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为提升基层群众计算机应用能力,助力乡村数字化建设,2025年7月1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春飞扬·基层筑梦”实践团来到利辛县巩店镇巩店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蔡文轩讲解Word和Excel操作技巧)(图为村民认真学习)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蔡文轩通过PPT详细讲解Word文档编辑和Excel表格处理技巧,重点演示了数据统计、表格制作等实用功能。村民们认真学习,积极提问,在成员们耐心指导下掌握了基础操作技能。(图为实践团与参训村民合影留念)本次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实践团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服务基层的初心,为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5
  •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候鸟归巢”实践团赴安徽省淮南寿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防汛一线,走近航运第一站,“候鸟归巢”实践团赴寿县正阳关航运公司,慰问防汛一线干部职工并送慰问物资。成员们抵达后,走进公司驻地,听工作人员结合防汛形势图讲解航运人在汛期核心任务。此行让成员们了解航运公司关键作用,被一线职工奉献精神打动。指导老师张琳琳、张贵强表示,这是表达敬意、让青年学子认识国情的机会,将激励同学转化感动为成长动力。(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工作人员合照)深化合作,共谋发展随后,实践团队赴寿县正阳关镇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与镇党委宣传委员程少龙等开展座谈交流并举行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双方围绕组织联建、人才共育、科技赋能、文化振兴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共识,将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专题研讨等活动。此次校地合作既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实践平台,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服务基层的青春风采。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5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青年学生勇敢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投身于基层服务工作,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麦浪心声”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3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了授牌仪式。参与此次仪式的有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理事张卿,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理事、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马亿宇,“麦浪心声”实践团队负责人卢酉杰以及团队其他成员。(图为张卿、马亿宇与卢酉杰商讨共建方案)在仪式启动之际,张卿首先向“麦浪心声”实践团队的全体成员致以热烈的欢迎,卢酉杰也表达了与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的荣幸。随后,马亿宇向实践团队的全体成员讲述了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的发展历程,并在发言中明确表示了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建立合作的强烈意向,以推动校地双方的协同发展,更高效地服务于基层。最后,马亿宇与卢酉杰共同完成了实践基地的签约及授牌仪式,并进行了合影留念。(图为马亿宇为实践团队介绍协会发展历程)(图为授牌仪式)本次授牌仪式的圆满结束,标志着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5
  • 为调研乡村振兴成效,探索历史文化保护路径,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于2025年7月12日赴安徽寿县淮南古镇开展考察,实地了解发展现状,感悟古镇人文魅力。实践团首站前往正阳自来水厂进行走访调研。水厂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水厂通过管网升级提高了供水质量与覆盖率,惠及更多居民。未来,水厂将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民生用水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图为实践团走访正阳自来水厂)实践团漫步走进淮南古镇,脚下是历经千年的青石板路,两侧斑驳的灰砖墙间,精美的木雕窗棂若隐若现。这座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古镇,因水而兴,因商而盛,曾是江淮地区重要的漕运枢纽。古老的街巷布局至今保留着“前店后坊”的传统格局,见证了当年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如今,褪色的雕梁画栋间,仍能感受到往昔商贾云集的盛况。队员们与坐在门前晒太阳的老人攀谈,听他们讲述祖辈口耳相传的往事——那些关于盐商传奇、码头轶事的记忆碎片,让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画卷在队员们眼前徐徐展开。(图为实践团走访淮南古镇)探寻水乡记忆,厚植家国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 2025年7月10日,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走进安徽省淮南市正阳关镇文化馆,举办“弘扬非遗瑰宝,传承戏曲精髓”文化体验活动。在正阳关镇中学教师汪洋的生动讲解下,配合三阁非遗传承人黄学军的精彩表演示范,实践团成员深入品味了当地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与艺术魅力。活动伊始,汪洋为实践团深入讲解了三阁艺术的历史脉络。作为正阳关非遗文化的精粹,三阁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承载着当地百姓的精神信仰,经过世代传承发展,如今已成为兼具仪式感和观赏性的特色民俗活动。汪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配合着现场展示的传统道具,让在座成员仿佛穿越时光长廊,亲历那个鼓乐喧天、载歌载舞的古老庆典现场,深切感受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图为汪洋介绍正阳关历史文化)随后,黄学军现场展示三阁表演中独具特色的“高、难、险、美”技艺,并指导实践团成员体验基础动作。这种沉浸式的互动教学,不仅让成员们切身感受到三阁表演“高台叠立、动作惊险、造型优美”的艺术特色,更深刻体会到这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
  • 2025年7月14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候鸟归巢”实践团前往安徽寿县楚文化博物馆开展文化调研活动。在博物馆专业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馆藏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重点参观了包括青铜器、漆器等在内的多件镇馆之宝,以及各类展现楚文化特色的珍贵展品。寿县楚文化博物馆依山傍水而建,是展示楚文明精髓的重要窗口。“候鸟归巢”实践团的师生们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中,犹如置身于历史现场,见证了楚国从崛起到鼎盛的辉煌历程。特别是当看到镇馆之宝“错金银云纹铜樽”、“透雕龙凤纹玉佩”以及国家一级文物“漆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时,同学们无不为之震撼,这些精美绝伦的文物生动展现了楚人“信巫鬼,重淫祀”的神秘信仰和“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让实践团成员对楚文化的艺术成就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图为楚文化博物馆内展品)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深深折服于楚文化博物馆中漆器的绚丽色彩与精湛技艺。那些历经千年仍光彩熠熠的漆器珍品,展现了楚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非凡智慧。通过与讲解员的深入探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楚地“漆器之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