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创新创业
创业典型 首页 > 创新创业 > 创业典型 > 详情页
专业深耕立业  用创新成就未来 ——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匡磊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4-21

你是否曾幻想过这样的奇妙世界:孩子们轻点屏幕,就能指挥卡通角色搭建梦幻城堡;老师们借助便捷工具,轻松将复杂编程知识融入趣味课程。从激发孩子逻辑思维的少儿编程课堂,到助力企业高效运作的专业编程场景,来自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的匡磊和他的团队带来的编程新体验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匡磊的编程世界是怎样的呢?大学时,他就活跃于编程领域前沿。从解决跨学科编程难题,打造“少儿编程一站式SaaS平台”,到发表专业论文,他积累了丰富经验。毕业后,他创立芜湖童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编丞相」,致力于用编程搭建高校研发端、企业资源端与基础教育应用端的桥梁。

如今,匡磊的「编丞相」为少儿编程带来新变革。它打破传统编程教学局限,让编程学习变得智能、有趣。同时,他还通过联合学院成立培训基地,为行业输送专业编程人才。在匡磊的引领下,编程不再是枯燥的代码,而是充满创意与可能的未来之匙


图片3.jpg

图为匡磊


大学:破茧成蝶的蜕变时光

 匡磊刚踏入大学校门时,和许多同学一样,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但心中那股对计算机的热爱,如同火种一般,在他心底熊熊燃烧。积极投身各类学术竞赛,其中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是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战役”。

当时,他们团队选择的课题是个“硬骨头”,涉及跨学科技术融合,要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项目构思、动漫设计和知识点融合讲解这三大难题。项目初期,就像陷入了泥沼,因为选题和动画制作问题,团队进展缓慢,连续两周,大家熬夜探讨,却始终无法突破性能瓶颈,每个人都疲惫又焦虑。

“那段时间真的压力很大,感觉像陷入了泥沼,怎么挣扎都出不来。但我知道,放弃就等于失败,大家都在咬牙坚持,我更不能退缩。”匡磊说道。

好在,匡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团队成员纷纷站出来,主动分工补位。擅长动画的同学,一头扎进资料堆,重新梳理动画设计路径;课题组的伙伴也不甘示弱,反复打磨知识点讲解方案学院老师还帮忙联系了科大讯飞的工程师进行远程指导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

决赛前夜,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答辩细节。这时,隔壁项目的同学抱着宵夜走进来,笑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来吃点东西,补充补充体力,相信你们明天肯定能拿大奖!”那一刻,匡磊心里暖烘烘的,他看着身边并肩作战的伙伴们,暗暗发誓:“有大家的支持,这次比赛,我们一定能赢!”

最终,他们成功了!这次经历不仅让匡磊收获了荣誉,更让他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和学院的支持有多么重要,这种协同创新的精神,也成了他之后不断前进的动力。

参加科大讯飞1024开发者大赛,同样让匡磊收获颇丰。他们的项目是打造“少儿编程一站式SaaS平台”,开发过程困难重重。比如,把抽象的编程逻辑转化为卡通角色的动作指令,还要保证多用户在线协作不卡顿,这可难住了大家。最让人头疼的是“实时同步”功能,20个孩子同时拖动积木块时,延迟高达3秒,动画效果完全失控。团队尝试了各种主流技术方案,甚至重写了三版通信协议,都无济于事。凌晨三点的实验室里,大家满脸疲惫,几乎陷入绝望。

“当时真的感觉要放弃了,试了这么多方法都不行。但又不甘心就这么算了,总想着再试试,说不定就成功了。”匡磊回忆道。关键时刻,学院的“学科交叉支持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指导老师帮助他们重新拆解用户行为逻辑,一点一点攻克技术难题;学院还提供了大量电脑设备,解决了前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了好成绩,也匡磊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打下了基础 

一次技术专业课上,老师提到有的学校4K直播课堂跨校区传输时频繁卡顿的问题,这引起了匡磊的兴趣。课后他查阅资料发现,传统组播方案在跨自治域场景下存在路由表膨胀和策略同步滞后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学习政务云组播架构,演示运营商级MPLS VPN配置案例,搭建虚拟化多域实验环境……最终,他发表了《基于MPLS VPN和MSDP的跨域组播网络设计》这篇论文。这次经历让匡磊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也明白了“科研反哺竞赛,竞赛验证理论”的良性循环。

“你们的技术架构达到了商用级水准,但要让基层教师真正用起来,还需要完整的教育生态支撑。”科大讯飞1024开发者大赛评委老师的这句话启发了匡磊,从理论到现实,从竞赛到产品,匡磊开始关注教育科技产品的落地困境。

创业:风雨兼程的逐梦之旅

大学毕业后,匡磊怀揣着创业的梦想,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

毕业前夕,匡磊和另外2位合伙人聊天,讨论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他们发现,有技术壁垒、有现金流且有社会价值的项目才是好选择。这时匡磊意识到,自己在竞赛中积累的SaaS开发能力和校企联合研发经验,完全可以转化为教育普惠的解决方案。于是,芜湖童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编丞相」诞生了。

创业初期,困难接踵而至。项目启动资金不足,品牌信任度低,商业模式也需要不断验证,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横在他们面前。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匡磊和团队成员四处奔波,寻找投资人和合作伙伴。有时候,他们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吃了无数次闭门羹,但他们从未放弃。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们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的老师帮忙调度电脑设备,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帮忙解决办公场地问题,还对接科大讯飞的孵化器。有了学校的支持,匡磊和团队的信心更足了。

随着公司的发展,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编程老师紧缺。匡磊和母校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沟通后,决定联合成立少儿编程人才培训基地。学院领导十分支持,说道:“培养专业编程人才,不仅能解决你们公司的难题,还能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全力配合!”

通过培训基地,他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编程老师。这些老师不仅解决了公司的师资难题,还为社会输送了专业人才。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编丞相」逐渐走上正轨成为连接高校研发端、企业资源端与基础教育应用端的重要桥梁。 


图片4.jpg

(图为匡磊接受访谈)


行业:预见未来的科技蓝图 

在匡磊眼中,教育和创业服务行业正站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对于教育领域,他坚信技术赋能下的教育模式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以编程教育为例,传统的编程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逐一手把手教导孩子进行基础的编程操作,如拖曳积木块构建程序逻辑。这种模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难以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如今的编程学习系统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通过对学生操作行为、学习轨迹的深度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出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停滞的具体环节。一旦检测到问题,系统会迅速做出响应,弹出专门设计的动画小老师,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孩子讲解相关知识点和操作技巧。

这种基于技术实现的个性化、智能化学习体验,绝非局限于编程课这一单一学科。匡磊认为,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类似的智能化学习辅助工具和系统将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真正实现教育从“千篇一律”向“因材施教”的转变。

在创业服务方面,匡磊认为会从“开小灶”变成“建食堂”。以前创业者四处求资源,困难重重,现在像学校的紫云英双创学院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学校直接开放技术资源,帮忙对接资金方,甚至连办营业执照都有人协助。这种全方位的支持,能让更多同学勇敢地踏上创业之路,不怕失败。

匡磊还对母校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议。他希望能开设“企业需求定向班”,比如科大讯飞需要既懂教育又懂AI的产品经理,学校计算机学院就可以从大二选拔学生,让企业导师带着真实项目进课堂,这样学生毕业就能无缝对接岗位,对企业、学校和学生都有好处。“‘双师型’教师就像‘技术翻译官’,能把企业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学生易懂的知识,用真实项目教学,比模拟项目效果更好。”匡磊解释道。

2025年3月29日,匡磊回到母校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一次创业分享讲座,他对学弟学妹们说:“互联网行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大家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感兴趣的细分方向努力。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都很重要。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提前规划,这样才能在这个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计算机学院的大二学生王超听了匡磊的学习分享后,深受鼓舞:“匡磊学长的故事让我很受触动,原来大学可以这么充实和有意义。我也要像学长一样,积极参加竞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匡磊用自己的成长历程,为学弟学妹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学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凭借专业与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在教育科技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匡磊正继续探索前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也期待着他创造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