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搜索
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师资队伍
教学工作
专业设置
质量工程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教学改革成果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专利成果
学术交流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规章制度
办事流程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创新创业
学科竞赛
校友之窗
创业典型
党建工作
组织结构
规章制度
党员活动
招生就业
学院特色
专业介绍
学生风采
风采展示
提示信息
您的留言信息已经提交成功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规章制度
办事流程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安信工“麦浪心声”实践团赴阜阳师范大学开展“创造一条河”活动
为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家从理论认知走向行动实践,安信工“麦浪心声”实践团于7月16日下午3点在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04教室成功开展了以“创造一条河”为主题的环保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麦浪心声”实践团负责人卢酉杰及全体成员组织开展。(图为卢酉杰主持活动)活动伊始,卢酉杰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目的,引导现场参与者关注水生态保护议题。围绕“河流与人类共生”的核心理念,结合图文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我国部分河流的生态现状及相关治理措施,同时在互动提问环节,引导参与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回答,激发了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热情,为后续参与水资源保护实践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图为卢酉杰进行提问环节)随后的河流模型制作体验环节,实践团为参与者提供了超轻粘土、彩纸等基础材料,组织大家动手设计一条自命名的“理想河流”模型,并在模型中呈现河流所面临的典型环境问题,如污染、垃圾沉积、过度开发等。通过动手制作与创意构建,参与者进一步了解河流生态系统及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8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革命薪火 安信工“桐芯铸魂”实践团追寻桐城红色足迹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桐芯铸魂”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老师张田祥的带领下,先后前往桐城市烈士陵园和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开展沉浸式的红色革命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桐城市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长眠于此的英雄先烈敬献鲜花,并重温入团誓词。通过陵园内详实的图文展板和烈士事迹介绍,同学们深刻了解了桐城儿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史,被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矢志报国”的崇高精神深深震撼。(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随后,团队来到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在这座见证历史的青砖建筑内,通过讲解员对“军民同心、突破天堑”战役历程的深情讲述,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坚定信念、敢于胜利”的渡江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场景)在旧址庭院内,张田祥现场为团员讲授微党课,结合桐城革命史阐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红色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8
礼让承古韵 廉洁润初心 安信工“桐芯铸魂”实践团探访桐城文化瑰宝
为深入挖掘桐城红色文化资源,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桐芯铸魂”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先后走进桐城孔城老街、桐城文庙、桐城文化博物馆及六尺巷,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桐城文化研学之旅。 漫步孔城老街,团队成员实地探访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细致了解桐城歌、米饺制作等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亲身触摸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实地探访明清古建筑群)桐城文化博物馆内,珍贵的古籍文献、先贤手迹与多媒体展示,让同学们系统了解了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的学术体系及其深远历史影响。毗邻博物馆的桐城文庙,恢宏的明清建筑与馆内展陈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桐城深厚的文化轮廓。(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参观桐城文化博物馆)在六尺巷,随着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团队成员深入了解“让他三尺”典故的历史渊源,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礼让文化内涵。这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启发大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弘扬这种和谐共处的处世智慧,对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8
安信工“莲洁润乡·籽力同行”实践团赴套花湾拍摄三下乡宣传片
为生动记录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故事,展现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蓬勃风貌,7月17日下午,“莲洁润乡·籽力同行”实践团深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套花湾,以水乡荷田为背景,拍摄三下乡主题宣传片,用影像语言描绘青春与乡村交融的鲜活图景。 套花湾水系纵横,连片荷花田与白墙黛瓦的村落相映成趣,构成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画卷。实践团在充分借鉴优秀三下乡短视频创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与人文特色,精心设计拍摄方案。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先以手机镜头捕捉志愿者走访调研、与村民互动的温情瞬间,再借助无人机升空俯拍,全景展现荷塘碧浪、阡陌交通的生态之美,实现“小切口”人物叙事与“大视野”风光展示的有机结合。 (图为无人机在天空盘旋场景)“我们希望通过镜头语言,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振兴背后的青春力量。”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拍摄过程中,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在荷田栈道、村舍院落的实景中融入劳动教学、文化宣讲等实践情节,既凸显出三下乡服务基层的初心,也传递出乡村生态与人文协同发展的新气象。最终成片将结合航拍风光、特写镜头与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8
安信工“农商科创”实践团探访德兴银楼
为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历史脉络,感受非遗文化的时代活力,2025年7月14日上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农商科创”实践团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学工主管冷自永、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汪菁文的带领下,走进淮北市濉溪县德兴银楼,感受传统手工锻打银器的独特魅力。(图为刘飞讲解银饰寓意)步入银楼、便看到各式各样的手工银饰摆放在柜台内,从小巧精致的耳环、戒指、到造型大气的摆件,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随后,老德兴手工银器第四代传承人刘飞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解到,有的银饰寓意着忠贞不渝的爱情、有的银饰寓意着岁岁平安的期许。有些银饰不仅是装饰品,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为刘飞锻造银饰)在银楼内,刘飞向实践团展示了传统银饰锻打的复杂技艺。要想做好一件手工银饰,称料、熔银、化条、锻打、修饰、印花和抛光这些步骤缺一不可,刘飞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实践团成员们在刘飞的指导下,也亲身体验了一番银饰锻造。看似简单的锻打动作,要做到力度均匀、节奏稳。成员们在反复尝试中,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技艺的精妙与不易。(图为刘飞指导成员锻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7
安信工“农商科创”实践团探访濉溪县酿酒遗址博物馆
为近距离感受良久非遗文化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7月17日上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农商科创”实践团全体成员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学工主管冷自永,专任教师张云玲的带领下前往濉溪县酿酒遗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探寻酿酒历史、感受非遗文化的实践之旅。(图为讲解员现场为成员们讲解)据悉,濉溪县酿酒遗址博物馆完整呈现从战国至今的酿酒历史与文化,馆内珍藏着明清至近代的酿酒作坊遗迹、汉代青铜酒器等珍贵展品,生动展现当地酿酒业的发展脉络。此外,馆内设置的古法酿酒体验区,让实践团成员们得以直观感受当地独特酿酒工艺的传承与演变,在亲身体验中深入了解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图为博物馆内的陈列的展品)(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听讲解员讲解)此次探访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接触酿酒非遗文化,更增进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为后续开展相关科创实践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图为全体成员合照)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7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共235页 到第
页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