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项评审工作已于2019年12月22日在东二109APP创意实验室顺利完成,本次评审共有五位评委老师参与,分别是夏林,高超,吴锦华,张松云,唐涛。每位老师从结项材料的完整性以及是否满足结项条件等方面对大创项目进行评审打分,最终由APP俱乐部的学生对成绩进行汇总。 (老师在认真讨论)在评分过程中,各位评审教师对学生所递交的材料进行格式审查和内容审核,对存在有疑虑的地方进行讨论商榷,并且综合选出优秀的作品。最后在经过细致的商讨后,由工作人员统计分数。 (老师在认真审核作品)本次共对2019年结项的47件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进行了集中评审,结果也会于近期公布。通过这次评审,对大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材料整理的缺陷进行总结以便后续大创项目开展,相信通过大创项目的锻炼,每位同学对项目完整的实施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创新创业策划方案撰写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期待2019年立项的大创项目能够顺利的实施。(文/汤浩东 图/杨运龙 审/吴锦华)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12-30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大数据相关知识,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以及明确未来的发展趋势。12月18日下午,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于西二503教室成功举办了数据起源与大数据思维讲座。此次讲座由科大讯飞高级工程师年夫坤主讲,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文津校区全体在校学生参与。 (图为主持人宣布讲座开始)讲座伊始,主持人为在座的同学们介绍本次讲座的主讲老师——科大讯飞高级工程师年夫坤,随后年老师从大数据的发展历程开始,围绕大数据概念的确立、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的计量以及大数据从何而来等方面进行讲解,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大数据的真正魅力。年夫坤认为大数据技术最重要的两点是伴随大数据发展的云计算、云存储这两项技术,它们的发展都极大地推动了大数据领域的突破。结合现有技术,大数据已经逐步渗透到包括教育、金融、安防等多个行业。  (图为高级工程师年夫坤为同学们讲解大数据知识)接下来,年夫坤老师从四个维度介绍大数据的起源,又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到如今事件的可预测性。他为同学们列举了生活中大数据应用案例,如:在刑侦案件中,可以通过嫌疑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12-24

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参加新项目和各类学术活动、科技竞赛的积极性,根据《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分置换管理办法》要求,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于2019年11月22日下午14:00,在东一210会议室开展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分置换答辩工作。 (图为学生答辩现场)担任本次答辩的评委有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王雪梅、网络工程教研室主任陶骏、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啸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副主任伍祥、大数据教研室专职教师余婉风;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也参与了本次答辩工作。答辩开始前,李京阳详细介绍了本次答辩工作的流程,要求参加答辩的14名同学按照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讲解。其中,团队赛的同学们要从各自项目的综合成果进行介绍,同时要求团队成员分别阐述各自分工。汇报结束后,答辩评委分别根据学生置换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由学生现场作答,主要考察学生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和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答辩结束后,各评委老师根据学生的成果展示、个人在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11-26

为更好的加强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推动芜湖市智慧社会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同时为更好的开展后续相关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于2019年11月20日下午3:00,在芜湖市智慧社会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科研工作阶段交流工作及分享会,计算机&大数据学院院长周鸣争、院长助理万家山以及两个学院所有具有科研项目的相关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有意向申报项目的年轻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会议由万家山老师主持。(周院长进行会前发言)会议开始,万家山老师将本次会议议程分为学院科研现状、中心日常运营与规划和已立项项目在研进展交流等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由周鸣争院长对学院整体的科研情况、学院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学院科研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阐述,接着由程菲博士分享个人的科研经历,对科研申报的注意事项以及申报材料撰写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交流;紧接着,2018年以及2019年所申报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对所承担课题的当前进展进行了简单的阶段性成果汇报,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说明,如2020年即将结项的项目所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11-24

为帮助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的学生们了解人工智能的领域知识,以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与学习AI,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于2019年11月21日中午12点10分在文津校区东二503成功举办 AI主题讲座——学习AI,敢问路在何方。本次讲座邀请到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承云,内容主要为人工智能在相关行业领域应用情况、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课程以及人工智能开发生态圈、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知识。(图为张承云介绍AI发展方向)讲座过程中,张承云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并结合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多语种虚拟主播、联想的无人流水线电脑组装工程等真实的例子为同学们讲解了AI在生活中的多元化应用场景。紧接着,他向同学们详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广阔前景以及诞生的“AI+X”这一新的社会“加法”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图为科大讯飞语音合成技术展示)除了介绍人工智能知识,张承云还鼓励同学们未来不要选择具有重复性、规律性、机械性的工作岗位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11-24

11月5日下午,副校长陈跃东、教务处处长孙辉、副处长程玉林、教学督导魏忠俊教授、李明杨教授等一行人来到学院进行2019-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会议由周鸣争主持,院长助理万家山,教科研秘书吴锦华,计算机和大数据教务员以及部分教研室主任和专任教师等也参与了此次检查汇报工作。教学检查之前,由院长助理万家山对本学期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了简要汇报。万老师结合上半学期联合学工组织的教学巡查了解,整体教学秩序良好,所有课程均基本按教学计划正常实施,各班级学风基本稳定,一系列教学活动等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也指出学院此次检查发现存在一些需要不足的地方,学院应加强重视与监管,努力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各项教学工作。而期中教学检查的进行对学院规范教学管理、规范材料(试卷、毕设等)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随后,万家山介绍了学院在教学改革上的一些做法,如学情中心数据的采集用于相关学情分析、博思平台防作业作弊功能的推广使用等等;同时对学院的质量工程申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情况、大创申报情况、学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11-07

为进一步强化学院学风建设,促进学风向内涵发展,发挥成绩优秀学生带动作用。4月24日下午,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学生讲师团成立大会在东二503顺利举行,正式组建成立学院第一届“学生讲师团”。(图为成立大会现场)会上,随小莉老师宣布了第一届24名学院讲师团成员名单,并由各位嘉宾老师为讲师团颁发了聘书。讲师团代表满宇、IT学风社负责人陈宇伟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随后,随小莉老师就如何成为一名真正为学生服务的讲师,从“三心四能”提升,即责任心、同理心、同学心;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与同学们做了分享。袁卫家老师在总结讲话中提到,“学生讲师团”是我院落实朋辈教育的一项特色举措,也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功能的重要平台,鼓励讲师团在校学风建设中起到火车头和助推器的作用,同时对讲师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图为讲师团代表满宇发言)   (图为袁卫家老师作总结发言)学院此次组建成立的学生讲师团以课程为单位,分学院、班级两级,旨在打造一支“成绩优秀、学风优良、善于表达、乐于分享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04-26

为解决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利等创新创业类比赛、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计算机协会于4月18日中午12时30分在西三教学楼201教室开展了创新创业类宣讲会,学院教学主管吴锦华老师和学工主管袁卫家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图为答辩会现场)活动伊始,吴锦华老师对目前计算机相关的创新创业类比赛的种类进行简单介绍;接下来对目前专利申报的流程、申报系统的使用进行一些基本介绍,同时对专利申报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给出提醒,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与说明;紧接着,吴老师就物联网比赛发表了看法,对物联网比赛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随后,吴老师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详细介绍,为同学们分析目前申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说明,对准备参加比赛的同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特别是项目中的预期成果填写、项目申报书的格式等问题;最后,吴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专业的解答,同学们听后深觉获益匪浅。 (图为吴锦华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注意事项) (图为吴锦华老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