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促进教师间教学方法的学习交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于2022年4月13日下午在博思楼S205顺利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本次活动由薛梦婷主持,邀请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万家山、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啸楠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程琪担任活动评委。比赛开始前,由薛梦婷介绍比赛规则,万家山简单介绍本次青教赛的背景,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好好表现,争取更好成绩。(图为万家山老师说明青教赛的意义)参与此次青教赛的一共有五个团队,分别是编译原理组(杨静老师汇报),操作系统原理组(时雪涵老师汇报),数据结构与算法组(刘晴晴老师汇报),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组1(牛叶霞老师汇报),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组2(徐善山老师汇报)。C语言组1与数据结构与算法组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引导的方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感、评、听、说,最后产出课程教学设计。每个团队汇报完成之后,由评委老师对汇报老师进行提问并做交流,针对各团队不足之处都悉心给出建议,各参赛团队收获颇丰。(图为各团队老师汇报时的精彩瞬



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C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于4月6日在博思楼S201教室开展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主任高超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首先,由高超介绍专业课程调整情况,按照课程类别分别进行讲解。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由学校统一确定不做调整,学科基础课目前与学院协商确定不做调整。当前主要考虑的是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需要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来讨论确定。(图为高超主任介绍课程体系框架)随后,教研室的全体成员就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教研室教师给出了具体建议,讨论过程也参考了知名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本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提供依据。(图为人工智能教研室成员问题讨论)最后,高超对会议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明确了后期的工作计划。本次专业课程体系讨论的顺利开展,基本确定了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人工智能专业C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做了良好铺垫。



2022年4月11日下午,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检查的具体维度分别进行展开,参会人员为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副主任刘华敏主持。(图为会议现场)会议伊始,刘华敏针对期中教学检查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对部分材料的检查内容,教案常见问题、听课次数要求“N+2”课程学生学习笔记实施情况等进行重点说明。随后,教研室内部根据每位老师所带课程进行两两分组,互相检查本学期教学材料准备情况,并分别提出整改建议。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格式规范,教案中教学设计合理并能突出重难点,所有老师都能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听课,互相交流学习。(图为教研室老师检查现场)通过本次教学材料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熟悉了教学规范要求,加强教师对期中教学检查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规范性奠定基础。



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计算机协会于2022年4月10日下午2:00-4:00在博文楼S202教室举办2022学年零壹讲堂活动第一讲。本次零壹讲堂以洋溢IT风采为主题,周竹阳同学为本次讲堂主讲人。 (图为负责人周竹阳)“零壹讲堂”作为计算机协会为了服务同学们而开展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激发同学专业学习兴趣。本次活动中,周竹阳为同学们讲述了C++关键技术及相关算法,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积极做好课堂笔记。(图为“零壹讲堂”现场)活动最后,周竹阳也分享了比赛的参赛经验,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加计算机类专业比赛,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图为工作人员合影)“零壹讲堂”举办至今,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祝愿同学们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巩固活动所学知识,多多参与比赛,为校争光。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精神,为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加快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促进高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专业就业指导工作,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2年4月9日于博思楼S404教室圆满完成第十三届蓝桥杯省赛选拔工作,学院共38位同学参赛。(图为省赛比赛现场)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IT类学生赛事,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在内的1000多所高校学生参加。为了能在2022年省赛和国赛取得好成绩,学校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学院统一安排部署下,面向全校学生招募,并由学院算法竞赛教学团队为参赛选手提供场所、进行算法培训。为服务好本次比赛,赛前学院实验中心完成了对考试服务器的搭建和检测考试环境工作;比赛时工作人员严肃考纪,认真履责;赛后工作人员清点考场、整理数据上报。经过大家的努力,圆满的完成



为提高合格评估材料归档质量,规范企业实习过程管理,4月1日上午,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副主任程玉林、教务处实践教学主管陈兆安以及教务处姚瑶来到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进行实习材料规范检查工作,本次共抽取学院实习材料200余份,保证实习指导老师材料全覆盖。此次实习检查的还有各兄弟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图为检查现场)首先陈兆安围绕实习材料装档规范,对本次实习材料检查重点内容及标准进行宣贯,随后程玉林对在其他学院检查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补充,并强调各检查教师要认真态度完成此次实习检查工作。随后各检查教师针对学院实习材料进行了逐一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沟通和交流,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在企业实习质量检查表中反馈给学院。通过本次实习材料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了学院规范意识。学院在前期已经进行多次自查,对各项材料进行认真梳理并优化改进。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和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



2022年3月28日下午,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W303教室开展磨课活动,活动参与人员为软件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由副主任刘华敏主持。活动伊始,青年教师们依次磨课,对所教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目标、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简述,随即课程磨课。刘华敏副主任针对每一位教师的授课内容,依次提出相应建议,希望逐渐优化教学过程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图为各位教师磨课精彩瞬间)(图为刘华敏副主任指导)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缘自“苦磨”来。通过本次磨课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022年3月28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S201组织了第二轮磨课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果,更好地驾驭课堂,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本次磨课计划中的主要课程包含《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机器学习应用与实践》等,内容均为第九教学周授课计划。本次参与磨课讲述的老师有许凯、佘星星、刘剑琴、刘蕊、周慧慧、马春燕、杨静和张贵强,朱洪军、刘晴晴等其他教师列席学习。在磨课过程中,各位老师展示了各自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背景。(图为部分教师磨课时的精彩瞬间)磨课结束后,朱洪军老师分别给予点评,如讲授课堂核心内容与前导课程的关联、实验代码设计、课程重点内容划分等分别进行交流,活动气氛热烈而有序。通过磨课活动的顺利开展,让老师们更加熟悉课堂管理方法,对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育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更好地落实评建工作、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建立了基层组织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