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随着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探索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尤其是在了课程教学中如何高校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2024年3月28日上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教室开展了一场主题为“AIGC教改研讨分享”的活动,旨在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优化教学设计,本次研讨活动由主任谈亮主持,教师韩慧慧进行汇报分享。(图为谈亮主持会议)首先,谈亮主任强调了AIGC教改研讨分享活动的目的在于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探讨这些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随后,韩慧慧老师进行了《基于星火大模型支持的计算思维导论课程教学》的分享,主要从星火大模型简介、课程教学方案、课程教学设计、过程效果对比、使用星火感受反馈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随后又进行了《基于星火大模型支持的Java课程教学》的分享,主要Java课程简介、课程教学方案、大模型给编程带来的挑战、Java课程改进进行阐述。分享结束后,教研室进行了积极的讨论,都收获颇丰。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08

为统筹推进学院年度组织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2024年重点工作要点,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的引领作用,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4月1日下午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举行了春季学期教研室专项工作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执行院长周鸣争、教学副院长万家山、科研副院长朱洪军、各专业教研室主任、驻校工程师负责人及学院各主管等。(图为与会人员)首先,周鸣争对本次的会议内容及目的进行介绍,随后万家山对学院教学年度组织目标进行介绍,对于学校的新教师分层分类考核的体系进行介绍,本年度各教师年度目标对标学院年度工作并由教师个人自行提报,同时针对教改类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进行了相应要求,希望教研室积极开展具体工作。(图为万家山针对教学工作进行交流)随后,朱洪军对2024年度科研工作内容进行了同步,希望教研室能结合具体工作协调教师开展,学院也将会组织开展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为教师做好服务。(图为朱洪军针对科研工作进行交流)最后,周鸣争对学院2024年度的组织目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03

2024年4月3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网络工程教研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讨论会,聚焦大二春季学期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设计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此次讨论会旨在将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网络编程的同时,深入思考技术背后的伦理道德问题。讨论会由网络工程教研室的教师宋卫卫主持,她强调了网络编程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编程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更要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后续宋卫卫详细讲解了此课程思政设计的目的、如何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中浸润式地融入思政元素,并且结合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实现多角度开展思政教育,希望通过此次讨论会,能够引发学生对网络编程中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成为既有技术实力又有道德担当的优秀网络工程师。(图为教师讲解课程思政设计教学案例)讨论会上,教师们围绕“网络编程与道德责任”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网络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03

为全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水平,扎实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举措落地,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4年4月1日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顺利开展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学院课程交流活动,会议由教学副院长万家山主持,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学院院长周鸣争、教学管理人员及负责和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同时也邀请了讯飞AI课堂平台的负责人参会。(图为会议现场)会上,万家山首先对学院2024年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及要求进行了介绍,要求专业核心课程的负责人要对标101计划中的课程标准,教改类课程各位老师要对标学校要求开展建设并形成典型课程教学案例,同时要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随后,由讯飞AI课堂平台负责人对于平台的主要功能进行介绍,对于平台支撑学院基于两树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现场交流。(图为万家山主持活动)(图为周鸣争总结)紧接着,周鸣争对于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了强调,希望课程负责人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保证课程建设达标,对于平台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同支撑团队保持沟通;随后,程玉林进行了交流总结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4-03

为进一步加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24年3月20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举办了课程建设分享与交流会,参会人员包括软件工程专业全体教师,会议由主任刘华敏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正式分享前,刘华敏主任对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WEB前端开发技术Ⅰ》和《机器学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来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内容要紧跟行业发展,课程组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图为刘华敏主任讲话)随后,窦慧敏、李华老师分别就《WEB前端开发技术Ⅰ》和《机器学习基础》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们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利用在线资源和开放平台提高教学效果等。 (图为窦慧敏老师、李华老师进行分享)在讨论环节,教研室各位教师进行自由分享与交流。刘主任邀请了侯荣涛教授、钟志水教授、张宝老师、宋卫红老师等授课教师就近期上课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3-29

为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人工智能教研室于3月13日举办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融合研讨会。会议旨在响应学校关于“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和成果展示”活动,鼓励教师深化教学基本功,推动教学创新和改革。教研室主任高超介绍了学校的活动细节,并分享了教研室在课程思政融入设计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计划与成果。此次会议也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将思政教育合理的嵌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图为高超主任介绍近期有关思政建设的活动)教研室讨论了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需要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来挖掘思政元素,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来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同时需要建立思政要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考核中。(图为教研室老师讨论课程思政融入方法)最后,高超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再次强调思政建设与课程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思政的有效融入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3-25

为确保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需求明确,推进学院实验室建设有序进行,学院实验实践中心于3月14日下午在博思楼S205室举办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评审会。此次会议邀请了三位专家担任评委: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一鸣;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兼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雏清;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联网教研室主任章平。参加评审会的还有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教务处实践教学主管陈兆安、计算机(大数据)学院院长周鸣争、副院长万家山,以及学院教科研秘书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网络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图为专家评审会现场)评审会开始,副院长万家山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专家评审会的目标,并报告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及其基本情况。随后,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张海民详细汇报了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前期调研以及实施方案,并阐述了建设该实验室的初衷与目标。听取汇报后,专家评委们对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前期所做的详尽调研给予了肯定,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3-18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能力,促进AI领域交流与合作,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2024年3月13日下午14:00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博文楼(A2)S202举办“智能创新马拉松”知识竞赛。本次竞赛汇聚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参赛者们,他们坐在电脑前,专注的盯着屏幕,快速的敲打键盘。面对电脑上的题目,即使各位参赛者是有备而来,但仍旧遇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监考老师明显能感受到参赛者脸上的紧张,陆陆续续有同学提交了试卷,随着分针的不断转动,比赛顺利地结束了。(图为比赛现场)主办方对于获奖同学准备了相应奖品,同学们参加这次比赛并不是为了争名次、夺荣誉,而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比赛的真正价值在于参与和体验,而不仅仅是体验。本次比赛让参赛者们学会了如何以沉着冷静的方式应对挑战,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图为集体合影)“智能创新马拉松”知识竞赛虽然已经圆满落幕,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它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检验成果的平台。本次竞赛也推动了研究性教育的展开,营造了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助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