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睿,男,汉族,共青团员,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担任校学生会轮值主席、团委下设实践部部长,班级副班长。荣获2023年与2024年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个人,2023年一起云支教执行专员、2024年青春芜湖宣传大使等个人荣誉称号10余项。
(图为李睿正在进行支教课程)
一、志愿活动:奉献青春,传递温暖
志愿服务的种子,往往萌芽于某个触动心灵的瞬间。对李睿而言,这颗种子的生根发芽,始于初入大学时一次支教的经历。面对乡村孩子们澄澈的眼神和那句“老师,你为什么要做志愿者”的稚嫩提问,他第一次陷入深思——志愿服务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简单的付出,还是双向的成长?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两年多的实践中逐渐清晰。他想起那些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前辈:不忘初心扎根泥土的黄文秀、坚守扶贫一线的张渠伟、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邱建军……他们的身影如同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于是,李睿选择将“奉献”二字刻入青春的底色,用行动回应内心的叩问。
自此,志愿服务不再只是课余的实践,更成为他大学生活的核心篇章。自入学以来,他积极投身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超过100场,个人实践时长突破400小时,仅在校期间志愿时长就达300小时。他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带领班级同学参与各类活动十余次,助力班级荣获先进团支部以及雷锋月“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他还成功策划并举办了“启航青春,筑梦未来”西部计划、“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三下乡启动仪式等10余项校级活动,吸引全校近20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百余小时。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统筹全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系列”特色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行为习惯知识问答、光盘行动宣讲、寝室文明宣传、无烟校园宣传、电瓶车规范停放、创文明课堂值班督查等多种形式,引导同学们在积极践行雷锋精神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和2024年暑期,他连续两次带领“七彩假期”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支教活动,得到了当地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他所带领的团队更是收获颇丰,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10余项,其三下乡重点团队连续两年荣膺“全国百强实践团队”,连续3年斩获全国“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摄影奖、优秀视频奖、优秀通讯员等荣誉。此外,李睿个人连续多年荣获省级三下乡优秀个人、优秀志愿者等称号,2024年还收获了当地的表彰信。同时,他还参与了2023—2024年芜湖航空马拉松、2023年“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024—2025年芜湖航空马拉松,并多次得到活动主办方的表彰。
(图为李睿正在进行工作汇报)
二、学生工作:坚定信念,引领前行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李睿始终坚定信念,积极履行职责。他曾担任校团委下设实践部部长,现任校学生会轮值主席、第八届校学生会委员会委员及主席团成员、班级副班长。初入岗位时,他亦曾感到迷茫与彷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和紧迫的学习进度,他一度感到力不从心。然而,他并未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开始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合理规划每一天的时间,确保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同时,他也更加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共同分担压力,携手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科学规划时间,高效完成任务。白天,他穿梭于各类会议、活动现场,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夜晚,他挑灯夜读,攻克学业难题,力求在专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而在这之后他先后荣获安徽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春芜湖宣传大使、2023年暑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弘扬中国精神,展现时代风貌”一起云支教“优秀组织岗志愿者”、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校雷锋月先进个人、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五星志愿者等荣誉称号10余项。
(图为李睿进行演讲汇报)
三、学业成绩:笃行善思,精进不休
在学业方面,李睿同样毫不懈怠。他注重树立大学生道德榜样,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学习上刻苦努力,连续两年综测成绩排名专业前十,并荣获校三等奖学金。他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领域,参与两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拥有一篇软件著作。同时,他还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斩获10余项大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实力。
李睿始终以躬行实践诠释青年担当,将个人成长融入集体奉献之中。他常言"萤火微光亦能照亮方寸天地",那些在志愿服务中收获的认可与褒奖,于他而言既是激励更是鞭策。未来,他愿以更谦逊的姿态扎根基层,继续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努力把个人理想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点滴力量,让青春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绽放质朴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