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2025年6月3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在A6教学楼S205会议室围绕“人机协同”这一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主任刘华敏主持。(图为软件工程教研室教师参会情况)刘华敏率先分享了“人机协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的主题内容。她从模式框架、实施策略、技术支撑、教师转型及效果评估等多维度展开阐述。模式框架:人机协同模式下,人类与AI分工明确。教师负责创新、决策等高阶任务,展现智慧与创造力;AI则承担数据处理、个性化推荐等重复劳动,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该模式与混合式学习深度融合,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实施策略:涵盖课前智能准备、课堂人机协作、课后精准巩固三个阶段。课前,通过智能手段做好教学铺垫;课中,人机高效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后,精准巩固知识,助力学生成长。技术支撑:运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精准捕捉学生阅读思考焦点,分析注意力分布。借助语音情感和课堂专注度分析,判断学生情绪状态,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教师转型:教师需提升数据素养、教学设计及干预能力,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难题,发挥引导作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6-09

4月至5月期间,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习招聘宣讲会,邀请到包括芜湖百得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仕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众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奇创机器人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安徽飞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上海迈科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讯飞核心研发部、东软集团、合肥阳光雨露、安徽星草帽、安徽百得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亚信科技、浙江皮皮虾网络科技、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泰安聚星、华为慧通、广州仕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数点科技公司、浙江宁波鑫程程鑫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安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1家企业相继到访。此系列宣讲活动主要面向2026届学生,旨在为其开启实习与就业窗口。(图为院领导与企业代表交流)(图为宣讲会现场)宣讲活动自4月已拉开序幕,芜湖百得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仕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率先走进校园,为26届学生带来了实习机会。5月,宣讲会进入密集期,其余企业陆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6-04

2025年5月23日至25日,2025全国高校程序设计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等权威单位联合主办,汇聚了众多高校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图为大会现场)大会聚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围绕课程思政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教学经验交流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全面提升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计算机教育创新发展。(图为颁奖现场)在大会的激烈角逐中,学院教师刘华敏、宋卫卫、孙晶晶、钱鸣静、万海霞五支团队精心打造的实训案例,凭借其独特的创新性以及显著的实践价值,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全部荣获一等奖。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学院在该赛事中的历史纪录,更是彰显了学院在程序设计教学研究、课程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领先水平。学院将以此次佳绩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改革,为计算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6-03

近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顺利完成大三各方向实训项目验收工作,此次验收涵盖 Java 开发、前端技术、智能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软件测试等多个热门专业方向,涉及上百个实训项目,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实践教学领域的扎实成果。(图为答辩安排)在实训项目推进过程中,学院依托 PBL 项目化管理平台,对项目过程文档进行精细化管理。该平台为师生搭建了高效沟通与协作的桥梁,从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到开发实施,每一个环节的文档都被完整记录与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开发过程透明、可追溯,为高质量的实训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验收工作采用方向班老师交叉评审与学院老师共同参与模式。验收现场,评审团队针对每个班级学生的项目进行严格评审与答辩考核。在答辩环节,学生们化身 “项目负责人”,通过精心制作的 PPT 与配套视频,以图文动态结合的形式,从项目背景、技术架构、功能实现、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呈现,并同步演示视频实操效果。面对评审老师提出的专业问题,答辩同学从容应答,充分展示项目成果。老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5-30

2025年5月23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22级大三春季学期实训课优秀项目展示活动在A3N308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中,各方向班以严谨态度,从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应用价值、完成质量等多维度考量,优中选优,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与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合计16组项目参与本次优秀项目展示,为学院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技术盛宴。展示活动现场,由大数据教研室主任王雪梅、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朱伟杰、产业学院主管刘剑琴、资深双师型教师张淮、汪大卫等老师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以严苛标准和专业视角,对每个项目进行深入评估。优秀项目团队代表化身 “技术代言人”,借助生动的 PPT讲解、流畅的项目演示视频,将项目亮点娓娓道来。从攻克的技术难题到实际应用场景,全方位展示项目成果。评审老师们专注聆听,根据展示内容中感兴趣的部分与学生团队展开深入沟通交流。在问答互动中,进一步挖掘项目背后的技术逻辑与创新思路。展示结束后,评审团结合项目展示、现场问答等环节,综合打分,为优秀项目评奖提供公正依据。(图为优秀项目现场展示)最终《智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5-30

为扎实推进学校微专业建设,精准对接学生发展需求,5月26日14时,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在博思楼A6S205会议室举行数据标注微专业开班仪式。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孙怡川,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戴平,副院长朱洪军以及院长助理高超参加仪式与微专业学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图为开班仪式现场)程玉林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开设微专业的背景与意义。他提到,在科技快速发展、产业不断变革的当下,微专业建设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务实举措,目的在于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图为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发言)戴平着重指出,微专业将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作为教学重点,致力于强化学生的数据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高超对《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进行了细致解读。他聚焦学生普遍关注的课程设置、学分认定、教学管理等核心问题,逐一给予清晰明确的说明,让学生们对微专业的学习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5-28

5月24-25日,由安徽省计算机学会主办、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承办的第七届江淮信息技术发展论坛在芜湖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智融江淮、慧聚芜湖”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技术领域,旨在推动区域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积极组织学院师生参会学习,深度参与了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图为现场颁发协办单位感谢牌)本次论坛汇聚了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顶尖智慧。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邬江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天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国平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热点议题,发表了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主旨报告和专题演讲,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实践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深刻的行业洞察。(图为论坛现场)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学院高度重视本次论坛的学习交流价值,由副院长戴平亲自带队,组织了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5-27

5月8日晚,由大数据教研室负责的《数据库系统》课程组成功举办了本学期第二次线上集体备课活动,探讨了课程设计大作业的注意事项、实施细节及考核标准。此次活动由教师程云担任主持,全体授课教师均积极参与。《数据库系统》课程已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其中第三个教学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外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将本课程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各小组需选定一个项目,合作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环节。在项目实施和数据库编程阶段,学生应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确保数据库中的库名、表名包含个人姓名的缩写,表内数据体现个人标识,并且数据库编程功能需体现个性化差异。之后,每位学生需填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并制作一份汇报PPT。在答辩环节,随机抽选一名代表小组进行答辩,获得小组互评评分,教师再评阅每个人的报告给出个人分数。最终分数将由互评分(占40%)和教师评分(占60%)综合得出。鉴于课程组中有新教师对这一流程和要求尚不熟悉,故而组织了本学期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分阶段严把质量关,强化过程管理  首先,程云老师系统梳理了课程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