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实验实践中心在博思楼(A6)S201开展双创分中心优秀项目评审会,实验实践中心赵林老师首先对本次评审会的主要目的和整体安排进行了说明,之后中心陈红艳老师就本次评审会的具体流程和评审办法进行宣贯。(图为会议现场)本次参与到评审的项目类别多样,有学科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共计12个项目。评审邀请了三位具有丰富项目研发经验的教师作为本次评审的专家。评审过程中,12个项目组负责人分别就项目基本情况、产品技术、未来展望、技术改进、项目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和演示,评委老师就项目背景、项目应用前景、技术创新点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根据项目整体情况综合打分,最终确定获奖名次。(图为现场答辩)(图为评选结果)(图为集体合照)本次双创实验室优秀项目的评审结果充分反映了入驻双创实验室的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后续学院将继续按照“以生为本,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双创分中心工作管理,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双创分中心自主发展的平台的作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对于“课程思政”这一理念高度重视,在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两者的协同育人是新时期“课程思政”理念的重要要求,更是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让老师更好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4月12日,大数据专业教研室在主任王雪梅的组织下,在博思楼S101教室开展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参与人员包括教研室全体教师,同时邀请了马克思学院思政教师张贤法与吕晓婷。备课活动包括教师课程思政案例分享和交流两个部分。首先由大数据教研室的全体教师进行所带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分享,课程有《数据结构与算法》、《专业英语》、《计算机系统导论》、《数据库系统》等,每位老师都很好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知识点中,思政元素涉及到公共道德、国家信息安全和理想信念等多个方面。如柏琪老师将数据结构中的队列与现实生活排队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做事要有秩序,先来先到,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程云老师通过蔚来汽车数据泄露的案例,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同时为了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2023年4月6日中午12点45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举行了课程思政分享研讨活动。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由主任谈亮主持,并邀请了马克思学院王来凤、黄可、吕晓婷三位教师进行观摩分享。首先谈亮提出了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紧接着郑昊、牛叶霞、张乐老师三位教师进行了思政建设案例的分享,郑昊老师从课程简介及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思路开始,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例,跟进课程目标延伸出重视师德规范、明确政治方向,强化专业伦理和学习理论,提升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并以相关案例着重介绍如何进行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入。张乐老师以《操作系统原理》为例,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融



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向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2023年4月8日9:00-13:00在博思楼S401、S402教室举行第十四届蓝桥杯省赛。(图为比赛现场)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全国性IT学科竞赛,已成为国内始终领跑的人才培养选拔模式和行业认可度最高的IT类科技竞赛。“蓝桥杯”大赛以“启迪思维,以赛促学,校企合作,选拔人才”为目的,竞赛题目以趣味性、知识性、工程型、技巧性著称。为了能在2023年省赛和国赛取得好成绩,学校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学院统一安排部署下,赛前安排专业教师和志愿者一起进行对考试服务器的搭建、竞赛环境安装调试、视频会议和赛场云视频录像调试、竞赛横幅和路标制作等准备工作,确保了赛点竞赛工作的正常进行。(图为选手认真看赛题)赛前,计算机协会志愿者引导参赛人员有序入场,在监考老师宣读完考试细则后,比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全心全意投入比赛中,



2023年4月7日下午,人工智能教研室在博思楼S201会议室顺利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实习材料检查工作会议。教研室主任高超首先对学校期中教学检查要求进行宣贯,按照学校要求,教研室内部对期中教学检查材料与实习材料进行内部互查,保证教学过程记录如五大件材料齐全。此外对教研室活动材料如教研室计划表、听课计划、博思平台使用情况、会议纪要情况、听课记录等材料进一步审查,确保符合要求。通过此次会议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通报,如教案缺乏教学后记、实习归档材料未盖章等问题。会议的最后高超主任还对实习延后、双周报审核、合格评估整改、思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提醒与强调。 (图为高超主任宣贯检查要求)通过本次会议的顺利开展,教研室教师将积极总结、改正期中教学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后续课程教学的改进。 (图为教研室内部对实习材料进行检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春季学期各班级的教风、学风整体情况,4月7日12:30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在A3博学楼N104开展22-23学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学秘书李京阳、学工秘书冷自永、学院教学管理和各班级班委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图为学生座谈会现场)座谈会开始前,冷自永指出此次座谈会旨在了解目前各班级在对教学、学风、实验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踊跃发言并提出宝贵的意见。随后李京阳分别就本学期参与项目制和混合式课程学生的学习任务体会、个性化晚自习开展情况、班级班主任指导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教风情况等方面开展交流,收集同学们的建议;同时,各位学生代表对教学平台建设、生活服务和校园管理等方面纷纷发表建议,参与座谈的老师们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回应。(图为学生代表发言)此次的学生座谈会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与学生间的沟通,对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的优化提升发挥推动的积极作用。



2023首届大学生算法大赛以中国电子学会为指导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为主办单位,报名时间为2023年02月15日-2003年3月31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激发大学生对算法编程的学习兴趣。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3年4月2日下午在博思楼S401教室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3首届大学生算法大赛。(图为大赛现场)本次大赛采用ACM赛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代码提交,由系统自动判题,可以实时查看排名。比赛模式非集中考试,参赛选手需自备考试电脑并实行双机位考试,同时,监考教师需在考点监考。此次比赛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比赛开始前,学院教师姜玮帮助参赛选手们解决电脑问题并指导正确进入考试窗口;比赛期间,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自觉遵守比赛规则,认真审查题目并严谨回答问题,面对涉及各类算法的10道赛题,选手们沉着应对、冷静思考,整场比赛有序不紊地进行。(图为选手们认真答题)怀理性之心,在兴趣中不断学习;守算法之序,在实践中锤



为进一步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创新,培养大学生们的计算机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协会于2023年3月29日13:00在博学楼成功举办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 (图为评委聆听汇报)参赛同学选用最前沿的技术手段并加以创新,设计出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图为工作人员提醒汇报时间)参赛者们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展现了大学生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创新能力。评委组成员表示,本届比赛参赛作品均体现出了高校学生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深厚素养和扎实基础,作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图为汇报人介绍作品) (图为评委提出问题)此次比赛不仅是一个展示创意和创新的平台,还是一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评委们对参赛者的专业知识、创新性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评估,同时,此次大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和探索计算机领域的机会,促进了大学生计算机设计能力的提高。 (图为工作人员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