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为落实贯彻习近平同志乡村振兴策略,让广大青年更加深入了解田间劳作辛苦。2021年7月2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与你同行”实践团队再次出发前往淮上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图为与农户一起除草)活动伊始,成员们顶着烈日在田间帮助农户进行劳作。大家热情高涨,活动在农户的带领下,成员们有条不紊进行劳作。有的天地里杂草茂盛,没有干过农活的成员也不甘示弱,跟着学习,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被野草拉伤,即使被蚊虫叮咬,成员们仍旧坚持着直到做完所有事情。(图为队员清理杂草)此次活动得到了淮上村农户们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积极向上、一丝不苟的态度也得到农户极大的认可和赞许。 通过这次活动,成员们在实践中深入乡村了解到现阶段农民的真实生活现状,丰富了各自的人生经历,更加明白农村工作要从基层做起的道理。(图为队员和农户合影)走进乡村,切身的感受农户的辛勤劳作,体味生活的不易,磨练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走出教室,走进基层感受人民的不易,激发斗志,引导当代大学生服务基层,为基础建设添砖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1-08-15
  • 在实践团队如火如荼的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新冠疫情再度爆发,德尔塔病毒来势汹汹,为扎实推动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切实履行作为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者的责任。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红色之旅”实践团队主动要求参与到淮北市濉溪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助力疫苗接种活动中去。(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引导待接种疫苗人员出示健康码)8月9日上午8:00,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濉溪县委党校疫苗接种点,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进疫苗接种的工作中去。在濉溪县委党校疫苗接种现场,候诊室、登记处、接种室、留观区,不仅有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还有团队成员奔波的红马甲。在接种现场,团队成员们配合医务人员开展秩序维持、现场答疑、信息等级、接种引导、后倾保障等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助力疫苗接种加速度。(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帮助待接种人员填写信息)活动现场,实践团队成员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深刻认识到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同时也学习到了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和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的传播方式等专业的防疫途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1-08-14
  • 为了深入学习党史,宣传家乡红色故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红色之旅”实践团队于2021年8月4日前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的刘开渠纪念馆开展了以“脚踏家乡热土,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的作品)实践团队成员抵达刘开渠纪念馆后,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检测,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护工作,有序进入馆内。馆长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及《支援前线》等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艺术展览品。同学们通过小组的形式参观和学习红色文化历史,积极的进行讨论和交流,馆内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像更是将悠久的红色历史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大家都沉浸在红色文化知识的海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底蕴。(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馆内作品)(团队成员集体参观刘开渠纪念馆合照)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而且成员在对今后如何传承家乡红色革命精神方面有了更加深刻地思考和认识。团队将参观学习时的经历和感悟以纪录片的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1-08-14
  • 为了使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学习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鼓舞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红色之旅”实践团队在8月5日至6日两天中,分别参观了淮北市博物馆、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与中共濉溪支部陈列馆、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并将参观学习时的经历和感悟制作成纪录片,用于缅怀革命先烈英雄事迹。脚踏家乡热土8月5日上午,筑梦红色之旅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淮北市博物馆的主题展会。了解到这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淮北人民顽强奋斗,从土地革命时期工农运动的兴起到淮北煤炭基地的开发建设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此刻犹如新的历史起点,在之后的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淮北篇章。(图为团队成员集体参观淮北市博物馆合照)追寻红色足迹8月5日下午,“筑梦红色之旅”团队成员来到了中共濉溪支部陈列馆与中共濉溪支部陈列馆。在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和中共濉溪支部陈列馆中,成员们看见馆内现存的珍贵图片、实物、资料,无不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1-08-14
  • 为了贯彻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了解城市文化,探索公园文明建设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共创文明时代”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8月12日到达了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森林公园,开展大蜀山和半边街等旅游景点文明建设调研工作。(图为团队成员半边街合影)初入公园,实践团队来到了大蜀山北门的半边街。团队成员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半边街依山而建,将公园建在街里,将街区融入山林中,充分利用景观组团、情景雕塑、互动装置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文化节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商业化构造在带动当地文明创建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图为公园内部注有“请勿翻越围挡”字样的标识牌)(图为公园内“片言只语现修养 小事细节彰显文明”的宣传标语)随后,团队成员攀登了大蜀山。公园的管理人员表示每天游客量很大,为了维护公园环境和监督游客文明出行,在沿途中设置了很多文明指示牌,安排专人转岗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需要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团队代表袁自政将团队方案进行了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1-08-14
  • 为进一步提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质量,促进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经验交流,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兴农振乡”科技帮扶团队于7月20上午11:40,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文津校区东一栋教学楼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仪式到场的老师有教研室主任朱洪军,科研主管吴锦华以及团总支书记冷自永。团队从“乡村振兴”和“科技助农”两个方向出发,旨在通过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帮助当地茶农解决传统手工(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让茶叶数字化、机械化、品牌化、产业化,最终实现茶叶富农的目标。(图为“兴农振乡”科技帮扶团队启动仪式现场图片)8月11日正式召开第一次“三下乡”准备会议,团队队长饶浩天向我们介绍了我们此次活动第一天到第二天详细活动安排,指导老师朱洪军希望我们作为“兴农振乡”科技帮扶团,可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合作,彼此配合,顺利完成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图为第一次“三下乡”前准备会议图片)(图为第一次“三下乡”前准备会议图片)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团队可以相互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发挥个人所长,以“乡村振兴”和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