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物联网大赛,于东一104智慧教室开展2020年“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省赛。此次比赛经过校内选拔和省内初赛筛选,共计五组团队成功进入安徽省复赛。 (图为参赛选手进行现场答辩)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的物联网竞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物联网方面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全国高校物联网教育教学和研究创新成果提供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通过此次竞赛,搭建物联网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高校物联网教育方法的交流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励高校对物联网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培育和推广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创新型科研成果,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图为参赛选手进行ppt汇报)本次大赛以自主命题的开放式设计为主要内容,参赛队伍分为创意组和技能组。比赛期间,各参赛选手就作品原理、制作流程、创新特点以及涉及用途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随后,评委老师就各队的作品和讲解给予了提纲挈领的点评,并就其作品的核心和



为让学生尽快认识职场,以便在未来的职场更好发展,12月6日14:00针对18,19级在校同学在文津校区东二503教室开展线下讲座,同时对17级同学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直播,此次讲座由任职于芜湖百得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王芳经理主讲,主要为同学们讲解一些职场的相关知识。讲座伊始,王芳老师向在座同学举出了四种工作形式,让在座同学思考自己未来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了竞争力是职场中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引出职业化是提高竞争力的第一步。随后她说明了职业化的标准,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是职业化的要求。(图为王芳讲解现场)紧接着,王芳讲到掌握职业化的职场知识包括企业知识,自身的工作态度等等,并提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的核心,而自身工作态度则包括责任心、积极心以及团队合作,为让学生理解透彻,通过例子的形式讲解职场的认知,并与参会同学进行互动,讲座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最后,王芳向与会人员讲解了职业化的通用技能,指出在加入公司以后要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同时要培养自己的求知若渴以及虚心求教



为帮助全体学生加强编程能力,同时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大好年华,砥砺品格,做到全面发展,计算机协会于12月2号下午14:30在新芜校区A2教学楼S202教室成功举办“零壹讲堂”第三讲,本次活动邀请到智能之翼实验室江峰学长来为大家解疑答惑。(图为江峰学长为大家讲解知识)活动开始,同学们纷纷涌入教室,前来参加零壹讲堂第三讲,江峰为大家讲述了C语言知识,并为在场的同学提出了很多建议,同时希望新一届的新生能积极主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考研就业打好基础。(图为“零壹讲堂”现场一)(图为“零壹讲堂”现场二)在活动进行中,同学们积极回答江峰学长提出的问题,江峰建议每一位学生要学会运用课余时间去学习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趣味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外时间,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比赛,锻炼自身实力,争取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并拥有美好欢乐的校园生活。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零壹讲堂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调整目标,一起伴随计算机协会茁壮成长,创建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



为锻炼同学们的打字能力以提升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激发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计算机协会于2020年11月28日下午两点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文津校区东一310教室、新芜校区A2S302教室成功举办第三届计算机打字比赛决赛。(图为参赛人员正在比赛)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计100名同学从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赛前,计算机协会的负责人先为参赛选手说明比赛的得分标准以及注意事项,评分标准为打字速率的快慢以及准确率,最终分数是打字速度与准确率的相加,具体分数将会由专用打字比赛软件服务端统计得出;比赛期间,激烈的气氛点燃了在场所有选手的热情,目光聚焦屏幕,稳中求速、细致认真地敲击着键盘。在所有选手完成打字任务后,根据打字速度快慢和完成打字复刻的正确率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谢利杰同学以出众的反应力和手速拔得头筹荣获一等奖,周竹阳等9位同学仅以微小差距紧随其后荣获二、三等奖。(图为参赛人员认真打字)通过此次比赛的顺利举办,让同学们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更坚实基础,期待更



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升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协会于2020年11月21日下午两点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文津校区、新芜校区成功举办第三届计算机打字比赛,本次比赛共计315名选手参与。(图为参赛人员正在比赛)自比赛报名启动时就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本次比赛在新芜和文津校区同时进行,比赛前,计算机协会的负责人先为参赛选手说明比赛的得分标准以及注意事项,评分标准为打字速率的快慢以及准确率,最终分数是打字速度与准确率的相加,具体分数将会由专用打字比赛软件服务端统计得出;为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严谨性,此次比赛的题目是经过软件随机抽取而成;比赛前5分钟会让参赛选手们先熟悉键盘,进行5分钟的试打,有问题可举手提出;教室内,充满着紧张的氛围和敲击键盘的声音,参赛选手们的手指灵活地在键盘中飞快的跳动着,目光紧盯着屏幕,非常认真、仔细的完成任务。(图为参赛人员认真打字)此次比赛已经落幕并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同学们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也希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来,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教学各项工作开展状况,11月17日下午两点半,副校长陈跃东、教学督导许勇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处长助理孙怡川、教学质量主管方向莉一行人来到文津校区东一210会议室,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进行2020-2021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万家山、科研秘书兼产教融合秘书吴锦华、教学秘书李京阳、及学院教学团队其他成员参加了此次检查工作。(图为期中教学检查汇报现场)会议首先,由教学秘书李京阳对目前学院开展的教学、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工作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常规教学情况、教学改革、专业评估、教学质量人人过关、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重点工作以及进展情况,并对学院教学自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汇报完毕,院长周鸣争针对外聘教师、双师、企业实习、“课证融合”、专升本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等工作进行了补充。(图为周鸣争院长发言)随后学校检查工作组进行抽查工作,分别对教学资料、教师听课情况、16级毕业论文、学习笔记、作业等材料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我校学生对物联网等高科技领域的知识和素养,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与软件工程学院于东二108学科竞赛实验室成功举办2020 年“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应邀吴锦华、李京阳、宋帆、何灝、李梦婷五位老师担任评委。(图为评委老师现场评选)据统计,本次比赛共吸引了200余名学生报名,最终递交作品24组,经过评委老师的严格评比,共有10组团队荣获奖项并进入省赛,分别包括:一等奖二组、二等奖三组、三等奖五组。(图为十组参加省赛作品)据悉,本届比赛分为创意赛、技能赛两种类型,综合考察参赛作品设计创新性和可行性以及参赛选手的工程实现能力。技能赛分两个项目,一是作品(简称技能赛 1),二是物联网络构建与应用(简称技能赛 2)。创意赛:综合考察参赛作品设计创新性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性,着重突出其作品创意、系统可实现性。通过提交参赛作品报告和简介,以及现场答辩、系统可实现的功能演示来考察参赛团队的创意、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技能赛:综



2020年11月14日星期六,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我校拉开帷幕,来自众多高校的30余名蓝桥杯省赛一等奖选手共同角逐蓝桥杯最高荣誉。(图为比赛相关信息介绍)这次比赛,我校共有六名学生参与,该比赛要求参赛者在4个小时内上机操作,进行Java软件开发、C/C++程序设计等竞赛。IBM、百度等知名企业将为优秀参赛选手提供实习、工作绿色通道,优先安排面试、实习和就业。(图为参赛选手做赛前准备)我校历来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培训指导,促进学生创新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学院学风建设。(图为参赛选手认真答题)据悉,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以“启迪思维,以赛促学,校企合作,选拔人才”为目的,竞赛题目以趣味性、知识性、工程型、技巧性著称。比赛题目要求能够与实际工作中的某个重要环节或常见问题相关,问题的解决要对于学生实际开发有借鉴意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