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色星火”实践团于2023年7月14日上午前往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芙蓉社区的青年之家,开展“非遗知识进社区,传统文化润童心”专题宣讲会。(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青年之家青少年合照)实践团选取了当地特色的太平腐乳酿造技术和送花灯传统习俗,提前精心准备演示内容,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会中也宣贯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小朋友们全程认真听讲,宣讲结束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后会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图为青年之家活动室宣讲过程及现场互动)通过此次活动,“红色星火”实践团成员们化身为非遗文化的宣传者,不仅开拓了青少年们的文化视野,也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能够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的工作中来。实践团成员们也将继续努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7-17
  • 为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安信工“AI—芜中声有”实践团于2023年7月15日上午8:00举办爱心公益活动,前往当地乡村,慰问贫困老人。本次活动由学院指导老师冷自永组织、扶贫专干李爽及实践团成员共同完成。(图为实践团成员前往贫困老人家)本次慰问活动是安信工“AI—芜中声有”实践团第三次开展,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让贫困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前往不同的贫困村,与当地的贫困老人进行交流。他们详细询问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状况以及生活需求,在倾听了老人们的心声和困惑后,给予了老人实际的帮助和建议,同时提供一些生活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图为贫困老人住所)此次活动重点了解到三位老人家的状况,分别为王秀真,李贤典,童乃柱。王秀真常年自己独居,家庭环境较为困难,患有慢性疾病,且失去劳动能力。李贤典是一位低保户,患有脑梗,失去自我行动能力,子女常年在外,与妻子互为依靠。童乃柱,是一位老党员,曾参军,家庭住所非常简陋,一只眼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7-17
  • 为促进乡村振兴,发扬社会责任,深入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探索可持续的农商科技合作模式,持续推动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安信工“农商科创”暑期实践团于2023年7月14日和7月1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图为刘在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行程安排)7月14日,由实践团队长刘在强向成员们介绍本次活动的行程安排并对每位成员的交通方式和出发时间进行确认,确保本次前往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可以如期开展。随后刘在强从活动举办、经费使用、任务分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保险问题向指导老师薛梦婷进行询问与确认,反复强调本次活动的安全问题。最后刘在强对本次启动仪式进行总结概括,他表示在活动过程中要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乡村妇女儿童关爱帮扶行动,加强养老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达到科技助农的目的,利用专业优势为科技助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7-17
  • 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理解,切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2023年7月14日,安信工“红色星火”实践团前往安徽省黄山市焦村镇汤家庄的竹艺展示馆进行参观学习,并拜访非遗传承人李维福。竹艺展示馆内陈列了竹篮、竹枕、簸箩、竹编盒等各式各样的篾器,呈现了黄山区当地独特的非遗文化成果。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过程中感受着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专注精神,找到了新时代青年劳动者的奋斗方向。(图为馆内竹艺品展示)工作人员从竹艺品的民间风俗到历史文化,逐一向实践团成员们进行了通俗细致的讲解,李维福就徽州竹编的发展现状和竹编技艺的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成员们近距离感受着手工编织技艺的独特魅力,无不被李师傅高超的技艺震惊,并表示定会努力学习相关知识,让这项瑰丽的非遗技艺能够更为广泛的传播出去。(图为工作人员和李维福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竹艺品)竹编作为珍贵非遗技艺的一部分,历经岁月波澜,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积极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开拓思路,创新其表现形式,使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7-17
  •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于2023年7月12日,安信工“乡韵振兴,‘星火’领航”实践团在博思楼S201教室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学工主管冷自永、团总支书记张丹龙、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张高奇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席本次会议。(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启动仪式伊始,张丹龙作为指导老师对实践团成员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同学们敢于吃苦,不怕困难,在平凡的实践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发挥专业所长,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将自身所学转化为服务人民、社会的具体实践;增强安全意识,要以保证安全为首要前提,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示安信工青年的风采和学识。冷自永则重点提出要积极开展“红色活动”、宣传“红色事件”、寻找“红色人物”,并指出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认识社会、增长才干、砥砺品格的重要途径,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红色理念”。(图为冷自永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7-17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乡间行者”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3日组织前往金寨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弘扬使命担当精神,倡导社区共建共享理念。实践团队走进红村社区,在指导老师汪怡与马越的带领下前往红村社区进行对接仪式,成员们在红村社区书记江芳的介绍下了解了社区工作日常及主要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实践团便知晓了红村来源,红村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这里靠近烈士陵园,为了缅怀先烈,红军的遗孀在这里安营扎寨,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个村落。此次对接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切身感受到社区负责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肩负的使命感,表示定会不虚此行,脚踏实地,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图为江芳向实践团介绍红村)为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红村社区的文化,给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实践团队与当地红村社区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由汪怡代表团队与江芳签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