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6月5日上午,软件工程教研室成功举办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刘华敏主持,她深入分享了基于“两树平台”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经验。刘华敏鼓励教师们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为刘华敏主任分享)首先,刘华敏介绍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内容,以及示范课程的建设过程。她强调了构建主题知识树和项目实践树的重要性,这两者是“两树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接着,她分享了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资源,以更好地支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后,刘华敏提到了AI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应用,这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她鼓励教师们拥抱技术,利用人工智能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个性化支持,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图为全体老师参加会议分享)此次分享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策略,还激励他们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刘华敏在讲座中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7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6月5日,人工智能教研室在博思楼S201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AI赋能的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高超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出席,核心议题围绕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本科教育的系统性改革,以及如何构建和实施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展开。会议开始,高超主任对议题背景进行介绍。随着国内各大高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探索,学校为紧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学校决定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以替代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图为高超介绍会议主题背景)然后,吴定安老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课程内容和目前的建设进展。该人工智能通识课将重点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相关领域算法和应用效果,并使用AIGC技术落地实施图像、视频和办公材料的生成。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相关领域的算法和应用效果,并具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后,参会教师围绕课程建设内容进行讨论,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7

2023年11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与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联合举办研学活动,不仅为该校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学子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亦是该校联合芜湖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前沿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一环,这对于进一步为全市工业企业赋能,具有重要意义。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于2022年9月1日,在安徽省及芜湖市政府的指导下,依托“1+2+N+M”体系(1家牵头企业科大讯飞+N家合作企业+M个产业领域方向)和2个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正式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并完成首届招生,目前已经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280余名。近年来,该校以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为载体,积极贯彻落实《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结合企业真实用人需求,依托科大讯飞为牵头企业,与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瑞信软件公司、芜湖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知名企业,建成人工智能软件测试、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智能软件系统、工业应用软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4

2024年,在福建高博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学术活动中,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和浙大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数智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我校在此次评估中荣获佳绩,荣获B-评级,这一成绩是对学校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实力和水平的充分肯定。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将大学生学科竞赛融入日常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优化学科竞赛体制机制、加强竞赛指导培训、推动竞赛团队阶梯化、作品成果化,学院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过去的2023年度,学院累积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06项,全院学生参赛覆盖面85%以上,年参赛人次达12000余人次。(图为学生参加计算机类比赛)(图为指导老师为参赛选手做赛前指导和训练)计算机设计大赛实现国赛一等奖突破在2023年,我校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13

为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深对专利相关知识的了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计算机(大数据)学院22级大数据专业于6月02日19点在博文楼(A2)E301举办了一场专利撰写经验分享会,旨在提升学生的专利撰写能力和创新思维。(图为王玉堂老师和鲍家朝老师分享经验) 本次专利撰写经验分享会由学院教师王玉堂和鲍家朝担任主讲。会议伊始,王玉堂老师从专利的基础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到创新点的发掘、文献检索的技巧、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要点,以及专利申报的详细流程,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的专利知识体系。王玉堂着重指出,专利撰写不仅要突出创新性和技术性,更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条款,这对于提高专利的授权率至关重要。随后,鲍家朝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专利绘图上的经验及技巧。他强调,精确的图纸对于专利文件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清晰展示发明的结构和功能,还能有效辅助审查员理解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从而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主讲老师们还现场演示了几种常用绘图软件的操作技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兴趣。(图为全体合影)本次专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07

6月5日上午,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顺利开展期末教学工作布置会,主要是毕业设计归档、期末监考、期末考试阅卷归档注意事项、教师上半年度总结及规划等内容。会议由主任刘华敏主持,全体教研室老师参加。(图为会议现场) 刘华敏首先强调了毕业设计材料归档的重要性,要求各指导教师严格按照学院规定的时间完成毕设材料的收集和提交。接着,针对期末监考工作,刘主任详细解读了监考注意事项,确保所有监考教师明确职责,严格执行考试纪律。此外,关于期末阅卷工作,会议要求所有教师公平、公正地批改试卷,保证评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图为刘华敏主任展示)随后,刘华敏回顾了教研室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对于下半年的计划,刘主任希望各位老师能积极参与学院的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申报、课程建设等工作,特别是课程负责人要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图为刘华敏主任解读示例)本次会议不仅为即将到来的期末工作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07

近日,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承办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高级)培训班顺利完成了为期数周的高强度培训,并成功举行了结业鉴定考试。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学员在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的高级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图为相关人社局领导巡考)(图为学员实操鉴定考试现场)本次培训班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员,他们在资深讲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编程语言到高级算法设计等多个方面,使学员们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编程实力。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师们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学员们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紧密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结业鉴定考试是培训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检验了学员们的学习成果,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本次鉴定考试内容严格遵循国家职业技能资格标准,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编程操作两部分。学员们在考试中展现出了高水平的编程技能和扎实的理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05

2024年6月4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思想大讨论会。本次思想大讨论旨在瞄准市场行业需求,深入探讨计算机类专业方向设置及内容的优化。参加本次思想大讨论的有执行院长周鸣争,副院长戴平、万家山,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学院各级主管以及驻校工程师团队各方向主要负责人等,讨论会由万家山副院长主持。(图为万家山主持会议)汇报环节,首先由双师团队围绕前期准备的调研情况进行整体汇报,主要结合招聘网站岗位、往届毕业生、企业走访、国家白皮书等方面的调研情况进行展开。随后刘良琨老师结合鸿蒙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调研情况进行补充汇报,最后朱宁老师结合汽车行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进行汇报。(图为教学思想大讨论交流现场)(图为会议现场)讨论环节,参会教师围绕各专业方向设置及开班数量、技术内容更新、未来就业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细致讨论,特别是新开设方向的开设可行性进行了重点分析。戴平在讨论结束后,希望调研团队增加实习基地相关岗位调研,特别是实习走访、麦可思报告中企业对学生的反馈问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