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2021年8月30日起,我校迎来了秋季学期第一个教学周,为全面提升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软件工程教研室开展了全体教师互相听课活动。重点在于快速提升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图为张云玲教师讲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不仅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更能通过听课活动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重点学习院级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图为刘华敏教师听课现场)(图为孙永恒教师讲授《数据结构与算法》) 此次听课周活动圆满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软件工程教研室将结合听课效果多次开展教学经验分享主题活动,解决教学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文/高旭 图/高旭 校/王啸楠 审/王啸楠)



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全国总决赛赛最近圆满结束,我校学生斩获颇丰,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最终,进入国赛的同学中,我校学子在蓝桥杯国赛中首次获得国赛二等奖,并取得国赛三等奖2项,另有6位同学获得优胜奖,不管是获奖数量、质量还是比赛的覆盖面(校赛1000余人次),均为历史最高。(图为“蓝桥杯”比赛赛点)(图为我校学生获奖证书)(图为国赛二等奖证书)据悉,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以“启迪思维,以赛促学,校企合作,选拔人才”为目的,竞赛题目以趣味性、知识性、工程型、技巧性著称。比赛题目要求能够与实际工作中的某个重要环节或常见问题相关,问题的解决要对于学生实际开发有借鉴意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文/狄传铸 图/计算机协会ACM部 审/吴锦华)



新学期,新气象!2021年8月26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在A2N306召开了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的开学工作准备会,会议由王啸楠主任主持,与会人员为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图为王啸楠主任布置开学工作)本次会议主题主要围绕“新学期教研室教师要开展听课学习的要求”和“新学期的教学规范和注意事项”展开。首先围绕新学期教研室教师要开展听课学习的要求展开,王啸楠提出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要在新学期积极开展听课学习,进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其次,建议教研室教师们的听课学习对象为课程组主讲教师、专业内优秀教师以及外聘教师,并介绍了校内的相关课程主讲老师、优秀教师以及外聘教师,为组内教师成员提供听课参考。最后详细介绍了听课记录本的记录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紧接着,王啸楠对新学期的教学规范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强调。王啸楠指出,本学期是学校合格评估的关键学期,各位任课老师要对教学材料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准备,要做好每节课都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合理规划好授课计划,对于本学期第一次教学的相关机房以及教室环境



为更好地帮助新进教师熟悉课堂环境与授课方法,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2021年8月23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在A3 504智慧教室开展了新进教师试讲活动。本次活动由时雪涵主持,朱洪军、程琪、刘晴晴及佘星星担任评委,本次的试讲的有徐善山、韩慧慧、刘剑琴等19位新进教师,每位老师的首先进行试讲,评委老师随后根据每位老师的试讲情况进行了点评并给出了具体建议,期望教师在后续授课过程中进行改进。(图为各位老师认真聆听教室试讲)(图为部分老师试讲时的精彩瞬间)本次试讲活动前,每位新进教师都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课堂内容丰富且生动有趣,朱洪军、程琪等老师认真记录问题,悉心给出建议,每位老师都收获了很多,相信在下一次课堂中会有更好的表现。通过此次试讲活动,使得教研室新进教师更加熟悉课堂环境,也了解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也相信每位老师能够快速站稳讲台,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文/许凯 图/许凯 核/朱洪军 审/吴锦华)



为更好开展新学期课程,课程组于8月20日上午9:30在A3教学楼N506开展了新教师试讲活动,本次活动重点为明确课程目的与要求、完成新教师试讲和对试讲内容进行评估指正。旨在保证教学团队能够高效精确的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会议由王啸楠老师主持,主要有两部分内容。首先是课程组内部明确课程教学要求。王啸楠老师首先阐述了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实施流程;然后针对备课、班级授课注意事项进行展开说明,并对本门课程的授课模式进行介绍,该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博思智慧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图为王啸楠老师明确阐述课程教学要求)紧接着开展新教师课程磨课活动。为了更好的迎接合格评估工作,针对课程组6位新教师进行课程磨课,旨在考察新进教师的课堂授课能力。(图为新进教师进行课程试讲)(图为王啸楠老师对试讲内容进行评估指正)通过本次活动,课程组成员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也发现老师们在授课过程存在的不足,同时也促进了新老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保证课程能在秋季学期顺利实施。(文/刘琨 图/刘琨 校/王啸楠 审/吴锦华)



为了加强教师对合格评估的认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确保课堂 “教学人人过关”,学院于8月27日在智慧教室举行了“人人过关”教师试讲活动,学院全体专职教师、驻校工程师等87名教师对《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29门课程进行了试讲。学校教学督导许勇教授莅临活动现场指导,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万家山及教学质量委员会全体成员参与,全体授课教师现场观摩。(图为教师使用智慧教室进行试讲)本次活动共分为5组,以小组形式进行听课评课,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模拟授课 1 节,时间安排在20分钟左右真实模拟一节课程授课内容,包含前提回顾、知识讲授与课堂小结等方面内容,教师们准备充分,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新的教学理念,较为熟练地运用教案、多媒体,通过精彩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动作和生动有趣的讲解,在短短的时间内,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和教学特点。评委亦对每位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给予了点评和精心指导,夯实了试讲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疫情原因,从4月23日到至今为止,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在线上远程举办。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2支队伍经过激烈的评比晋级国赛,最终“头发茂密队”,“Java没学好”两支队伍分别荣获了A5云端智能相册赛题、A10疫情信息查询及趋势预测赛题的国赛三等奖。(图为姜玮老师在比赛前指导项目)本次比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旨在积极响应《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动落实《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科学引导高校学子参加科研活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我校积极响应该项赛事活动,并组织学生报名参赛。本次比赛组织过程中,指导老师帮助参赛学生全面和深入了解软件杯大赛的主要参赛内容以及后序比赛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赛,努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这也是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举措,通过比赛促进学生提升项目实践能力! (图为参赛队伍探



为落实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学生集中培养阶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工程项目实践能力。8月11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20级顺利开展分方向宣贯会。受疫情影响,本次宣贯会通过腾讯会议线上进行,宣贯会由范玲红老师主持,科大讯飞双师翟世臣、姜玮老师、陈梦珂老师及学院20级全体专升本学生参加。(图为宣贯PPT和线上参与情况)宣贯会上半场由范玲红老师介绍此次分方向流程和具体工作计划安排,下半场由三位老师老师分别从产业概述、方向介绍、就业及成长路径、核心课程、就业等几个维度来介绍专业方向。虽然是线上宣讲会,学生依旧热情高涨,宣讲会结束,学生提出了很多关于选方向的疑问,几位老师也是逐一认真解答,整个宣讲会持续近2个小时。(图为宣贯PPT)今年是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第一届学生分方向,通过此次宣贯会旨在帮助2020级学生全面和深入了解专业方向主要学习内容以及后续就业方向,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方向。(文/范玲红 图/范玲红 审/吴锦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