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实施《“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科学引导高校学子参加科研活动,探索产教融合育人路径,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2022年5月31日14时,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与APP创意俱乐部以及智能软件开发创新实验室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校级选拔赛在博学楼S402展开。参赛评委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双师孔凡豹、王永峰,网络工程教研室教师宋卫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刘晴晴、杨静、何增宇,软件工程教研室教师李璐。(图为比赛现场)在主持人简单介绍后,大赛拉开帷幕,本届中国软件杯校级选拔赛总共有14组参赛队伍,他们将在今天进行激烈的角逐。在每组选手展示作品后,评委老师进行点评,每个团队的作品都各有所长。此外,选手们为比赛做了充足的准备,面对各位评委老师专业、深入、有挑战性的提问镇定从容,比赛结果将会在赛后经过组委的最终统分后发布。(图为选手简述作品)自4月15日报名以来,各学院的学生踊跃参与其中,通过本次大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6-04
为进一步保障实验教学的规范性,5月26日上午,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实验中心围绕实验教学材料规范性和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交流会,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兼实验中心主任万家山、教务处实践教学主管陈兆安、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赵林以及各兄弟学院实验中心相关老师参加,会议由万家山主持。首先,万家山说明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希望通过交流促进学院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的改进,随后详细阐述了学院实验教学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提高实验教学材料建设与归档的规范性与效率。(图为会议现场)交流过程中,陈兆安与参会老师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共同检查了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授课计划表与实验报告材料,并就检查出的问题及在日常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并给出了具体建议,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明确方向。紧接着,会议就实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沟通与交流,各兄弟学院的具体做法为学院实验教学工作扩宽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最后,参会人员还共同观看了实验中心在智慧化、信息化建设、软文化建设等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5-3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践行一流教学改革,软件工程教研室于5月27日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举办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教师教学创新设计大赛。担任本次竞赛的评委有学院督导程菲、谈亮,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主任高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朱洪军。参赛共有6支队伍,教师分别从教案设计、参赛汇报PPT等进行展开,比赛由王成栋主持。(图为会议现场)首先,王成栋就此次活动的主要流程、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随后各团队按照抽签的顺序,分别从课程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改革创新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汇报;最后,各评委老师就教师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谈亮强调教案格式书写的重要性,朱洪军强调“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性,程菲强调课程设计中时间的安排要贴合实际,高超强调教案中参考书不宜过于老旧,保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图为比赛现场)(图为各评委点评环节)(图为颁奖环节)本次大赛的顺利举办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发挥了教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5-30
近日,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发布了《2022全国439所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该联盟在2022年3-4月对全国已经开办、正在开办、即将开办人工智能专业的439所普通高校进行调研,调研范围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师资力量情况、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成果、实训基地服务能力等十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打分、抽样调研,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引领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发展。根据调研结果,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名前5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其中,我校人工智能专业获评B类专业,位列排行榜第155位。(图为2022全国439所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我校人工智能专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及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5-25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教研能力与水平,2022年5月16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举办青年教师教研项目申报交流活动,参会人员为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刘华敏主持。(图为会议现场)刘华敏主要以自己申报的教研项目为例,向在座教师分享了项目申请书撰写技巧,主要围绕课题内容选择、研究方案、研究路径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刘华敏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教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与参会老师进行交流。会议过程中,参会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教研项目的申请有了新的认识。(图为刘华敏分享环节) 最后,刘华敏鼓励青年教师主动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的探索,为软件工程专业发展助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5-20
为落实关于做好202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教字〔2022〕49号)文件要求,5月14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开展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为保障未返校学生答辩工作的正常开展,此次答辩以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进行且全程录屏,确保答辩过程公正、公平、公开。答辩前工作部署与培训针对此次答辩工作,学院于5月11日召开专项答辩部署工作会议针对答辩方案向参与答辩教师进行了宣贯和培训,并分别从答辩分组安排、答辩现场组织实施、现场模拟、技术支持、后勤保障、网络保障、学生悉知、注意事项与材料归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图为会上周鸣争院长发言)5月13日,李京阳召集所有答辩秘书进行工作内容培训,强调了相关注意事项,并且要求提前预定好每个答辩组的腾讯会议号,对答辩前准备、答辩中记录、以及答辩后成绩录入工作进行梳理。答辩环境部署与测试答辩前夕,为确保线上答辩设备运行顺利,教学秘书李京阳和实验中心主任赵林以及实验员对33个答辩场地(25个机房、8个智慧教室)机房环境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5-17
2022年5月12日下午2:30,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开展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研讨,副校长王彬、校长助理孙辉、校长助理章敏凤、科技处处长高涛莅临学院指导,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万家山、科研秘书吴锦华以及学院全体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周鸣争主持。(图为周鸣争主持会议)首先,周鸣争院长对参加研讨的领导表示了欢迎,对学校领导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希望能根据现有建设方案给予建议与指导。(图为万家山汇报学科建设方案)随后,由万家山对软件工程学科建设方案进行汇报。汇报主要围绕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现状、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存在主要问题与不足、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展开。(图为章敏凤发表意见)汇报结束后,章敏凤结合建设方案的内容发表了意见,指出学科建设需要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注意现有中心、资源的整合,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现有师资队伍的提高,要有明确的分年度工作实施路径。同时对安徽省支撑高校开展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进行介绍,希望软件工程学科建设要突出优势,形成特色。(图为高涛进行指导)紧接着,高涛结合方案内容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5-14
为推动学院编译原理课程建设,2022年5月7日上午9点,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编译原理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承办的全国编译原理虚拟教研室建设线上启动会。会议主题为“以智能+教育,构建跨时空教研室”。(图为曹庆华教授致辞)参加会议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峰教授,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陈志刚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处长曹庆华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将宗礼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何炎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蕴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教授以及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张莉教授、江贺教授等和来自各高校和企业的老师们。首先各位领导及名师们对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肯定。会上张莉教授宣读了编译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章程(讨论稿)。(图为虚拟教研室章程(部分))虚拟教研室面向全国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开放,不设门槛,凡是致力于编译课程建设和教学的相关单位和教师均可加入,在虚拟教室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沙龙、研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