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和学院教育教学的提升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努力,为进一步在学院形成推动教育文化氛围,同时将研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落到实处,提升教学团队的学习效率,7月9日上午10:00,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组织了春季学期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的经验分享交流会,会议由执行院长周鸣争主持,校长助理孙辉进行了现场指导,副院长万家山及全体教师参加,朱洪军老师和王啸楠老师进行了分享。
首先,周鸣争院长进行了发言,对本次会议的目的进行阐述,内容主要是围绕2019-2020年春季学期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进行经验分享。
(图为周鸣争院长发言)
分享环节,朱洪军从项目化教学设计、执行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后续改进计划进行阐述;项目化教学设计中,朱老师从课程调研、大纲设计、项目组织与任务分解、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习评价上分别进行展开;课程调研中,朱老师参考了南洋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学内容组织、项目形式及评价方式进行开展调研,并结合课程需要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同时对大纲中内容设计进行讲述,大纲中理论按照编程基础、程序优化、高级基础进行递进式的设计,实验课时围绕AI TicTac井字棋项目的版本逐步迭代开展内容设计,同时结合讯飞AIUI平台相关技术,并使用部分智能算法实现井字棋的人机对战。项目化设计过程中,理论课程内容结合项目任务内容的映射,随后对课程的评价设计进行说明,主要分为教师评、个人评以及同伴评;最后并教学过程以及平台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图为朱洪军老师进行分享)
(图为孙辉校助点评)
随后,王啸楠老师开始分享,围绕春季学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两段式+三项目”的实施框架,教学实施过程中分别从项目挑选、项目计划实施、项目实现以及项目答辩等环节进行设计,同时围绕线上课程教学实施的特点,细化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明确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同时结合春季学期疫情,设计“疫情专栏留言板”项目。最后,王啸楠也指出课程实施遇到的问题,如没有系统完整的课程教学视频做基础支撑、课程知识拆分有一定的难度。
(图为王啸楠老师进行分享)
(图为万家山副院长点评)
(图为老师分享内容)
最后,与会的专家进行了点评并指出,希望开展项目化教学的时候是否可以采用小组式,可结合其他课程进行课程间的融合和衔接,并需要围绕项目的特点,确保学生进行项目的自适应训练,可结合一些学科竞赛、企业项目,实时更新项目库。最后与会老师对交流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基本熟悉了项目化的教学流程,后续也会将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应用至所授课程的教学中。同时,通过此次交流分享和学习,与会的每位老师都表示受益匪浅,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将工程实践与教学知识点紧密联系,对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