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11-14
11月12日14时,计算机学院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第二期)暨AI应用层(专业知识与能力)第三期培训工作于A3S302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院长助理万海霞主持,特邀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朱伟杰老师,带来一场题为“人工智能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案例撰写专题讲座。

(图为朱伟杰进行案例分享)
在讲座中,朱伟杰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案例编写准备、撰写技巧以及获奖心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享。他从案例的价值与定位、优秀案例的灵魂、五模块黄金骨架以及让案例活起来这四个关键维度展开详细介绍。
朱伟杰首先强调了案例的重要价值与精准定位。他指出,案例不仅是学院内部沉淀教学经验、优化专业建设的有力工具,能够将教学实践成果转化为可广泛传播的知识资产,还能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例如在教研项目申报和教学成果申报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从对外展示的角度看,案例更是学院成果展示、申报外部项目、专业评估以及专业推广的重要载体。
对于优秀案例的标准,朱伟杰明确提出应具备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可复制性四大特质。他进一步阐述,一份优秀的案例需要深入剖析案例背景与痛点,精准总结案例模式,详细描述核心举措与实施过程,并以建设成果和对应的数据作为有力支撑,最后还应包含深刻的总结与前瞻性的展望。
在如何让案例更具生命力方面,朱伟杰着重指出,要避免普通案例常见的“空泛无特色”、“举措成果脱节”、“数据模糊”等问题。他建议,在撰写案例时,应充分考虑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巧妙运用专业术语,展现专业深度;同时,通过可视化呈现方式,增强案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图为讲座分享现场)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计算机学院教师在案例撰写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借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AI教学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案例分享环节束后,为切实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扎实推进优秀案例撰写工作,参训教师们迅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投入到案例撰写的筹备阶段。各小组内部成员积极交流、集思广益,围绕案例选题展开探讨,为打造一份高质量、高水准的优秀案例筑牢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