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十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王啸楠教师团队凭借教学创新项目《基于“两树”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创新——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为例》,荣获全国二等奖,创下我校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 (图为王啸楠团队参加决赛现场)王啸楠团队提出的“两树”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该创新成果得到了大赛评委的高度认可,展现了我校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 (图为汪鑫禹老师汇报现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以AI技术为抓手,系统性推进教学能力革新。一方面启动“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工作坊等方式赋能教师智能化教学;另一方面组建院级青教赛团队,以“赛前集训-专家指导-反思迭代”模式强化实战能力,实现竞赛成果向日常课堂转化。此次获奖反映了学院在技术赋能+竞赛驱动双轨策略下的成效,为后续深化新工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图为



5月15日至16日,依托“数智教育实践创新联盟”,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在武汉大学举办。本次大赛以“创新引领,智驭未来——深化数智教育教学实践,领航数智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共享、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平台,有力推动数智教育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高校数智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图为汪鑫禹老师参加决赛现场)在激烈的赛事竞争中,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汪鑫禹教师团队脱颖而出。该团队凭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参与数智赋能教学应用赛道的比拼,历经多轮严格筛选与激烈角逐,最终凭借卓越的教学创新成果和出色的现场表现,荣获全国一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汪鑫禹教师团队教学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我校在数智教育领域深厚实力的有力见证。(图为汪鑫禹老师荣获一等奖颁奖现场(左三))(图为获奖名单)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生数智创造力的培养,积极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有效路径,全力打造师生数字素养培育与



5月14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正式启动。作为检验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次答辩共设立27个答辩小组,组织107余位专业教师参与评审,818余名毕业生依次进行答辩展示。答辩现场秩序井然,氛围严谨。在学生陈述环节,毕业生们通过多媒体演示、系统演示、数据分析展示等多种形式,清晰阐述研究思路、创新点及实践成果。在教师提问环节,评委围绕论文选题、技术实现、逻辑严谨性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学生们沉着应答,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学术素养。(图为学生答辩现场)各答辩小组教师严格把关,从选题价值、理论深度、技术可行性、论文规范性等维度进行全面评审,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助力学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答辩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学术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学院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成效。(图为教务处检查现场)教务处和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对答辩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答辩组织流程规范,答辩环节完整,时间控制、场地安排符合要求(图为教学管理人员检查现场)毕



为确保毕业答辩工作顺利进行,5月9日晚上8点,大数据专业教研室举行了一次线上专题会议,讨论并安排了2025届毕业生的答辩事宜。此次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柏琪主持,由教研室主任王雪梅强调了工作重点,全体答辩评审教师参加会议。 (图为线上会议现场)会议伊始,柏琪对本届毕业答辩的详细实施计划进行了介绍。根据既定安排,2025届大数据专业的112名毕业生将被分为四个答辩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位专业教师组成,包括一名组长和三名成员。分组方案充分考虑了教师的研究专长与学生选题的匹配性,以确保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均能获得与之专业相关的评审。王雪梅主任在会议上特别强调了答辩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她敦促各位教师迅速完成论文互审工作。在评审标准方面,王雪梅特别指出,论文的创新性、数据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实际应用价值应成为重点考察内容。评审教师需认真填写评分表,确保评分合理且有据可查,并及时在系统中完成分数的录入。在会议的尾声,各答辩小组针对实施细节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方案。毕业答辩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



为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面试环境,提升就业竞争力,近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依托 “AI 赋能.职击未来” 活动,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线下模拟一对一面试活动,为学生求职之路点亮明灯。活动启动初期便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在活动的第一阶段,学生们精心准备并提交个人简历,随后,方向班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班级学生的简历展开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教师们不仅从简历的整体排版、字体规范等格式方面严格把关,还深入挖掘学生个人经历,引导学生突出自身优势与特长。在教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对简历制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使自己的简历变得更加专业、更具竞争力。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模拟面试环节,由各方向班教师随机组成专业的面试团队,每场设置两个面试团队,每个面试团队包含三个方向的专业教师,确保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学生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面试岗位,被分配到技能匹配的面试会议室。模拟面试过程中,面试团队从专业技能、项目经历、基础知识、职业规划、软技能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考量。在技能考察方面,教师们针对计算机



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提供优质就业机会,近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邀请安徽飞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讯飞核心研发部开展校园招聘宣讲会,两场宣讲会分别在博文楼(A2)E301和N302同步举行。安徽飞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R经理梁瑞首先感谢了同学们的到来,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的组织构架、企业环境、发展通道以及本次招聘的岗位需求,为同学们了解企业打开了一个窗口。与此同时,讯飞核心研发部经理边舒达在另一会场为同学们分享了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从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岗位需求及用人标准等多方面进行宣讲,鼓励同学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图为讯飞核心要发部宣讲会现场)在宣讲会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自己所关心的职业发展、薪资福利等问题与企业进行了互动交流,边舒达与梁瑞认真为同学们一一解答。(图为飞数宣讲会现场)此次宣讲会不仅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对职场和企业的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



为深化学生对前沿技术的理解,助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2025年4月25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成功举办“CCF走进高校”活动之大模型、大数据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特邀CCF计算机应用专委陈学斌副主任和许保殿博士做主讲嘉宾。大数据专业教研室主任王雪梅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计算机协会全面参与了活动的筹备、宣传和组织工作,吸引了大量学生响应,报名人数远远超出了预期。 (图为讲座现场)讲座伊始,陈学斌以《大模型时代面临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新挑战》为题,结合自身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经验,剖析数据泄露风险与防护策略,并强调“技术发展需以隐私保护为基石”。随后,许保殿则通过《大数据赋能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享,展示数字化车间建设的落地成果,生动诠释“数据驱动制造”的行业趋势。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围绕数据合规、AI伦理、制造业转型痛点等提问,专家逐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图为互动提问环节)最后,王雪梅老师为两位专家颁发了感谢状,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分享。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于大数据与大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组织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开展了认识实习活动。(图为学生参观现场)在中国视谷芜湖产业创新馆,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在带领下,通过观看宣传片、现场技术讲解、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参观了“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工业智能检测”“智慧城市应用”等多个主题展区,并亲身体验了AI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和实际操作,同学们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智能制造、医疗影像、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图为学生合影)此次实习认知活动的圆满结束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生产活动的认知,还使学生了解到当前企业热门技术与专业岗位职责,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与专业的认识,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