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并着手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标准化建设,10月14日16:00,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成功召开学期教研室工作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万家山主持,教学秘书李京阳,科研秘书兼产教融合秘书吴锦华、学工秘书张文竹及各教研室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图为万家山发言)首先,由万家山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学院师资需求梳理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并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近期“教学人人过关”工作进行了介绍,要求学院教学管理团队、教研室组织专门听课、评课并建立教学档案;同时对毕设选题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关联性进行说明,介绍毕设选题的审核原则及时间节点要求等。随后吴锦华对产教融合研究院近期工作进行简要介绍,并对目前一流专业建设申报、合格评估等工作提出相关要求;张文竹针对20级学生专业入学教育课程模块进行介绍,表示专业认知部分需要由各专业负责人进行讲解并安排后续工作。最后,各教研室负责人对学期教学工作提出相关想法和建议,并与学院进行沟通讨论,保证下步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19

10月17日9:00,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在我校圆满落幕。本次比赛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承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协会协办。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等近十所高校、百余名选手同台竞技。(图为东一参赛现场)(图为比赛相关简介)由于疫情影响,比赛当天早上7:40,计算机协会的志愿者们纷纷戴上口罩在东一教学楼下集合,提前做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各校参赛人员的准备工作。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各校参赛人员陆陆续续到达文津校区南门,计算机协会志愿者提醒参赛人员带好口罩,并做体温检测和递交疫情期间健康承诺书,随后由计协志愿者带领参赛人员至东一教学楼,带队老师在东一教学楼一楼大厅进行签到后进入二楼休息室。8:30之后,参赛同学们开始陆续进入比赛机房。本次考试设有东一教学楼的408、508和510教室共三个考试点。(图为参赛人员签到)(图为志愿者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19

第五届程序设计竞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内选拔赛已圆满结束,为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也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广大学生学习编程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学院于2020年10月14日中午在东一大厅为获奖者进行颁奖,科研秘书兼产教融合秘书吴锦华老师、辅导员兼团总支书记冷自永老师、教师代表伍祥老师为获奖学生进行颁奖。(图为主持人宣布颁奖仪式开始)此次比赛共有22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优秀奖十名。颁奖老师们依次对获奖同学分发获奖证书,并且合影留念,老师们也向受表彰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对他们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且鼓励广大学子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代码实践应用能力。(图为老师为获奖同学进行颁奖)(图为获奖者与颁奖老师合影留念)通过此次比赛,充分展现了学院学生坚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昂扬自信的卓越风姿,进一步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看到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认真、对生活的无限热枕,希望在后续的安徽省程序设计大赛再取佳绩。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17

“智子杯”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大奖赛是面向江苏省高校在读学生的AI科技青年人才培训、选拔系列活动。大赛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并发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AI科技青年人才,进而为当地的数字化转型储备高科技人才,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AI应用新生态提供最有利的支撑。2020年「智子杯」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经过比赛的准备和初赛的角逐,决赛入围名单已于10月中旬正式出炉,决赛优胜战队,将瓜分总价值高达¥170,000元的决赛奖池,还有机会受邀前往微软「无锡人工智能暨智能制造加速器」,开启为期3个月的科创精英实践项目,有机会受邀参加CCF第35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在大会上对自己的优胜项目进行公开演示。本次「智子杯」大赛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一流院校近百个参赛战队参加,决赛有10支队伍入围,学院学子有2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角逐。各队伍都成功将AI等新科技,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属于自己的应用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15

为响应学校号召,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计算机协会于2020年10月14日在文津校区东二503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讲座。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武文强。武老师通过幽默、生动的授课方式和学生进行讲座内容的讲解,阐述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实现路径、技术进展、行业应用和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图为武文强讲解人工智能)武文强老师首先结合自身生活,对人工智能进行了通俗解释,然后从人工智能孕育期、人工智能的诞生、早期的热情、现实的困难、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大数据的可用性几个阶段展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全过程。接着,他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实现路径,通过形象生动的例子讲解了人工智能“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三大派系,并强调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等数学学科在人工智能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随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人工智能在现阶段科技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人工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15

在人工智能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技术和产品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两个发展方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创造一款AI产品?如何利用已有数据集来优化某种 AI 能力?这些不仅仅和开发者的研发能力相关,还取决于开发者所处时代的技术发展程度。为了让技术更好的落地于具体产品,也为了让研究更好的推动技术发展,科大讯飞顺利举办了2020年第三届AI开发者大赛。2020年9月27日下午14:00,我校智能之翼实验室小途智能机器人项目组经过初赛的选拔顺利参加了本次大赛的复赛。(图为评委老师打分现场)大赛开始,主持人先后介绍到场的评委老师及比赛的评审方式,随后进入复赛团队依次进行项目答辩,评委老师现场打分、作点评并提出改进方案及建议。我校参赛团队第三个登场进行演示,参赛项目根据讯飞AIUI开放平台,结合语音交互、身份识别等功能,围绕图书馆的实际场景实现具体的产品。项目获得了评委老师的肯定,同时评委老师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并且表示这个项目有比较大的改进空间,团队成员认真听取了评委的意见并记录,争取下次比赛中有所突破。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13

为丰富校园生活,发挥我校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同学们的代码实现能力,计算机协会于2020年9月28日下午12:15在文津校区东一教学楼成功举办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大赛由教务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主办,计算机协会协办,共有300余名同学参与。(图为参赛人员认真答题)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以个人赛的方式,要求参赛学生使用C、C++或 Java 语言编写程序以及部分选择题,本次校内选拔赛通过“牛客网”在线编程系统,让学生在规定2个小时内完成指定试题,并由系统自动完成评分。(图为参赛人员在认真校准答案)该比赛自启动之日就得到了全院学生的积极响应,比赛前,每个考场的监考人员先为参赛选手说明比赛的注意事项,此次比赛时间为120分钟。比赛正式开始,首先由参赛人员轮流进行纸质签到,接着登机检查自己的电脑有无状况。在确认检查无误后,各参赛选手先自行登录牛客网并输入自己的账号,然后开始答题。参赛选手目光紧盯着屏幕,非常认真、仔细地完成试题。答题完毕,待确认正确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13

为保证秋季学期的课程实施,让课程组新成员熟悉教学流程和特点,9月25日上午,《计算思维导论(C语言)》课程组全体教师召开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重点讨论计算思维导论线上教学相关问题和规划,活动由王啸楠老师主持,课程组全体成员参加。(图为参与会议课程组教师和课程助教)首先,课程组从课程考核方式进行讨论,由于本门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实施,其线上过程考核是该门课程考核重点,因此结合线上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学习完成情况,确定线上教学各项权重;另外,课堂互动环节占比5%,要求学生至少每人参加2次课堂互动才可拿到满分。课程组老师需要关注学生在线学习和练习,在异常行为(如:刷题、抄袭等)上系统会自动认定为扣分选项。紧接着,王啸楠希望授课老师将授课班级的计划表、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参考资料,供学生下载查看以便学生熟悉整门课程设计与实施流程。随后,进行课程组合作出版的教材分发,根据出版社要求,教材需要配备PPT,通过讨论拟定PPT优化小组,由刘华敏老师、杨陈老师、周胜老师、汪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