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搜索
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师资队伍
教学工作
专业设置
质量工程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教学改革成果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专利成果
学术交流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规章制度
办事流程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创新创业
学科竞赛
校友之窗
创业典型
党建工作
组织结构
规章制度
党员活动
招生就业
学院特色
专业介绍
学生风采
风采展示
提示信息
您的留言信息已经提交成功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规章制度
办事流程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安信工“唇齿榴香”实践团前往蚌埠市博物馆调研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产业发展历史和振兴历程,2024年7月15日,安信工“唇齿榴香”实践团前往蚌埠市博物馆查找相关资料。蚌埠市博物馆外观取意于“大禹劈山导淮”的故事,在劈开的缝隙中隐约可见博物馆的中厅——“时空立方”,曲折交错的红色回廊,犹如历史的长河从时空中落下,串联起蚌埠的古今文明。(图为团队成员在博物馆门口合影)在参观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首先了解到怀远县石榴种植的发展史。原来,怀远石榴自唐朝武则天时便开始种植,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当地县志中记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 曹州贡榴所不及也。 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怀远县石榴品种中的白花玉石榴被称为“石榴中的极品”,因果大、皮薄、味甜、汁多、核小、籽粒明如翠玉而远近闻名。怀远白花玉石榴不仅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还反映出当地历史的变迁和特色的发展。近几年来,怀远石榴产业顺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致力于打造差异化和多样化产品,如石榴酒和美容护肤品等。(图为团队成员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7
安信工“唇齿榴香”实践团与蚌埠市怀远县上洪村成功签订乡村振兴对接协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安信工“唇齿榴香”实践团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上洪村村委会于2024年7月14日成功签订乡村振兴对接协议。此次签约不仅是对前期实地考察、深入交流成果的肯定,更是双方携手共进、共谋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双方在石榴产业发展、科技支持及教育帮扶等方面的合作进入新阶段。首先,指导老师柏琪详细介绍实践团在石榴产业发展上的具体规划和科技支持方案:实践团将依据学院的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针对上洪村石榴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供科学种植指导、病虫害防治策略及市场推广方案,以提升石榴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上洪村村委会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积极贡献的精神表示高度赞扬。村支书蔡云杰强调,此次合作将为上洪村的石榴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对全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很大帮助。村委会将全力配合实践团的工作,并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图为蔡云杰介绍当地情况)双方代表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共同确立乡村振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7
传承非遗文化、品析戏曲人生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探索正阳镇文化馆活动圆满结束
2024年7月19日,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在安徽省淮南市正阳关镇文化馆,开展“传承非遗文化、品析戏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正阳关镇学校教师汪洋的讲解、三阁非遗传承人黄学军的亲身展示以及鼓师袁传钢的擂鼓表演,成员们领略到了皖中戏曲的豪迈奔放与人文精神,充分感受到当地的人文历史与独特魅力。活动伊始,汪洋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正阳关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三阁作为正阳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民间信仰,已演变为具有传统风格的娱乐活动。汪洋生动的叙述让在场的听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传统又古老的场景中。(图为汪洋介绍正阳关历史文化)随后,黄学军展示了三阁活动中使用的肘阁用具,并指导实践团成员们进行实际操作。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让成员们对三阁活动的传统形式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三阁表演)戏曲文化作为中国悠久历史中的瑰宝,同样在正阳关镇有着深厚的历史。袁传钢以其丰富的皖中戏曲知识,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6
炎夏送清凉,青春伴晚情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慰问乡村老人活动圆满结束
为给需要关爱的老人送去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候鸟归巢”实践团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张贵强的带领下,于2024年7月18日来到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双门村张怀兰老人家中,进行慰问帮扶活动。(图为实践团慰问老人)当日上午,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双门村的每一个角落,实践团成员们带着慰问品,满怀敬意地敲开张怀兰老人家的门。成员们主动与张奶奶进行亲切的交流,聆听她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新时代美丽生活的憧憬。在交流中,张奶奶讲述了她年轻时的故事以及关于家乡变化和生活奋斗的点点滴滴,每一件事,无不让在场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坚韧与执着。在告别之际,实践团成员们与张奶奶进行合影留念,许下了再相见的承诺。(图为实践团与张怀兰女士合影)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为张奶奶的日常生活带去了改善,更为乡村社区增添了温馨与和谐,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今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候鸟归巢”实践团将继续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关怀和爱心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以实际行动弘扬尊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6
楚韵悠长,文化探秘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探索楚文化博物馆
2024年7月22日,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来到安徽寿县参观楚文化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馆内珍贵的藏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包括镇馆之宝及各种具有楚文化代表性的展品。楚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寿县,是研究楚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实践团的成员们在讲解员生动的解说中,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亲历了楚国八百年的盛衰兴亡。其中镇馆之宝“鎏金银神兽刻纹铜舟”、“累丝镶宝八龙纹金带扣”以及馆藏一级文物“三蟠龙心形玉佩”,让在场的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图为楚文化博物馆内展品)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对楚文化博物馆中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和独特美学赞叹不已,通过与讲解员的互动交流,更是对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楚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古代文明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历史与现代的桥梁。(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展品)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此行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和文化体验,增进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楚文化博物馆的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6
实地调研入古镇,访民亲民知民情 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走访淮南古镇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感悟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传承,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于2024年7月20日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淮南古镇开展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当地发展状况,感受古镇的文化底蕴以及风土人情。实践团第一站来到当地百年商铺,进行走访调研。商铺老板表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古镇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改善了商铺的销售情况。在未来,商铺也将不断调整销售策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可以便利居民生活的商品。(图为实践团与当地商铺老板合影)之后,实践团走访淮南古镇,走入狭窄而曲折的古镇街道,两旁是青砖黛瓦的民居和商铺,每一座建筑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淮南古镇是自秦朝时期开始,依托于运河发展的城镇。它不仅是古代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的证明,也是运河文化和古镇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反映。如今,古城门上斑驳脱落的青砖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她所经历的沧桑。走访过程中,成员们挨家挨户拜访当地村民,受到热情回应,从村民的描述中,实践团队员们了解到古镇更加清晰的过去。(图为实践团与当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7-26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共236页 到第
页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