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在博思楼 S205开展了“五说五讲——说专业”活动,与会人员为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刘华敏主任主持。(图为会议现场)刘华敏主要从专业建设概况、专业设置与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与实施、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专业的特色与亮点、本专业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等六个方面进行展开阐述。(图为刘华敏发言)此外,刘华敏讲述了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中4个培养目标、12个毕业要求、“2+1+1”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最后强调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解释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次“说专业”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青年教师对软件工程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强了教研室内部交流,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并深度参与合格评估工作,为学院合格评估工作奉献力量。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9-02
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8月25日,在博思楼N502多媒体教室开展驻校工程师磨课活动。本次磨课评委小组由学院二级督导尚敏教授、科大讯飞高级运营总监张涛老师以及现场教学负责人范玲红老师等组成。所有参与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授课的驻校工程师均参与本次磨课活动。 上午9:00磨课活动正式开始,所有参与磨课的驻校工程师依次从知识点回顾、师生互动、课程目标呈现、案例引入、知识点讲解与回顾等层面来有序呈现课堂45分钟教学活动,从课堂表现看,老师们准备充分,教学基本功扎实,课程教学呈现效果较好。(图为磨课现场)(图为评委与老师们互动交流)每次结束后,评委老师针对磨课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课程思政的引入等方面给出了改进建议。本次磨课活动的顺利开展,既展示了驻校工程师个人的课堂教学魅力,又彰显了学院驻校工程师团队积极学习、不断探究的严谨教风。在磨课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驻校工程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效营造教师间积极进取、相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8-29
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起始于2008年,由教育部高校与计算机相关教指委等或独立或联合主办,是我国高校面向本科生最早的赛事之一,大赛每年举办一次,以三级竞赛形式开展,校级赛-省级赛-国赛。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我校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推动赛事成果转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服务,对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我校自2015年参赛至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连续多年获计算机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教师多次获得优秀赛务工作者称号。(图为团队教师合影)(图为计算机设计大赛历年获奖数量一览)(图为学校及教师获奖证书展示)(图为教师及学生部分证书)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姜玮老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并荣获奖项。近三年指导学生共获得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国二4项、省一3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8-29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经过紧张激烈的多轮比拼,我校最终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及“最佳学校组织奖”。(图为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三等奖获奖名单)(图为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大赛“最佳学校组织奖”获奖名单)(图为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大赛“最佳学校组织奖”奖牌)据悉,“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为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培养软件产业高端人才,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学生的公益性赛事,自2012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大赛秉承“政府指导,企业出题,高校参与,专家评审,育才选才”方针,是全国软件行业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赛事。安信工学子积极参加此项国内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软件设计大赛,紧跟全国软件创新的风向标,并在比赛中获取佳绩,有力证明了学生创新开拓能力。近年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积极融入国家产教融合战略布局,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创新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8-23
2022年6月30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成功组织了2021-2022学年夏季小学期实训项目验收。本次实训项目验收采用课程组内部交叉评审,评审老师主要由驻校工程师和学院专职教师共同组成,2020级、2021级所有同学集体参与。(图为答辩安排)本次小学期相比以往的小学期,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结合博思智慧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成立班级评审委员会进行组内评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项目成果验收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随机抽取组内成员进行答辩,学生进行项目演示,老师就项目功能、项目创新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虚心向老师们求教,答辩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图为答辩现场)夏季小学期的开展,不仅是对小学期所学知识的总结,更是对学生团队合作的考验,把学生的日常学习推向了企业化模式,边学边练,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夏季小学期的结束也代表着另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再取佳绩。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7-05
为了更好地落实合格评估中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2022年7月2日下午13: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举行了团建活动。活动期间,朱洪军老师组织各位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交流的主题是“团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不同课程组建设的讨论,要求每位老师至少参与3门课程建设,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以及特长参与到不同的课程组中;最后对近期工作进行提醒,各位老师合理安排暑期研学计划,并提前做好申请。交流后,教研室组织了精彩的游戏活动,增进了各位老师之间的感情,在活动的尾声,计科教研室各位教师合影留念。(图为计科教研室合影留念)(图为计科教研室聚餐环节)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对专业、学院和学校的情况进行了积极交流,对合格评估的迎评促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展示了充分的信心。通过本次团建活动,提高了计科教研室教师之间的团队凝聚力,增添了学院师资发展的新动力,也促进了教师对合格评估工作的深刻认识,为更好地落实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7-05
为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法与课程挑战项目实施,创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2年7月3日下午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开展挑战项目实施及混合式教学分享活动,会议由教学副院长万家山主持,学院各课程负责人与青年教师参与此次活动。(图为分享活动现场)首先,万家山对此次分享活动进行简单介绍,目前C2022培养方案已经完成修订,方案中设置了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及混合式教学课程,为保证秋季学期挑战项目及混合式课程的顺利实施,邀请了先行试点的课程负责人进行分享;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高超主任针对《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挑战项目0)教学实施分享,并分别从课程资源建设、授课模式改革与挑战项目0实施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随后由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刘华敏就《计算思维导论(C语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教学实施进行了分享,分别从课程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模式、知识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体系等做出创新设计,并介绍目前课程取得相应成效等。最后各教师针对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2-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