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2022年10月12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开展了线上“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鲍翠翠老师,会议由佘星星主持。
研讨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交流探讨了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的方式方法和心得体会。佘星星老师通过深刻剖析“课程思政”相关政策文件,创新提出“三步法”——明确思政教学目标、思政元素与教学案例紧密结合、推进学生小组讨论,实现了“课程好+思政巧”的教学目标。汪鑫禹老师结合案例驱动式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将案例和项目背景引入课程中,采用“留言板”式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王剑峰结合新形势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建议教师要善于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注重在教学中穿插专业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教学效果。
(图为腾讯会议现场)
鲍翠翠老师提出教师应跳出传统思政课程的教学思维,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思政理念落实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钟志水教授指出“课程思政”教学应当紧密围绕课程内容,注重结合时政,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三守”好学生——守时、守信、守法。宋卫红老师以自身和他人的学习、教学经历,深度阐述了“身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只有细心耐心的对待学生才能换得学生的真心,强调与学生坦诚相待,要向学生明确“得”与“失”的利害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图为教师汇报)
刘华敏主任总结到,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避免“两张皮”、“硬植入”,授课教师要用心挖掘相关素材,根据班级的自身情况,差异化、灵活化的进行穿插教育,真正发挥好“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
(图为参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