阳关百年老店,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并慰问乡村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寻访百年老店,聆听商道故事。实践团重点走访了当地的百年商铺。店主向同学们展示了店内历史陈设,并讲述了店铺见证的正阳关商贸变迁史。这座因水运而兴的古镇,曾被誉为“七十二水通正阳”,老店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商业记忆。(图为实践团与当地商铺老板合影)慰问社区老人,传递青春温暖。随后,实践团前往正阳关古镇街道,向街道的老人开展慰问活动。队员们为老人送去物资的同时,聆听老人的时代心声。队员们听老人讲述正阳关的抗战往事和民俗传说,特别是每当提起当年淮河防汛的艰辛,便更要叮嘱青年一代珍惜当下。(图为实践团与当地老人合影)此次“候鸟归巢”实践团的正阳关之行,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队祭扫茅延桢烈士墓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先烈是历史最厚重的丰碑。他们以热血铸就信仰,用生命捍卫理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铺就了不朽的精神基石。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于2025年7月13日前往安徽省寿县丰庄镇五里村茅延桢烈士墓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在这片曾被战火洗礼、如今安宁祥和的土地上,长眠着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雄忠魂。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全体成员首先列队向茅延桢烈士墓敬献鲜花,并集体肃立默哀三分钟,以最庄重的仪式表达对先烈的深切追思。随后,由活动讲解员汪洋详细介绍了茅延桢烈士墓的建造历程,生动讲述了茅延桢烈士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的感人事迹,让在场每一位成员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红色教育。(图为全体成员默哀)(图为全体成员进行献花悼念)(图为汪洋对茅延桢烈士英雄事迹进行讲解)时值盛夏时节,烈士墓碑旁,丛丛杂草在烈日下顽强生长。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追思,全体成员顶着炎炎烈日,俯身细致地清理着杂草。他们用手拔除每一株杂草,汗水浸湿了衣衫,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安信工“踏寻先烈足迹・赓续铁军精神”实践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踏寻先烈足迹・赓续铁军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涵盖红色教育、校地合作、关爱留守儿童等多个方面,成效显著。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第一站,实践团前往皖南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陵园。通过敬献鲜花、参观皖南事变陈列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新四军将士的英雄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图为实践团在皖南烈士纪念碑下宣读入党誓词)(图为实践团皖南事变陈列馆合照)追寻铁军足迹,感悟革命历史第二站,实践团参观了新四军军部旧址和陈家祠堂(军部大会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重温了新四军在云岭时期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事迹。下午,实践团在云岭社区举办爱国主义宣传会,通过红色故事宣讲、革命歌曲传唱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队与淮南市寿县正阳关镇镇政府进行“实践基地建立”签约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我校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候鸟归巢”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0日来到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镇镇政府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调研活动的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实践团队与当地政府进行近一步深入合作,举行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团总支书记张琳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讲师张贵强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参会。7月10日上午,“候鸟归巢”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镇镇政府开展本次活动的座谈会。正阳关镇镇党委宣传委员程少龙对实践团队成员提出要求,希望学生们能在实践中锻造能力、淬炼品格、绽放青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表示会全力配合团队展开活动,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图为会议交流与签约现场)座谈会结束后,程少龙与张贵强、张琳琳带领的实践团成员举行了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双方在实践调研方向、服务目标宗旨等方面达成高度共识。程少龙对实践团的调研计划给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共235页 到第
页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