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深入走访调研,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计算机(大数据)学院 “非遗时光”实践团于2022年7月3日以“传承潜山非遗,点亮乡村振兴”为主题,在指导教师汪怡的指导下开展本次活动,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省首批非遗文化传承遗址——安庆潜山市非遗文化保护区进行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之前,汪怡带领全体队员同文化馆馆长芮刘斌在潜山市文化馆进行签约仪式,并宣布“非遗时光”实践团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
(图为汪怡与芮刘斌馆长签订合约)
(图为汪怡老师与芮刘斌馆长及全体队员合影)
实践活动的第一站,非遗小队来到了潜山市天柱山地质博物馆,在馆长的带领下,对潜山市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学习。随后,小队成员进入地质博物馆中的“VR展厅”,展厅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真实还原了潜山市非遗文化的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成员们对讲解员的解说进行视频录制,并利用相关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宣传。
(图为馆长与全体成员合影)
展厅之内,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精工绝艺,融通中外。天地造化,入我胸怀。此即万千年以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之外,国家强大坚毅,社会生机勃勃,科技日新月异,人民幸福安康,此即百余年来,无数志士先驱以青春、汗水、生命与信仰砥砺铸就之答案,团队成员早已被其所震撼。
下午,非遗小队前往实践活动的第二站——痘姆陶器遗址。潜山市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组建痘姆非遗保护基地,传承六千年陶器之美。
(图为老师傅正在制作痘姆陶器)
基地展馆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陶艺制品,朴质的陶艺工人在来回忙碌着。队员们走过长约一百米的地上窑洞,怀着对匠人的崇高敬意,感受古陶艺术,陶冶了情操。随后,老师傅对陶器的手工制作过程进行演示,团队成员进行观摩学习以及制作。
(图为程博全讲解烧制流程)
最后,团队为了解大众对非遗文化的知悉程度,邀请路人填写问卷。以实际行动推进潜山市非遗文化向大众传播。
本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传承安信工的朴实精神,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认真细致地了解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工作,真正地“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全体成员留念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