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我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要求,实现教研室全体教师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升,人工智能教研室于5月19日14点在博思楼S201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排查会议。首先,由主任高超介绍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能会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具体为:教师未经教务管理系统,而私自进行调停课、在期末复习的过程中,为学生画重点或过多透露考试信息、在日常教学或带学生毕设和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收礼等触碰红线的情况。希望各位老师要严守底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图为人工智能教研室师德师风专项排查会议现场)然后,高超强调,我校目前对于上述存在的有违师德师风的事情,一旦发现,将做出严肃处理,需要老师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自查自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好教师形象。最后,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观念;2.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3.树立师德标兵,发挥引领作用。本次教研室专题会议使得



为响应学校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十四五”本科教育系统性改革的要求,人工智能教研室于5月19日14点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会议由副主任朱伟杰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首先由主任高超介绍了目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分课程的大纲在设定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情况;部分课程组的成员较少,且都属于青年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一方面资源不够,另一方面经验尚浅。围绕上述问题,人工智能教研室开展了教育教学的讨论。基于目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各课程组梳理课程体系,建立知识图谱而成立的虚拟教研室,高超指出,可借助虚拟教研室的平台,进行我校的课程资源建设。虚拟教研室所提供的资源不仅有大纲、课件、教案、视频还有梳理好的知识图谱,这些都能为后续课程建设提供很好的参考,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和提升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图为人工智能教研室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现场)对于虚拟教研室的引入,教研室全体教师表示赞同。同时,提出在教学



为响应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工作要求,交流项目化教学的经验,促进混合式与项目化教学实施,软件工程教研室于2023年5月17日下午12点50分在博思楼S205开展了“聚焦项目化教学 融合实践发展”为主题的项目化教学分享与研讨会议,与会人员为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此次分享人为汪鑫禹老师。会上汪鑫禹老师分享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介绍了基于两树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激发了大家对实践项目化教学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项目化教学实施经验分享与研讨现场图)本次研讨活动不仅让教师深入了解了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而且也推进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5月18日晚7点,由大数据教研室教师王玉堂和柏琪组织了一场关于“大数据专业学生实习与考研”专题交流会。交流会邀请了2019级的孙圣洋、雷锦茹、王杰和汪柯四位同学,分享他们在实习和考研中的经验。(图为专题交流会)孙圣洋和雷锦茹同学是安信工校联杭州亚信公司的实习生,他们在讲座中分享了在实习中的所学所得,实习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实习中,要注重积累经验,多与同事交流,学习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要保持谦虚和勤奋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两位同学还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要在实习期间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和目标。(图为实习生代表交流)王杰和汪柯同学则是大数据专业今年考研成功上岸的同学代表,他们在讲座中分享了在备考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方法技巧,并强调了考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醒大家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高分,建议大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和理解,同时也要有足够的练习和模拟考试。两位同学还分享了一些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比如适



为庆祝计算机协会成立八周年,5月13日下午,计算机协会顺利开展庆典活动,计算机协会全体成员参加,还邀请了计算机协会指导老师吴锦华作为嘉宾。庆典伊始,学生主持人赵书航介绍本次周年庆典的主题和目的,并向来宾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大会第一项,由吴锦华老师致辞并介绍了计算机协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过程的问题,相信协会未来将越来越好。吴锦华老师对过去工作中表现杰出的社员们进行嘉奖并给获奖社员们颁发了“最美计算机人”聘书。(图为社员领取证书)接下来是各部门带来的精彩表演及游戏环节,展现了计算机协会的青春活力与激情。在每个游戏环节,各部门成员团结一致完成游戏活动,增强了社团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图为各部门成员一起做游戏)在周年庆典的最后,吴云龙会长发言感谢协会全体成员的到来以及对协会的支持,并表示协会将继续为学生们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希望计算机协会在之后的日子能更上一层楼!接着,由会长与协会成员们一同切蛋糕,庆典在欢声笑语中顺利结束。(图为吴云龙为各部员切蛋糕)此次周年庆典的诸多活动不仅增强了各部门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于5月5日借助腾讯会议开展了科研工作分享研讨会。会议由副主任朱伟杰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图为会议现场)首先,程菲老师分享了自己三十多年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积累的经验。程菲老师详细地分享了自己撰写论文的步骤,从确定题目、到绘制图表、撰写材料和方法再到最后的完善优化。此外,她还提出了一些论文发表的要点和建议,如论文必须有新的发现、好的文章需要不断修改、选择1-2个自己擅长且有兴趣的领域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尽可能发表高级别的论文,在研究和论文撰写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等。接着,教研室主任高超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学校希望老师们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与学校的科研工作相结合,找到数字化、智慧教育和智慧制造这三个方向中适合自己的研究点,从而在这些方向上集中发力,完成相关的科研工作。同时,学校也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特别是校级和更高级别的项目,学校也为这些项目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资



毕业论文(设计)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教字〔2023〕56号文件)要求,5月13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本次毕业答辩分为29个答辩小组,参与答辩评委教师110余人。精心部署,耐心进行答辩前准备为保障本次答辩工作顺利开展,学院于5月7日晚上19:00召开答辩工作专题会议,全体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参会,会议采用线上的形式,由学院教学秘书李京阳主持。会上,李京阳根据学校要求,首先对整体工作计划安排进行说明,指出在各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的每项工作。接着阐述了答辩前准备工作和答辩资格的要求、论文检测查重基本要求、具体流程、教师评阅与互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梳理,特别强调学生查重几点注意事项以及教师评阅的侧重点。随后介绍答辩具体流程以及材料归档要求。(图为答辩前线上会议)在小组答辩前,学



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培养大学生科普与科学素养,引导同学们加强创造,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推进知识产权建设,帮助同学们解决专利相关问题,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3年5月11日19:00-21:00在博雅楼(A1)举办专利撰写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计算机协会科创部部长郑祖岚为主讲,吴锦华老师通过线上进行指导。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知识产权推动创新,科学技术推进文明。讲座伊始,郑祖岚介绍了即将到来的第十二届芜湖市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详细讲解了专利说明书的构成,重点强调了专利创新的目的和说明书中格式化语言的运用。吴锦华老师针对专利大赛的历年参加情况进行说明。(图为介绍芜湖市专利大赛)随后,郑祖岚主要从如何撰写专利的申请文件与如何挖掘身边的专利这两个层面,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专利方面的相关知识,并指出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同学们了解了三种类型专利的申请流程及申请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此鼓励学生不断掌握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