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科大讯飞2020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师资训练营如期开营,为进一步了解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我院程菲、伍岳、唐涛和朱伟杰四位老师赴科大讯飞合肥总部参营学习。(图为参与活动的教师在现场合影)开营之前,训练营工作人员陪同全国40余位教师参观了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落地产品,主要有翻译机、学习机、AI医疗、AI城市以及AI教育等方向的产品和平台,与会教师积极咨询热烈讨论,高度称赞讯飞在本领域所做的拓展性工作。 (图为科大讯飞所研发的人工智能领域部分平台)训练营开始后,讲师首先从企业人才需求角度分析了不同岗位对应的能力层次、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思路以及产业-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的安排建议,与会教师反响热烈,也为后续相关专业在课程改革、培养方案修订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供参考。随后,科大讯飞研究院相关老师开始进行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的讲解,涉及内容主要为Python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TensorFlow与深度学



计算机协会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科技创造社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五星社团”、“十佳社团”、“品牌社团”、“中心社团”, 是学生们挑战和提升自我、拓展自身综合素质的平台。为永葆协会青春活力,给同学们提 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计算机协会于2020年8月15-16日通过线上以视频语音的方式成功举办管理层面试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计算机协会会长潘鹏、协会各部门部长以及参与竞选的同学。(图为评委团成员)本次活动中,计算机协会秉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优良宗旨并坚守“自愿、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共有39名优秀的同学参加竞选,同学们准备充分,以最好的姿态展现给每一位评委。在竞选过程中,每位同学通过视频和语音的形式展示自我,着装得体、精神面貌朝气蓬勃,同时自我介绍时熟练流畅,面对问题从容应对。(图为19级协会委员进行自我介绍)此次管理层面试活动的开展,也为协会注入新的活力,新一届协会管理层成员纷纷表示将不会辜负学长学姐以及老师的期望,将为计算机协会的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希



为激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提高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及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目的,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2020年7月中下旬,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2020年(第13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在线上顺利举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荣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17项, 15组晋级国赛,与往届对比,竞赛成绩有新的突破。(图为校内晋级国家赛作品名单)本次大赛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面向省内全日制高等院校,发掘高质人才,激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端人才。我校十分重视此次比赛,并于2020年1月10日开展了2020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4月28日圆满完成初期审核的相关工作,5月20日圆满完成校赛并完成比赛材料上报。计算机协会通过官方说说、新闻稿的方式,面向全体在校学生介绍了本次大



为提升新老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帮助老师顺利进入教师角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于2020年7月14日下午在文津校区东二209室举行教研室新入职教师的试讲活动。本次试讲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朱洪军主持,教研室其他教师参与本次听课活动。 (专职教师开展试讲活动)参加试讲的为丁玉祥老师,丁玉祥老师主要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面选取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课前准备充分,试讲过程语言流畅,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试讲效果良好。 (专职教师开展试讲活动)教研室其他各位老师在聆听试讲后,对丁玉祥老师的授课节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应点评以及鼓励。大家还就不同阶段的课程难度设定、调动学生积极性、找出合适的课程切入点等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文/佘星星 图/佘星星 审/朱洪军)



课程是解决教育最微观问题,也是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的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计算机学院与大数据学院于2020年7月9日下午2:30在东一210会议室举行春季学期线上课程总结交流会。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万家山、教学秘书吴锦华、学院课程组教师及双师团队参加了此次会议。(周鸣争发表讲话)会议伊始,周鸣争对本次会议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说明,随后万家山对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实施整体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和通报,同时也给出学院后续的课程建设计划,随后各课程负责人按照专业基础课,方向课程的形式进行总结。(万家山做课程实施情况汇报)(线上教学保障的六脉神剑)在会议中,各课程负责人结合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对课程线上实施情况、教学内容、课程实施、实验环节、班级学风情况和课程评价等维度进行了介绍,大部分教师借助博思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利用录屏软件提前录制课程重难点知识并发布课前任务,同时布置课后的任务和测试以开展学生学情的获得,同时也对线上



2020年7月8日14:00,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在东一208会议室开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集中研学活动。活动由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啸楠主持,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图为王啸楠主任进行发言)首先,由王啸楠老师领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重点描述新加坡科技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的优秀做法以及改革措施,同时结合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后续解决思路,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图为会议现场)随后,带领各位老师回顾“十三·五”期间,软件工程专业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对各位老师提出相应要求以及期望,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充分学习MIT报告,并结合自己授课课程以及个人发展规划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将学习成果合理运用于后期教学工作以及个人成长,希望从多角度、多



学校和学院教育教学的提升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努力,为进一步在学院形成推动教育文化氛围,同时将研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落到实处,提升教学团队的学习效率,7月9日上午10:00,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组织了春季学期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的经验分享交流会,会议由执行院长周鸣争主持,校长助理孙辉进行了现场指导,副院长万家山及全体教师参加,朱洪军老师和王啸楠老师进行了分享。首先,周鸣争院长进行了发言,对本次会议的目的进行阐述,内容主要是围绕2019-2020年春季学期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进行经验分享。(图为周鸣争院长发言)分享环节,朱洪军从项目化教学设计、执行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后续改进计划进行阐述;项目化教学设计中,朱老师从课程调研、大纲设计、项目组织与任务分解、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习评价上分别进行展开;课程调研中,朱老师参考了南洋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学内容组织、项目形式及评价方式进行开展调研,



2020年7月8日下午14时3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全体成员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展开了热烈的学习与交流。 (图为朱洪军主任对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介绍)会议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朱洪军老师首先介绍了学校在近几年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道路上的探索与研究,同时带领教研室老师熟悉近几年学校在科研、竞赛、专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接下来,根据MIT发展报告的内容,教研室成员以“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和“查尔斯特大学”为例,对学校的教学体系与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学习,其涉及内容主要包含基于设计和制作的学习、协作文化、多学科的方法、学生体系的广度和注重工程基础的严格要求等内容。随后教研室老师围绕MIT报告中的内容进行讨论。随后,老师们明确了学院未来学习过程分段计划和要求,也会严格执行学院的计划和要求去学习报告相关内容。紧接着,教研室老师们也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课时以及学分的调整与优化进行了讨论。 (图为研读MIT报告计划与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