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详情页
安信工“红芯赋能·数字筑梦”2025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8-0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8月3日至6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芯赋能·数字筑梦”实践团在指导教师宋卫卫的带领下,走进池州市贵池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科技普及、文化传承、服务基层等多个领域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校社共建搭平台,协同育人启新程

8月3日上午,在秋浦街道孝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指导老师宋卫卫与社区联合举行“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秋浦街道、孝肃社区及社会组织联合会相关负责人王书记出席。双方围绕退役军人服务、基层治理等话题交流,达成合作共识,明确基地将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助力社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校社资源共享、双向赋能,为后续志愿服务与调研活动的持续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20.png

(图为双方进行揭牌牌仪式后的合照


科技启蒙进暑托,点亮少年AI梦

8月4日上午,实践团走进秋浦街道孝肃社区暑托班,开展人工智能科普课。主讲人张昕婉以充满童趣的提问——“大家知道生活里藏着哪些‘聪明的机器小伙伴’吗?”瞬间点燃孩子们的热情。“我家的智能音箱会唱儿歌!”“去超市,自助结账机‘刷刷’就能付款!”“手机导航能带着找路!”…… 孩子们踊跃举手,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兴奋,从智能家电到公共服务场景,生活中的AI应用被一一挖掘。

张昕婉趁热打铁,结合孩子们熟悉的智能音箱、自助结账机等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这些‘聪明’的机器呀,就像在‘悄悄学习’,通过听、看,记住大家的需求,然后帮我们做事 。”把抽象的AI“学习”原理,转化成孩子们能理解的“悄悄学本事”,让技术不再遥远。宋卫卫则接力开启趣味共读环节,讲述“机器人小AI帮迷路小猫回家的故事,巧妙融入图像识别、路径规划等AI知识。孩子们跟着朗读,为小AI的“厉害”欢呼,也在故事里把AI功能记得更牢,一颗颗科技探索的种子,悄然种下。


图片21.png

(图为志愿者授课场景)


慰问老兵与党员,聆听岁月奋斗声

84日下午,实践团在孝肃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展老党员与退伍军人走访慰问活动。实践团成员带着慰问品走进老人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身体状况和生活近况,用真诚关怀传递青年敬意。交流中,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年轻时响应党的号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故事,朴实话语中展现出党员在艰苦条件下带头攻坚的先锋本色;退伍军人则分享了部队生涯中的峥嵘岁月,从日常训练到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生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奉献。

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先辈故事,在互动交流中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大家表示,老一辈的奋斗历程与精神品质令人深受触动,不仅感受到了温暖与敬意,更从中汲取了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担当。


图片22.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党员亲切交流的场景)


文创电商深交流,文化传承赋新能

8月5日上午,实践团走进当地书画文创店铺,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电商直播创新运营经验。负责人分享从选品策划到流量运营的全流程,实践团成员聚焦直播脚本设计、互动提升、受众拓展等关键问题提问。在交流中,成员们认识到传统文化产业电商直播创新,不仅是销售模式变革,更是文化传承新途径,为后续助力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片23.png

(图为店内文创产品陈列及直播场景相关展示)


走进古色古香的书画文创店铺,实践团成员瞬间被浓郁的文化氛围包围。笔墨纸砚整齐陈列,书画作品散发着艺术气息,还有创意文玩点缀其间。企业负责人热情招呼,拉开电商直播交流的序幕。“做传统文化电商直播,得让老物件‘说’新故事!”负责人分享经验,“就像咱们的书画周边,直播时讲讲背后的历史、工艺,年轻人就爱听,也愿意买。”


图片24.png

(图为实践团与店铺负责人围坐交流场景)


实践团成员围坐倾听,不时抛出疑问:“怎么平衡文化讲解和卖货?”“年轻人喜欢啥样的文创设计?负责人结合自家店铺爆款案例耐心解答“文化是魂,得讲透。”这场交流,让成员们明白,文创电商直播不只是卖货,更是用新方式传承文化。实践团成员表示,要把学到的“文化+电商”思路,融入后续实践,助力传统文化“潮”起来、“活”下去。

瞻仰英魂纪念碑,传承红色赤子心

8月5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当地革命英雄纪念碑开展瞻仰缅怀活动。成员们身着红色志愿服,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整齐列队,低头默哀,追思革命先烈。随后绕碑一周,瞻仰铭文与浮雕,重温那段烽火岁月。最后,全体成员重温誓言,表达传承红色基因、肩负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在红色精神洗礼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片25.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革命英雄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芯赋能・数字筑梦”实践团的暑期“三下乡”之旅,跨越科技科普、校社合作、文化探索、红色传承与人文关怀多个维度。成员们在基层土壤里扎根实践,既给社区、群众带去知识与活力,也让自身在服务中成长。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实践,让青春在一次次“向下扎根”里,绽放更亮的光,为社会发展持续注入青春动能,书写更多“以实践赋能,以青春报国”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