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于2024年11月8日至10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本届年会以“海纳百川·智见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26所高校的17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共同探讨和展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成果。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荣幸受邀参加此次盛会,由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高涛担任领队,计算机(大数据)学院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团队共赴成都参与此次盛会。在众多参展项目中,我校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学生团队的“运之新,动之便——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下的智能无人搬运装置”项目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年会改革成果项目展,成为安徽省民办高校唯一入选项目。(图为参加年会照片)该项目的入选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高度重视。在项目展示交流环节,高涛亲自指导项目展示的各个环节,并积极向与会的专家、评委以及兄弟院校推介,项目以创新设备为主系统的物流运输分拣新模式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图为高涛现场指导项目展示照片)年会期间,还举办了“新时代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论坛”,汇聚了各大高校创新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1-12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流程,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通知》(教字〔2024〕132号)的相关要求,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近日圆满完成了24-25学年秋季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此次检查覆盖了学院所有教研室的专任教师、驻校工程师及外聘教师,针对教学材料准备、实验教学实施、教研室活动规划、课堂教学改革、教风学风建设以及企业实习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学院自查互查工作严谨有序2024年10月28日至31日期间,学院各教研室积极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的自查互查工作。第一阶段采取配对互查方式,确保检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第二阶段则由学院教学管理团队进行随机抽查,二级督导全程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检查力度。在此期间,各教研室通过自查互查,不仅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还积极借鉴他人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各教研室还召开了期中教学检查与课程建设交流会,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改革方向,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各教研室结合自查情况撰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1-09

为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中思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提升教师们的教学质量和思政教育水平,计科教研室于2024年10月30日中午在博思楼N305教室组织开展了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经验分享活动,参会人员为计科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谈亮主持。首先,谈亮主任强调了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他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课程思政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尤其是新老师,要尽快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提升。随后,沈琼老师进行了《单片机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分享,强调了思政元素的融入,通过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主题,结合单片机应用案例和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图为沈琼老师分享)韩慧慧老师在《计算思维导论(C语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强调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计算机技术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提升他们的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1-08

2024年11月6日,人工智能教研室于A6S201会议室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反馈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高超主持,旨在全面反馈和整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议伊始,高超主任详细反馈了期中教学检查的意见与整改措施,涵盖了大纲、教案、授课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作业发布等问题。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确保授课计划表与实际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博思平台布置实验的名称应与大纲保持一致,同时同一课程组的作业次数也需保持基本一致。 (图为高超主持会议)此外,会议还深入讨论了关于项目制和混合式课程立项的相关事宜。高超主任明确指出,已立项的项目制和混合式课程需提交包括课程设计、大纲、计划、课件、教学实录及总结报告在内的完整材料。随后,各位老师商讨并确定了实习答辩名单、答辩时间及答辩分组安排。 (图为教师交流现场)会议最后,高超主任与教师们共同依据各自的听课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例如,许苏魁老师就如何帮助大一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思维提出了见解,而吴定安老师则针对人工智能专业方向课难度较高、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展开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1-08

在全球教育领域不断探索人工智能(AI)教育的今天,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近日在博思楼S205会议室组织了一场针对全体教师的专项学习活动,积极研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24年发布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和《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旨在提升教师对AI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进而推动学院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会议由副院长朱洪军主持,副院长(主持工作)戴平、副院长吴锦华、党总支副书记潘经健及全体教师参会。(图为研讨会现场)本次活动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基于二维矩阵模型,提出了涵盖四个能力层面和三个能力等级的12个能力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这些模块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还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思维方式、人工智能伦理、技术和应用,以及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图为朱洪军主持会议)随后,教师们转向《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探讨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应具备的五个能力层面: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观念、人工智能伦理、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0-31

近日,在合肥奥体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声博会暨2024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中,我校表现优异,共有四支队伍参与了“1024开发者大赛”。其中,三支队伍成功入围八强,并有两支队伍在AI技术助力数字农业振兴赛道中分别荣获亚军和季军。在颁奖典礼上,我校参赛团队受到了表彰,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在姜玮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青云直上”团队在“1024开发者大赛”中表现卓越,荣获AI技术助力数字农业振兴赛道的亚军。与此同时,由姜玮老师指导的另一支团队“青耕智源”也取得了亮眼成绩,赢得了该赛道的季军。这两支队伍不仅在线下的颁奖典礼上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还收到了第七届世界声博会暨2024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的嘉宾邀请函,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育人成果。  (图为线上八强答辩) 科大讯飞作为国内外知名的人工智能领头羊,其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此次参观的团队由两支参加线下活动的优胜者组成,他们在一系列挑战性任务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参观过程中,两支队伍的成员不仅亲眼见证了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0-28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近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实习就业办主任司鸿毅前往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并参加了在杭州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图为实习就业办主任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合影) 在走访过程中,实习就业办主任司鸿毅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企业的业务布局、发展现状、人才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图为人才市场招聘会现场)10月19日,招聘会现场各招聘代表齐聚一堂,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岗位选择。实习就业办主任司鸿毅积极与企业招聘代表沟通交流,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情况。 (图为走访现场)通过此次实地走访,学院不仅深入了解了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形式,还拓宽了与企业的合作渠道,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0-28

为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浓厚社会氛围,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秉持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组织师生参加了2024年安徽省工业大数据算法技术技能大赛。学院师生齐心协力,积极备赛,我校共有6名学生和2名教师报名参加比赛。在教师姜玮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胡世伟和朱耿键团队荣获省级“三等奖”一项。(图为所有参赛选手合影)为了确保参赛队伍能够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我校特别组织了一次前往安徽工程大学的集中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师生们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除了理论学习,还安排了丰富的仪器实操环节。在实验室里,师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从基础操作到高级应用,逐步掌握了各项技能。同时,专家们还现场指导,解答了师生们在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大家对仪器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大赛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省妇女联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